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政府审计与腐败治理效果的回归结果 (滞后一期)》

《表3 政府审计与腐败治理效果的回归结果 (滞后一期)》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政府审计、媒体关注与腐败治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是t值,***、**、*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1%、5%、10%。下同。

从表3中的控制变量来看,机关人员工资相对水平(Wage)与腐败治理效果(Corr)基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各省机关人员的工资相对水平越高,各地区的腐败治理效果越好,这与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16]。当公务员无法获得一份令其满意的工资时,其腐败动机会更强,因为贪腐所得的好处远远超过政府给予的工资。但随着公务员待遇的全面提高,其生活水平得到有效保障,公务员通过寻租获得额外收益的动力也有所降低,因此众多国家提出“高薪养廉”政策。再者,经济开放度(Open)的系数也基本显著为负,表明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腐败治理效果越好。一般而言,经济开放度可以反映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而市场发展越完善的地区,政府对当地经济等方面的干预程度相对越低,从而官员寻租的可能性也会有所降低[17]。政府规模(Gsize)与腐败治理效果(Corr)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大规模的政府利于抑制腐败[18]。此外,人力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资本(HC)与腐败治理效果(Corr)为正向关系,说明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力资本不利于腐败治理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