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合作经济简史 1949-1990》求取 ⇩

第一编合作化前的贵州农村1

第一章 农民深受封建主义的压榨3

第一节 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3

第二节 农业生产停滞不前11

第三节 农民生活困苦不堪18

第二章 土地改革创造了农业合作化的前提23

第一节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23

第二节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9

第三节 创造了合作化的前提30

第二编农村互助合作39

第三章 农业生产互助组41

第一节 互助组的产生和发展41

第二节 互助组的生产管理52

第三节 互助组的作用57

第四章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60

第一节 初级社的产生60

第二节 初级社的发展74

第三节 初级社的经营管理87

第四节 初级社的地位和作用98

第一节 高级社的产生和发展103

第五章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03

第二节 高级社的经营管理115

第三节 高级社的作用129

第六章 供销、信用、手工业合作社136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136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152

第三节 手工业合作社160

第三编人民公社173

第七章 人民公社的建立和调整175

第一节 人民公社化175

第二节 初步调整186

第三节 再次调整194

第八章 “四清”运动时期的人民公社201

第一节 “小四清”201

第二节 “大四清”210

第三节 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18

第四节 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222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民公社227

第一节 体制的继续演变227

第二节 农业学大寨231

第三节 “四大管理”与收益分配241

第四节 农业生产徘徊不前249

第十章 改革前夜的人民公社251

第一节 “左”的政策的延续252

第二节 逐步调整农村政策257

第三节 初步调整农村经营管理体制261

第十一章 农村供销、信用、手工业合作经济的变化268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269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279

第三节 手工业合作社286

第四编合作经济体制改革293

第十二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94

第一节 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确立294

第二节 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稳定与完善303

第三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建设312

第十三章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318

第一节 对“政社合一”体制的改革318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乡、村合作经济组织323

第三节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329

第四节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335

第一节 新经济联合的产生和发展344

第十四章 新的经济联合344

第二节 新经济联合的类型350

第三节 新经济联合的作用358

第四节 新经济联合的经营管理361

第十五章 乡镇企业367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367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373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376

第十六章 农村供销与信用合作382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在改革中发展383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在改革中发展387

第十七章 农村经济的新变化399

第一节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399

第二节 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正在形成402

第三节 产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405

第四节 适用技术推广成效显著408

第五节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412

结束语415

附录一贵州农村合作经济大事记428

附录二 贵州农村合作经济统计资料489

1993《贵州农村合作经济简史 1949-1990》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乔学珩主编;《贵州农村合作经济简史》编写委员会编 1993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