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参数α和β回归分析结果》

《表3 参数α和β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高温后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α、β拟合后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

为了验证本文模型的可靠性,式(9)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的比较如图10所示,可见,由式(9)计算得到的曲线,能较好地预测试验得出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相同温度下,与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相比,无纤维全轻混凝土和次轻混凝土,α值较小,β值较大,说明上升段初始斜率小,线性段长,下降段比较陡,破坏过程迅速,混凝土脆性显著。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α值增大,β值变小,说明上升段初始斜率变大,下降段变得平缓,应力-应变曲线与横轴的包络面积增加,说明纤维可以改善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脆性,增加其韧性和延性。对于同种混凝土,随着温度的升高,α值快速降低,β值则逐渐增大,说明上升段峰值荷载和变形模量均有明显的降低,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均快速的增加,而下降段变得平缓,塑性变形能力变大,但是曲线所包面积减小,试块破坏时吸收的能量降低。以上与文献[18-19]中对高温后再生骨料混凝土和纤维纳米混凝土得到的试验结论基本一致。图10e~10f中还给出了由文献[16]得到的普通骨料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曲线,与本文的AL-F0、SL-F0组试块的试验数据相比,文献[16]中建议公式得到的曲线上升段斜率偏大,下降段与两种轻骨料混凝土实际下降段区别更大,这说明文献[16]中提出的用于高温前后普通骨料混凝土的本构曲线,不适用于本文的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