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求取 ⇩

第一章“把字结构”的语义和语用特征1

一 语境对句法结构的选择1

零 引言1

二 “把字结构”的语义关系类型4

三 “把字结构”的语义和语用特征10

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结构”13

附录 典型的“把字结构”用例16

第二章主谓谓语结构的语义模式20

一 限于句子层面的几点不足22

二 以语段为基本的表达单位24

三 语段表达的基本语义模式31

四 基于语义模式的教学思路33

附录 典型的主谓谓语结构用例36

零 引言39

第三章“了”与动补结构组合的制约因素39

一 “动补+了”的制约因素40

二 “动补-了”的制约因素43

三 “动补+了”和“动补-了”的比较48

四 小结和余论51

附录 “动补+了”和“动补-了”用例53

第四章“双数量结构”的语义及其句法影响57

一 相关研究概述57

二 “双数量结构”的语义范畴和语义特征60

三 “双数量结构”的语义小类64

四 [非动态性]特征对句法的影响69

附录 “双数量结构”的语义小类用例76

第五章“动+得+形”结构的语义范畴82

一 描写动作行为的一个基本范畴82

二 “动+得+形”结构的分组与归并85

三 “动+得+形”结构对功效范畴的表现92

四 功效范畴的内在层次97

附录 “动+得+形”结构分组统计100

第六章“动+得+形”结构的变体形式108

一 “动+得+形”结构的变体形式108

二 典型形式与变体形式的句法语义关系111

三 变体形式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化关系120

四 句法语义分化的理据122

附录 “动+得+形”结构变体形式分组统计128

第七章“V不C”结构实现的语义条件135

一 研究目标、理论依据和语料说明135

二 “V不C”结构的语用特点137

三 “V不C”结构实现的语义条件142

四 “V不C”结构在语法系统中的位置150

附录 “V不C”结构的相关统计154

一 解题及语料说明163

第八章“动+形”结构的原形范畴163

二 “动+形”结构的非现实性和现实性167

三 “动+形”结构的语义选择172

四 “动+形”结构的原形解释176

附录 “动+形”结构的语义关系分类182

第九章动补结构的语义系统186

一 语义表达的三个层面186

二 动补结构系统的梳理189

三 “V得(很)C”结构的现实性194

四 动补结构的语义系统199

附录 三种典型的动补结构用例比较209

参考文献212

Abstracts219

后记223

1999《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旺熹著 1999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词汇语法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1999 PDF版)
词汇语法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
1999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 P224( PDF版)
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 P224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80 PDF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1980
汉语  的  的研究( PDF版)
汉语 的 的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史(1991 PDF版)
汉语语法研究史
1991
英语语法与语义研究(1997 PDF版)
英语语法与语义研究
1997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汉语语法问题研究(1956 PDF版)
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1956 新知识出版社
古代汉语特殊语法(1979 PDF版)
古代汉语特殊语法
1979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汉语语法理论研究(1996 PDF版)
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1996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1998 PDF版)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
1998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1999 PDF版)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1999 上海:学林出版社
汉语教学语法研究(1996 PDF版)
汉语教学语法研究
1996 北京:语文出版社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80 PDF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1980 北京:商务印书馆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1996 PDF版)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1996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句法·语义·篇章  汉语语法综合研究(1996 PDF版)
句法·语义·篇章 汉语语法综合研究
1996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