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松、太、沪明清园墅营造相似性的分类定义》

《表2 松、太、沪明清园墅营造相似性的分类定义》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松、太、沪明清园墅营造聚类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聚类分析是研究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按照对象间的相似性进行区分和分类,可以很好地避免传统分类方法的主观性和随意性[4]57。将松、太、沪明清园墅营造按照相地选址、造园规模、园墅景象、营造观念等进行分类分析的前提是建立分类指标并定义。本文采用杨鸿勋《江南园林论》中对园林景象结构相关论述及分类法,建立了松、太、沪明清园墅营造选址、规模、景色、造园观念四大类共15项相似性分类的识别体系:1.相地选址主要包括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等几种选择造园的地形地势;2.营造规模既能反映园墅规模尺度大小,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墅景色的创造,可以被划分为小型园、中型园、大型园;3.园墅景色具体指园内的主要景致,根据园内主要景色可以划分为以山为主的山景园、以水为主的水景园、山水参半的山水景园、以及植物为主的植物景园;[6]3184.造园观念主要是指园主人造园目的,主要是园主人的自娱、社交、隐逸、以及农作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