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不同黏膜渗透性研究方法的比较(离体组织、体外、体内)》

《表5 不同黏膜渗透性研究方法的比较(离体组织、体外、体内)》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口腔黏膜给药制剂的质量评价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采用离体组织进行黏膜渗透实验,组织厚度、黏膜的完整性、黏膜活性等都会对药物渗透产生影响且实验过程复杂。体内渗透性实验,也称颊吸收试验,相比而言简单直观。为避免受试者无意识吞咽药物,通常在药物溶液中通常加入标记物。如受试者口含20 m L含药物和酚红的PBS溶液(p H 6.6),在规定时间取样,于最后的取样点收集所有剩余溶液,并用磷酸盐缓冲液20 m L润洗口腔,清洗物与最后取样液混合,检测药物与酚红含量[24]。颊细胞灌注可用于研究影响药物渗透黏膜的因素,Marxen等[23]选用TR146细胞研究黏蛋白对药物渗透的影响。从细胞顶端加入黏蛋白培养24 h后,顶端加供体室溶液,基底侧加接收室溶液,置于37℃、100 r·min-1的恒温卧式振动筛中,于规定时间从基底侧取样,补液。细胞灌注还需考察跨膜电阻与甘露醇的渗透率以确保细胞的完整性,该实验显示黏蛋白与药物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但所引起的渗透差异可能是微不足道的。表5对以上黏膜渗透性考察方法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