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十二排花岗岩体主量元素(w(B)/%)和微量元素(w(B)/10-6)组成》

《表2 十二排花岗岩体主量元素(w(B)/%)和微量元素(w(B)/10-6)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闽西南十二排斑岩钼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比值单位为1;ALK=K2O+Na2O;A/CNK=Al2O3/(Ca O+K2O+Na2O),分子比;TZr为全岩锆石饱和温度,据Watson等(1983)方法计算。

十二排岩体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见表2。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在主量元素组成上表现出高硅(w(SiO2)=72.38%~73.22%)、富碱(w(K2O+Na2O)=7.61%~8.07%),低w(MgO)(0.36%~0.57%)、w(CaO)(1.36%~1.92%)和w(P2O5)(0.06%~0.09%)的特征,且相对富钾,w(K2O)变化于4.67%~5.42%,K2O/Na2O比值为1.59~2.04。在火成岩TAS图解(图8a)中,样品全部落入于花岗岩区域内,与岩相学特征一致,并整体属于亚碱性系列岩石。在SiO2-K2O图解(图8b)中,样品基本分布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范围内,w(Al2O3)为13.0%~13.57%,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00~1.04,为弱过铝质岩石(图8c)。样品的分异指数(DI)介于85.3~89.2。黑云母花岗斑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主量元素特征,总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岩石,但更加富硅和钾(w(SiO2)=75.65%~81.20%;K2O/Na2O=1.42~3.19),低w(CaO)(0.71%~0.83%)、w(MgO)(0.11%~0.24%)和w(P2O5)(0.01%~0.03%)。分异指数(DI)为93.0~94.8,指示其演化程度较高。在Harker图解(图9a~f)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斑岩样品的w(CaO)、w(TiO2)、w(MgO)、w(Fe2O3T)、w(Al2O3)及锆饱和温度均随w(SiO2)增加呈现降低的线性变化趋势,表明二者可能为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