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考虑经济增长率差异的稳健性估计》

《表7 考虑经济增长率差异的稳健性估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城市规模为何两极分化:一个空间竞争的经验解释》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仅报告了核心参数的估计结果。

前文分析表明,上期经济增长竞争对本期城市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如果上述结论成立,则意味着:当上期本城市经济增长率低于竞争城市时,经济增长压力增大,本期城市规模的响应更强;当上期本城市经济增长率高于竞争城市时,经济增长压力较小,城市规模的响应变弱。基于此进行稳健性检验。为降低当期控制变量与当期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变量可能产生的联立性,统一将控制变量调整为T-1期的数据,并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控制城市异质性的影响,增加了官员任期(Tim)和年龄(Age)的特征变量。新二元指示变量dit,5设计为:当T-1期本城市经济增长率低于竞争城市经济增长率时,设置为1,否则设置为0。如表7所示,从全样本和四大板块的样本来看,ρ1,1996—2005>ρ2,1996—2005,ρ1,2006—2013>ρ2,2006—2013,这意味着,当竞争对手上期经济增长较快时,本城市经济增长压力增强,城市规模响应更强;而当竞争城市上期经济增长较慢时,本城市经济增长压力减小,城市规模的响应就变弱。竞争城市上一期经济增长相对快慢,决定了本城市规模扩张幅度。这可能是由于政府倾向城市规模扩张,以获取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经济增长竞争对竞争城市的规模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