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深松过程参数:基于田间摄像的多参数水稻土深松扰动行为与效应研究》

《表3 深松过程参数:基于田间摄像的多参数水稻土深松扰动行为与效应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田间摄像的多参数水稻土深松扰动行为与效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相同字母上标表示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小写字母表示入土角的显著性,大写字母表示耕深的显著性。

鉴于深松铲入土角α及耕深D对作业性能的显著影响[24,30-34],参照文献[35],确定α为15°、22.5°、30°;深松或锄耕(Chiseling,多见于西方保护性耕作机具)的耕深范围在10~30 cm[36-39]。另外生产中通常考虑到稻作制条件大于30 cm的深松泥脚过深,影响机具作业且破坏阻渗层,故确定D为10、20、30 cm,本试验双因素共9种处理(见表3),参照标准JB/T 9788—1999《深松铲和深松铲柄》仿制一组深松铲用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