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化:中国与日本 中西进教授退官纪念文集》求取 ⇩

古代日本儒学及其特征王家骅1

一、古代日本的儒学1

1.关于儒学传入日本1

2.所谓日本早期儒学4

3.日本早期儒学的特征6

4.日本早期儒学的衰落27

二、日本儒学的特征31

1.疏于抽象的世界观思考32

2.重视感觉经验的认识论37

3.富于感情色彩的伦理观41

4.“有德者王”思想逐渐淡化45

5.强调灵活对应现实48

6.与固有思想共存与融合51

五山汉文学与五山新儒学严绍?56

一、五山文化的范畴56

二、五山汉文学61

三、五山僧侣“儒佛互补”的理念67

1.“儒佛互补”的理念67

2.非佛典汉籍的输入69

3.外典汉籍的搜集方式71

四、宋学的东传74

1.入宋僧俊芿76

2.入元僧圆尔辩圆78

3.入日僧兰溪道隆79

五、新儒学的确立81

1.宋学的讲筵81

2.宋学的点和训85

3.宋学研究著作的形成87

六、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90

古代日本的汉语散文与散文理论研究晓平97

一、日本汉语散文及其理论研究的发展97

1.汉语散文在日本文章学中的地位97

2.虎关师炼的中国散文论102

3.江户文论家举隅105

4.吉川幸次郎的中国散文论120

二、《拙堂文话》的中日古文仿学论122

1.斋藤拙堂与《拙堂文话》122

2.学在于识与无所不学124

3.学语学句学法学意128

4.双向比照纵溯横连135

三、《渔村文话》与《渔村文话续》138

1.海保渔村与《渔村文话》138

2.《渔村文话》与清人考据140

3.《渔村文话》论声响警策147

日本近代文学的中国——谷崎润一郎作品分析刘建辉153

一、作为新视角的“支那趣味”153

二、“崇恶”精神的产生与“中国”的再发现154

三、“美”的王国的成立与中国古典的反用159

四、作为幻想“舞台”的中国164

五、“文人游戏”与“支那趣味”170

中日岁时节令习俗异同辨马兴国175

一、中日两国的新年习俗175

1.桃弓苇箭驱鬼邪176

2.敬神事神祈吉祥180

3.辞旧迎新庆团圆187

4.中日新年习俗的变异195

二、中日两国的农事节日习俗200

1.中日两国的农事节日201

2.具有综合性质的农事节日207

中日佚存书研究王勇254

一、佚书与佚存书254

二、域外求书270

三、东渡访书285

中西进教授简历305

中西进教授主要著述306

编后312

1996《比较文化:中国与日本 中西进教授退官纪念文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严绍璗等著 1996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日欧比较文化(1992 PDF版)
日欧比较文化
1992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文学語学論集:古田教授退官記念(1985.07 PDF版)
中国文学語学論集:古田教授退官記念
1985.07 古田敬一教授退官記念事業会
大村喜吉教授退官記念論文集(1982.01 PDF版)
大村喜吉教授退官記念論文集
1982.01 吾妻書房
比较文学-日本と西洋(1979.03 PDF版)
比较文学-日本と西洋
1979.03 南云堂
中国学論集:伊藤漱平教授退官記念(1986.03 PDF版)
中国学論集:伊藤漱平教授退官記念
1986.03 汲古書院
中山文夫教授退官記念業績集(1991.11 PDF版)
中山文夫教授退官記念業績集
1991.11 九州大学医学部外科学第一講座·中山文夫教授退官記念業績集編集委員会
中西文化比较  上( PDF版)
中西文化比较 上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课题组
西门纪业教授纪念文集( PDF版)
西门纪业教授纪念文集
人本企业的人事管理(1989 PDF版)
人本企业的人事管理
1989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国比较文学  中日比较文学专辑(1991 PDF版)
中国比较文学 中日比较文学专辑
1991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日文化比较(1994 PDF版)
中日文化比较
1994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1999 PDF版)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99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西比较文艺学(1999 PDF版)
中西比较文艺学
199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本文化研究  以中日文化比较为中心(1998 PDF版)
日本文化研究 以中日文化比较为中心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简明群众文化词典(1988 PDF版)
简明群众文化词典
1988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