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步长下耦合实验结果》

《表1 不同步长下耦合实验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幅面空间光自适应耦合技术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文在不同扫描步长下进行了空间光-单模光纤自适应耦合实验,自适应耦合系统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在110×110μm2的范围内进行扫描,扫描点数越多、步长越小。单次扫描时间为遍历扫描区域1次所需的时间,与定位台的响应速度有关。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扫描进行精确定位。闭环时间指从扫描开始至进入稳定跟踪过程所需时间。最大电压表征最佳耦合点处光场强弱,其换算关系如图10所示。由表1可知,扫描的精细程度对最佳耦合点确定有一定影响。在扫描点为4×4时,扫描较粗略,闭环时间较短,此时最佳耦合点的电压为1.28 V,经过换算ηA=40.6%。在扫描点为15×15和20×20时,扫描比较精细,但是闭环时间较长,在闭环时间内光场会容易受到扰动,耦合效果一般。在扫描点为8×8和10×10时,由于扫描点数量设置适中,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闭环时间,实验效果较好。经过换算ηC=43.4%、ηD=44.1%,比η0分别提升了10.6%和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