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地下水金属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1)》

《表7 地下水金属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崇左响水地区地下水水质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0.01时,相关性是显著的;*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0.05时,相关性是显著的,下同

根据地下水金属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可知(表7),pH值与Cu和As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地下水的pH值影响着Cu和As质量浓度的分布,Cu和As的形成和迁移富集与酸碱度有密切关系,随着pH值的增高,土壤胶体上正电荷减少,对As的吸附量降低,相应地可溶性含量增高,致使地下水中As质量浓度也增高;总硬度(CaCO3)、TDS与Cr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总硬度(CaCO3)、TDS与Mn、Al、Fe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高硬度、高矿化度有利于Cr的富集,不利于Fe、Mn和Al的富集,可能与高矿化度增加了水对离子态含铬化合物的溶解度有关;高锰酸盐指数、NH4+、F-与As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由于高锰酸盐指数、NH4+和F-代表地下水处于还原环境,说明还原环境有利于As的富集,因为氧化还原作用制约着As在环境中存在的形式和迁移能力,随着电位的降低,还原性的增强,元素被还原成比较容易溶解的低价态形式,可溶性含量增高,地下水的As质量浓度增高;Na+与金属元素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NO3-除与部分金属元素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它金属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说明Na+和NO3-不是影响地下水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Zn和Hg与其它组分的相关性均不明显,说明Zn和Hg受其它组分的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