《表3 村庄确权的单因素分组描述》

《表3 村庄确权的单因素分组描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一轮农地确权:率先发生在何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最近一次土地调整发生的时点离现在越远,人地比例越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固化以前的土地分配利益不符合当下的人地关系,会加大确权难度。表3显示:90年代以后没调整过土地的村庄只有8.82%进行了确权;90年代(二轮承包时期)调整过土地的村庄确权比例为14.71%;而在2000—2009年调整过土地的村庄确权比例高达22.22%。进行过村庄合并的村庄仅有9.09%确权,而没进行过合并的村庄确权比例达17.74%,说明村庄合并提高了确权难度。村庄人均收入对确权难度的影响不明确:一方面,村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说明居民更多从事非农工作,越不在乎土地的农业经营价值,这会降低确权难度;另一方面,人均收入越高的地区,区位条件可能更好,土地可能有更高的流转收益或潜在征地收益,又会提高确权难度。表3显示,相比其它收入水平,人均收入不高于4500元的村庄确权比例最高。这似乎反映:经济发达村庄通过确权来固化土地权利的难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