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7年德国高校国际学生主要生源地统计表(%)》

《表1 2017年德国高校国际学生主要生源地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德国近二十年高校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现状、动因及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Wissenschaft Weltoffen 2018[EB/OL].(2018-06-14).http://www.wissenschaftweltoffen.de/kompakt/wwo2018_kompakt_en.pdf。

二十余年以来,德国国际学生生源种类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特别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数增长迅速。这主要归功于德国联邦政府所制定的地区发展战略,如《亚洲战略》(Asien Strategie)、《中国战略》(China Strategie)、《非洲战略》(Die Afrika-Strategie2014-2018)以及《中东欧战略行动纲要》(MOEL Strategie)等等。这些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德国与特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有效地提升了德国高校在这些地区的吸引力。随着德国政府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的国际性合作,双方之间合作交流的范围不断拓展,亚洲和南美各国前往德国留学的人数迅速增加。有近一半国际学生来自欧洲国家(西欧20.1%,东欧10%,南欧12.8%),这其中主要来自俄罗斯、波兰、乌克兰等国。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国际学生来自亚洲,主要三个生源地分别是中国、印度、伊朗。[13]在过去的近十年里,来自中国国际学生的人数一直位居前列,据2017年的统计,达到近3.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7%,成为外国学生的第一大群体,紧跟其后的则是印度和俄罗斯(见表1)。[14]2012至2013年,来自孟加拉(增长29.3%)、印度(增长20.8%)和巴西(增长17.8%)的国际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成为当年国际学生人数增幅最大的三个生源国。[15]2017年有大约3%的国际学生则是来自北美洲,他们之所以舍近求远,放弃前往美国、加拿大以及大洋洲国家而来到德国留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德国高校低廉的留学花费,加之高校日益完善的国际学生服务和专业化支持,使得国际学生人数迅速增加。[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