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体和薄膜的电化学极化曲线参数》

《表1 基体和薄膜的电化学极化曲线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负偏压下磁控溅射纳米TiAlN薄膜的微观结构与耐蚀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4a为AZ31基体和3种薄膜的电化学极化曲线,从曲线中经过外推法得到的电化学数据如表1所示。由图4a和表1可知,3种负偏压下的薄膜都向着提高腐蚀电位和降低电流密度的方向移动。对比发现:负偏压为45 V时,薄膜的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密度最低,说明薄膜的惰性最强,保护性能最佳;对比负偏压为60 V和30 V的薄膜,发现60 V薄膜的腐蚀电位最负,表明受到腐蚀破坏的可能性最大,但60 V时薄膜的腐蚀电流密度低于30 V时薄膜的,表明其腐蚀速率较慢,说明薄膜的防腐蚀性能较好。为了进一步研究薄膜的耐腐蚀性能,测试了薄膜的EIS谱,AZ31和薄膜在其还原电位下的Nyquist谱和Bode谱见图4b和图4c,图4d为AZ31的Nyquist谱的放大。分析图4b和4d发现,在1.0×(10-1~105)Hz频率范围内3组薄膜和基体均由1个高频容抗弧和1个低频感抗弧组成,容抗弧半径越大,对应的法拉第阻抗越大,材料的耐蚀性能越好[19]。薄膜的容抗弧半径远大于基体的,而且负偏压为45 V时的薄膜的容抗弧半径最大,表明其耐腐蚀性能最好,其次是30 V的薄膜,60 V薄膜的保护性最差。由图4c可以清楚地看出,薄膜的阻抗值45 V时>30V时>60 V时,同样表明45 V薄膜的耐腐蚀性能最好。薄膜的保护性主要受其内部晶体结构、晶粒大小、膜层表面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从图2c的表面SEM形貌中可以看出,60 V薄膜的表面存在空洞,这会成为侵蚀性离子进入薄膜内部的通道,因此60 V薄膜的保护性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