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地区含气量、产量、压力系数》

《表1 不同地区含气量、产量、压力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几个地质问题》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解吸气含量和总含气量为(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

本文重点讨论常压页岩气藏的分类。从气藏压力分布特点来讲,美国的常压页岩气田基本在盆地范围内连续分布,且表现为在埋深大的地区,地层热演化程度和压力高;向盆地边缘热演化程度降低、地层压力系数也降低,如Marcellus页岩气在盆地东北部表现为常压和高压,向西南逐渐过渡为常压和低压,和热演化特征高度一致(图1)[6];Barnett页岩气也表现出相同的特点。而中国南方页岩气则不具有此特征或不完全具有此特征,即地层压力、热演化程度、埋深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7]。中国南方常压页岩气藏分布有3个特点:(1)分布于盆内或盆缘,属于埋深变浅或受保存条件变差所致,由高压变为常压,比如平桥构造主体向西南地层尖灭区,就由高压过渡为常压,丁山地区也是如此,由深部的DY2井的高压向浅部构造高部位的DY1井、DY3井过渡为常压(表1);(2)位于盆内但页岩层系上部地层剥蚀,顶板的封盖作用遭到破坏,如威远龙马溪组上部地层剥蚀区,页岩气藏表现为常压,而向地层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则又表现为高压;(3)四川盆地之外的页岩地层残留区,无论背斜还是向斜,都表现为常压甚至低压,如彭水、武隆地区(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