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智谋集粹》求取 ⇩

文韬编3

魏书3

孟德装疯3

追恨前言3

曹冲称象4

定奇计,开脱库吏罪责4

割发代首5

冒死直谏5

替罪之羊6

不忍复杀其子6

赈济赢人心7

当断不断,必遭其乱7

沮授献策8

不因私而废公8

悔教夫婿觅封侯9

先下手为强9

误信人言10

中立必然招祸10

难以苟全11

疏间其亲11

射戟服众12

刀下留人得至交12

养将如饲鹰15

不能放虎归山15

在公不在宫16

喻之以理16

民为邦本17

故作昏庸17

卿有其几18

急去勿留19

计必未定19

深根固本19

挟天子以令诸侯20

借刀杀人23

以四胜扶天子23

所策无遗24

杀人不用刀25

在家不谈军国事25

我是段公外孙26

我去必喜26

足智多谋26

择明主而从27

以四胜破绍军28

诩有真知28

知己知彼29

唯德可以辱人30

谏之以义30

外柔内刚31

以子换侄31

巧查匿名32

义不受禄33

兄弟者左右手也34

慧眼识士35

求学有谋35

身教良师36

宜慎行止37

奉天子以令群臣38

本分为安38

顺时则天助39

喻之以恩德39

不义足以害自身40

苦心谏植40

王者之治,务农重谷41

此去必无成42

国以圣道为本42

形色违时43

慎结旅伴43

巧拒馈赠44

慧眼识真主45

乘胜追击45

安危之机,不可不察46

纵敌为患46

上疏陈时弊47

遵母命为父除奸47

知人之鉴48

言必有中48

监督侍从50

反语识人50

不计前仇,不结宿怨51

朗有先见之明52

识人之明52

先人以夺其心53

屯田功高,妻以从妹53

以德服人54

力荐国士54

以理服人,免于诉讼55

不媚于灶55

知人添勇56

义不以私废公56

修身戒骄57

不交外藩57

有先见之明者必胜58

掩目捕雀59

以泪动人59

上疏劝农桑60

骞有卓见60

任人唯贤,不论门户61

诡诈之道,并非长策61

君明则臣直62

吴蜀未平,不治宫殿63

先德后才63

杨阜论曹64

任人唯贤,国乃大治64

大兴土木,劳民伤财65

教子有方66

执事不阿66

至诚感人67

人之相知贵知心67

敲山震虎68

孝敬仁义是根本68

不出所料69

百姓安居,社稷安定70

以德治国70

料事如神71

蜀书72

引狼入室,咎由自取72

资才成器72

三让徐州75

醉翁之意不在酒76

墙头草76

大材小用77

孙刘誓盟共破曹77

任贤与能,礼贤下士78

孙刘联合,同床异梦78

勿以善小而不为79

乐不思蜀80

隆中策80

重耳申生,两种下场83

借亮之言,备登九五84

恩荣并济,上下有节84

察言观色85

永安托孤85

前出师表85

为民不杀曹87

论功行赏,位列同班87

孔明择妇,唯德唯才87

择仁政而归88

云有先知88

赵云荐人89

国贼未灭,不宜偏安89

三计取其中90

天府之国,易成大业90

徒有虚名,也要任用90

巧喻劝主91

能言善辩不辱己91

清廉直言董幼宰92

有智不在年高92

放虎归山,终必受其害93

陈震识人93

怕逆风,则不敢行船94

劝羽受封94

任人唯贤,崇尚节俭97

多行善,虽弱必强97

不纳忠言失益州98

毛遂自荐98

失去警惕,必然招祸99

借刀劝权99

量力而行,必能保全99

唇齿相依,共同对敌100

病榻荐士101

吴书102

养痈成患102

对答如流,不辱使命102

孙权躬耕,足兵足食103

群策群力,力大无穷103

善于用人,终成大业104

出于幽谷,迁于乔木104

知错必改105

开门延敌106

为国节哀106

犯颜直谏107

忠言逆耳利于行108

知人善任108

坚持原则109

善解人意109

能忍自安110

礼贤下士,治国之本110

精兵简政,任人唯贤111

保全自己,消除四害111

有自知之明112

随机应变112

不信流言113

兵法戒贪图小利113

如张公计,今已乞食113

旁观者清114

人人忧惧,各自不保114

蛟龙得水又复还115

折节容人,敬事尊长115

游说不成,无功而还115

从明主以立业116

子敬忠烈,可以代瑜117

据江东,开基立业117

防羽五策118

众人之议,必误将军118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119

知臣莫如君120

孙权养士,处心积虑120

孙权点将121

地利人和保基业121

弃暗投明,重见天日122

胆小不得将军座122

怨仇可解不可结123

庄重才能显得威严124

密而不宣124

少有奇见125

劝君改过125

有臣唯唯,不如谔谔126

招贤纳士,广开言路126

弃人之短,用人之长127

攘外必先安内127

谦己骄敌128

善用宿敌129

藏富于民129

生我父母,救我文则130

能言善辩131

巧言应答132

水至深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132

十思而后行133

君求民者二,民求君者三133

只罚不恕,无以服众134

朋党比周,古人所忌135

武略编139

魏书139

天不灭曹139

以少击多,以弱制强139

所料不差140

曹操败走华容道141

声东击西141

一举歼敌142

阵前离间142

威德相辅143

鸡肋知还143

备不晓兵144

亮体毙矣144

料敌如神145

守少则固,力专则强145

引咎自责146

缓兵之计146

因小失大147

疑兵之计147

不纳忠言148

一意孤行149

舍近求远149

仁义治国,权谋治军150

示弱不战,待机而动151

鲁有善意152

胆识过人152

有勇无谋153

留其生路153

将计就计154

以惧敌骄154

不可无君154

临机应变155

有备无患156

主衰则军无斗志156

取之于敌157

坐等分离157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158

未战而先自败159

功在帷幄之中159

以己度人160

顺天知时,通于权变161

土崩之势161

求近援而却远助162

投靠明主163

决策不能轻率164

放虎归山164

必不来攻165

知足不辱165

急击之必败166

轻敌而无备166

兵贵神速167

兄弟阋墙,两败俱伤167

迎天子都许昌168

用兵之道,不敢轻敌169

进屈于敌,退无所归170

前进有粮,后退无食170

今不攻蜀,必为后患171

军事未发,不泄其密171

离间蜀吴172

乘其不备,挫其锐气173

势均力敌,勇者取胜173

勒兵安阵,调度有方174

归军勿追175

缺水必败175

战前先立不败之地175

将在军,可自作主张176

择善而从176

虚张声势177

时不至而动则亡177

内战外援必克敌178

事必不成178

挫其锐气,然后击之179

兵法贵在不战而屈敌179

为国赴难180

进退有路180

单骑降乌丸181

勇力过人,威震四方181

示之软弱,而后击之182

烧其屯田,断其粮谷182

声东击西183

趁敌过河将半而击之184

使敌人疲于奔命而攻之184

适可而止185

屯田防守,减免负担186

围困敌人186

捷足先登187

先巩固自己,然后可言兵187

知己知彼,克敌制胜188

不畏难险,才能胜敌188

骄者必败191

为艾鸣冤192

蜀书193

明烧营房,暗设伏兵193

联吴退曹193

空城疑兵194

谨慎从事195

七擒孟获195

孔明自贬196

屯兵垦殖,军民欢洽196

为名请战199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199

西蜀无大将,廖化当先锋199

扬长避短200

连吴伐蜀,关羽死难200

先魏后吴,早图关中201

赏罚有据201

狼子不可养201

不能养虎成患202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202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203

两面三刀203

提挈后进204

突然袭击204

兵不厌诈205

有进无退,势必败亡205

不纳忠言,贻误战机206

引咎自责206

以大局为重207

借会复蜀207

吴书211

疑兵计吓走江洋大盗211

金蝉脱壳211

临终托孤,委以重任212

知己知彼,料事如神212

受恩当报213

侧面进攻214

坐镇指挥,胸怀霸业214

智勇过人黄公覆215

大敌当前,当机立断215

乘其不备而攻之215

黄盖诈降216

供荆州,共挡曹兵219

江边修坞219

兵贵神速220

控制长江,壮大力量220

失荆州,关羽走麦城221

甘宁单骑劫魏营222

以逸待劳,百战百胜222

以理服人223

火烧连营223

防患于未然224

救兵如救火225

1996《《三国志》智谋集粹》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兴治,杨廷梓编译 199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决策智慧集粹(1994 PDF版)
决策智慧集粹
1994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话说中国智谋(1996 PDF版)
话说中国智谋
1996 四川文艺出版社
从三国看智谋  上( PDF版)
从三国看智谋 上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从三国看智谋(1998 PDF版)
从三国看智谋
1998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中国历代智谋总集  中、下(1991 PDF版)
中国历代智谋总集 中、下
1991 汉湘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智谋篇(1994 PDF版)
智谋篇
1994 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成商在谋  商人智读《三国演义》(1998 PDF版)
成商在谋 商人智读《三国演义》
199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的智谋(1992 PDF版)
中国人的智谋
1992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三国智谋应用500例(1999 PDF版)
三国智谋应用500例
1999 长春:长春出版社
三国智慧与经营谋略(1996 PDF版)
三国智慧与经营谋略
1996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智谋学  漫画中国智谋全书(1992 PDF版)
智谋学 漫画中国智谋全书
1992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谋智、圣智、知智  谋略与中国观念文化形态(1993 PDF版)
谋智、圣智、知智 谋略与中国观念文化形态
1993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谋略《三国》(1995 PDF版)
谋略《三国》
1995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三国智谋精粹(1993 PDF版)
三国智谋精粹
1993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齐国智谋精典(1996 PDF版)
齐国智谋精典
1996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