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模式比较》

《表1 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模式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知识-创新时代的城市远景战略规划——以杭州2050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13。

约翰·弗里德曼(2002)提出了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的两种模式:外源式发展与内生式发展[13]。工业时代城市往往采用外源式发展,其行动空间集中于中心城市,时间框架上是通过短期内吸引全球资本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但社会或环境方面的利益将会被牺牲,以满足短期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同时城市间必然会对有限的资金展开竞争,表现为零和博弈的困局。而在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需要基于内部的资源与内生动力,城市间应通过合作来形成城市网络,达到城市区域的共同繁荣。弗里德曼构建了两种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框架,从发展基本推动力、行动空间、时间框架、影响范围、模式、可持续性等维度进行比较与剖析(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