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地区志 上》求取 ⇩

序言1

概述1

凡例7

大事记14

第一卷建置108

第一章 位置境域108

第一节 位置108

第二节 境域108

第二章 建置沿革109

第三章 行政区划121

第一章 地质126

第二卷自然地理126

第一节 地层127

第二节 岩浆岩130

第三节 地质构造133

第四节 地震136

第二章 地貌139

第一节 山地139

第二节 丘陵143

第三节 平原145

第三章 气候148

第一节 光照148

第二节 温度151

第三节 降水155

第四节 气压和风161

第五节 温度与蒸发163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164

第四章 水文167

第一节 地表水167

第二节 地下水171

第五章 土壤176

第一节 黄棕壤176

第二节 砂姜黑土178

第三节 潮土179

第四节 水稻土180

第五节 棕壤182

第六节 紫色土183

第七节 其它土类184

第六章 植被185

第一节 常绿针叶林185

第二节 阔叶林187

第三节 竹林188

第四节 灌丛189

第五节 草丛190

第七章 动物192

第一节 哺乳类192

第二节 鸟类193

第三节 爬行类195

第五节 鱼类196

第四节 两栖类196

第一节 非金属矿产198

第八章 矿产198

第二节 金属矿产203

第九章 自然保护区207

第一节 内乡县宝天曼自然保护区207

第二节 西峡县老界岭自然保护区209

第三节 南召县牧虎顶自然保护区210

第四节 桐柏县太白顶自然保护区210

附:自然灾害记载212

第一章 人口规模221

第一节 人口数量221

第三卷人口221

第二节 人口密度223

第三节 人口分布226

第二章 人口变动232

第一节 自然变动232

第二节 迁移变动235

第三节 自由流动236

第三章 人口构成238

第一节 性别构成238

第二节 年龄构成239

第三节 姓氏构成241

第四节 婚姻 家庭243

第五节 行业 职业246

第六节 民族构成247

第四章 人口素质249

第一节 身体素质249

第二节 文化素质250

第三节 劳动技能253

第五章 人口控制256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6

第二节 人口教育257

第三节 政策法规260

第四节 技术措施263

第五节 人口控制成果264

第二节 抽样调查266

第三节 典型调查266

第六章 人口调查266

第一节 人口普查266

第四卷少数民族271

第一章 回族271

第一节 族源 分布271

第二节 社会地位275

第三节 革命斗争275

第四节 经济生活277

第五节 文化教育279

第六节 风俗习惯281

第七节 宗教信仰282

第一节 族源 分布283

第二章 蒙古族283

第二节 社会地位285

第三节 经济生活285

第四节 文化教育287

第五节 风俗习惯287

第三章 满族288

第一节 族源 分布288

第二节 社会地位289

第三节 经济生活290

第四节 文化教育290

第六节 风俗习惯291

第五节 宗教信仰291

第四章 其他少数民族293

第一节 来源 分布293

第二节 社会地位294

第五章 民族事务管理295

第一节 管理机构295

第二节 民族事务295

第五卷县(市)概况302

南阳市302

南阳县308

镇平县312

内乡县317

西峡县323

淅川县329

邓县334

新野县340

社旗县345

唐河县349

桐柏县356

方城县362

南召县369

第六卷中国共产党379

第一章 组织沿革379

第二节 武装夺取政权398

第一节 唤起工农群众398

第二章 主要活动398

第三节 抗击日本侵略者403

第四节 开辟南阳解放区406

第五节 清剿土匪408

第六节 支援前线408

第七节 土地改革409

第八节 抗美援朝410

第九节 镇压反革命411

第十节 “三反”“五反”411

第十一节 恢复国民经济412

第十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413

第十四节 “大跃进”415

第十三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415

第十五节 调整国民经济416

第十六节 社会主义教育418

第十七节 “文化大革命”418

第十八节 拨乱反正422

第十九节 改革开放424

第三章 组织建设426

第一节 党员426

第二节 基层组织431

第三节 党员代表会435

第四章 思想教育437

第一节 社会宣传437

第二节 党员教育440

第三节 党校培训443

第五章 纪律检查446

第一节 党纪法规446

第二节 整党整风447

第三节 案件查处450

第六章 统一战线455

第一节 对国民党上层人士的工作455

第二节 团结社会各界进步人士456

第三节 落实起义投诚人员政策458

第四节 对台湾事务458

第一节 各县党部462

第一章 组织沿革462

第七卷国民党462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河南省直属南召县李青店区党部466

第二章 主要活动467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467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467

第三节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469

附:国民党在南阳地区主要特务组织470

第八卷政权477

第一章 清政权477

第一节 府署477

第二节 州署 县署478

第一节 府署 道署 专署480

第二章 民国政权480

第二节 县公署 县政府481

第三节 议事会 参事会 参议会482

附:日伪政权483

第三章 苏维埃政权484

第四章 抗日民主政权485

第五章 解放区政权486

第一节 专署486

第二节 县民主政府488

第三节 施政492

第六章 人民政权495

第一节 南阳地区行政公署495

第二节 县(市)人民政权、政协501

第三节 政务活动505

第九卷人事 劳动539

第一章 机构539

第二章 干部队伍541

第一节 干部来源541

第二节 干部状况543

第三章 干部管理550

第一节 分级管理550

第二节 选拔550

第三节 任免552

第四节 流动552

第五节 审查553

第六节 奖惩554

第四章 干部教育557

第五章 编制559

第六章 劳动就业561

第一节 就业形式561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63

第七章 劳动力管理566

第一节 用工制度566

第二节 整顿劳动组织572

第三节 工人调配572

第四节 劳动纪律574

第一节 在职培训576

第八章 工人培训576

第二节 就业前培训577

第九章 劳动安全579

第一节 安全防护579

第二节 易爆设备管理581

第三节 健康保护582

第四节 工伤事故处理585

第十章 工资586

第一节 工资制度改革587

第二节 工资调整588

第三节 几种特殊工资制度590

第一节 离休退休退职596

第十一章 保险福利596

第二节 疾病医疗待遇598

第三节 生育和探亲待遇599

第四节 其他福利600

第十卷民政603

第一章 机构603

第二章 拥军优抚604

第一节 支前604

第二节 优抚606

第三章 复员退伍安置613

第四章 社会救济615

第一节 生产救灾615

第二节 困难户救济620

第三节 扶持贫困户622

第四节 收容遣送624

第五章 社会福利626

第一节 孤寡人供养626

第二节 福利事业629

第六章 支边 移民634

第一节 支边634

第二节 移民635

第七章 婚姻登记638

第八章 殡葬改革640

第一节 清末巡警643

第二节 民国警察643

第一章 机构643

第十一卷公安643

第三节 人民公安644

第四节 基层治保组织645

第二章 肃清反动势力646

第一节 剿匪646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648

第三节 反动党、团、特务及其它反革命分子登记649

第四节 取缔反动道会门650

第三章 刑事侦察652

第四章 内部保卫654

第一节 户口管理656

第五章 治安管理656

第二节 特种行业管理658

第三节 交通管理659

第四节 枪支、危险品管理662

第五节 禁烟、禁赌664

第六节 公共场所管理666

第七节 监督改造“四类分子”668

第六章 消防669

第一节 防火669

第二节 扑救670

第七章 人民武装警察673

第一节 政治教育673

第三节 战斗执勤674

第二节 军事训练674

第十二卷司法677

第一章 检察677

第一节 机构677

第二节 刑事检察678

第三节 法纪检察680

第四节 经济检察682

第五节 监所检察683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687

第二章 审判690

第一节 机构690

第二节 刑事审判692

第三节 民事审判694

第四节 经济审判697

第五节 审判监督697

第三章 司法行政700

第一节 机构700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701

第三节 民事调解703

第四节 律师公证704

第五节 劳改劳教708

第一章 重大战事713

第一节 古代713

第十三卷军事713

第二节 近代718

第三节 现代721

附:日本侵略军暴行745

第二章 军事机构与驻军748

第一节 清朝748

第二节 民国748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54

第三章 地方武装762

第一节 清朝762

第二节 民国76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69

第一节 组织建设771

第四章 民兵771

第二节 教育训练773

第三节 重要活动775

第五章 兵役制度779

第一节 募兵制779

第二节 征兵制779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780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781

第五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781

第六章 人民防空782

第一节 机构782

第二节 工程设施783

第四节 教育演习784

第三节 技术队伍784

第十四卷群众团体787

第一章 农民组织787

第一节 捻党787

第二节 义和团788

第三节 农民协会789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792

第五节 贫下中农代表会793

第二章 工人组织794

第一节 组织795

第二节 活动797

第一节 青年团804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804

第二节 三青团807

第三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811

第四节 童子军812

第五节 其它组织812

第四章 妇女团体815

第一节 解放前的妇女团体815

第二节 南阳妇女联合会816

第五章 工商组织821

第一节 组织821

第二节 活动823

第二节 活动826

第一节 组织826

第六章 归侨、侨眷联合会826

第七章 学术团体828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828

第二节 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832

第三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833

第十五卷宛西地方自治841

第一章 机构841

第一节 县级组织841

第二节 区域性组织842

第二章 自卫844

第一节 组建民团844

第三节 军用设施849

第二节 制造兵器849

第四节 清剿杆匪851

第五节 联合抗日852

第六节 投敌叛国855

第七节 防共反共856

第三章 自治862

第一节 保甲连坐862

第二节 厉行五证863

第三节 清丈地亩864

第四节 整理契税865

第五节 民事诉讼865

第六节 选举用人866

第七节 督办教育868

第八节 卫生事业869

第九节 慈善事业870

第四章 自养871

第一节 植树造林871

第二节 治河改土872

第三节 控制金融873

第四节 实行五禁875

第五节 开办实业877

第六节 改良农业879

第七节 建仓储粮880

第八节 破除陋习881

1994《南阳地区志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南阳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南阳地区工商志(1987 PDF版)
南阳地区工商志
1987 河南省南阳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精英的聚会( PDF版)
精英的聚会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南阳地区人口志( PDF版)
南阳地区人口志
南阳地区文物志  1( PDF版)
南阳地区文物志 1
南阳地区文物志  2( PDF版)
南阳地区文物志 2
河南省南阳地区地理志( PDF版)
河南省南阳地区地理志
南阳地区电业志( PDF版)
南阳地区电业志
洛阳地区交通志  上( PDF版)
洛阳地区交通志 上
伏牛明珠:南召( PDF版)
伏牛明珠:南召
南阳地区医药志(1989 PDF版)
南阳地区医药志
1989
股票·债券投资实战技巧(1992 PDF版)
股票·债券投资实战技巧
1992 北京:东方出版社
南阳地区粮食志(1991 PDF版)
南阳地区粮食志
1991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南阳地区志  下(1994 PDF版)
南阳地区志 下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南阳地区志  1986-1994(1996 PDF版)
南阳地区志 1986-1994
1996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南阳地区水利志(1990 PDF版)
南阳地区水利志
1990 南阳地区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