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9-2017年京津冀服务业分行业的经济联系强度》

《表1 2009-2017年京津冀服务业分行业的经济联系强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服务业分行业的辐射能力与带动效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整理。

随着京津冀服务业某些分行业的区位优势显现,其长时期产生的集聚效应,会导致其规模效益逐渐减弱。在资金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涨与生活费用攀升等因素影响下,产业转移与辐射效应随之产生,使得资本、技术、信息与产业人才等生产要素溢出,向周边地区迁移。京津冀地区同属一个经济圈,在基础设施、产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天然联系。经计算,2009-2017年京津冀服务业分行业的经济联系强度如表1所示。显然,在京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流通性服务业与公共服务业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联系强度在逐渐增强,而京津生产性服务业联系强度最大;在京冀与津冀地区,“其他服务业”也有较高的经济联系强度,这种联系强度同样呈现逐年增大的态势,这为产业转移与辐射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与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