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Ni Se2对电极与Pt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参数》

《表2 Ni Se2对电极与Pt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利用电沉积-溶剂热-硒化技术提高基于二硒化镍对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进一步探究FF增大的原因,需对Ni Se2对电极进行深入研究。图5b是采用三电极体系测试获得的CV曲线,将含有10.0 mmol/L Li I、1.0 mmol/L I2、0.1 mol/L Li Cl O4的无水乙腈溶液作为电解液。从图5b中可以看出,Pt电极和Ni Se2对电极CV曲线的左侧与右侧出现两对氧化还原峰,分别代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I3-+2e-3I-和3I2+2e-2I3-[33]。左侧的一对氧化还原峰能体现出两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即还原峰电流密度(JRed)、还原峰与氧化峰之间的距离(Epp)。一般情况下,JRed绝对值越大,Epp值越小,预示着对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就越好[33]。从表2中可以看出,Ni Se2对电极的JRed绝对值大于铂电极的值,且其Epp值远小于铂电极的值。这表明Ni Se2对电极的电催化性能优于铂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此外,Ni Se2对电极较小的Epp值也可提高基于Ni Se2对电极的DSCs的V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