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体系的不均衡指数(2000和2010年)》

《表1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体系的不均衡指数(2000和2010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空间和规模分布差异的组间不均衡指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说明:由于关系的对称性,要素总数M与N为相对表示:一个总数视为M,另一个就是N,反之亦然。

通过从2000年到2010年的演变,分析3个城市体系差异性的变化特征。从表1可以看出:1)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体系的内部绝对差异上升(G值增大),珠三角城市体系的内部差异下降(G值减小),相对关系方面只有市区人口差异上升,灯光总量和辖区人口差异下降;2)京津冀相对于长三角,灯光总量差异下降,市辖区和市区人口差异上升;3)京津冀和长三角相对于珠三角,灯光总量和辖区人口差异下降,市区人口差异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