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格洛托夫斯基关于“内在驱动力”的观点比较》

《表1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格洛托夫斯基关于“内在驱动力”的观点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耶日·格洛托夫斯基之“内在驱动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此刻,斯坦尼认为完整的动作将通过躯体内部的驱动力产生,由天性自然而然地创造完成。当他已经朦胧意识到形体行动的“内在驱动力”也许将是有机天性最隐秘的技术时,却因离世而被搁置。而格洛托夫斯基作为其忠实的追随者则直接将其发扬光大,立为演员形体工作之核心。他曾对自己的接班人托马斯·理查兹提到:“其实这不是真正的斯坦尼的形体行动分析法,而是形体行动分析法之后的东西。”[10]所谓“扬弃”即在于斯坦尼将内在驱动力看作“从有意识到下意识天性创作的一种原动力与渠道”,它所外显出的形体动作不过是眼神和手势,而格洛托夫斯基则强调内在驱动力存在于任何形体动作之前,是肌肤之下、由内到外的一种冲力,它使演员的身体呈现出一种极富磁场的张力。这种阐释也将表演从对生活的模仿与再现,转向对内在身体潜能与生命本真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