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与测量》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基本概念1

第一节 零件的加工误差和要素1

一、零件的加工误差1

二、零件的要素2

第二节 形位误差和公差5

一、形状误差和公差5

二、位置误差和公差7

一、形状误差和最小条件10

第三节 形位误差和最小条件10

二、位置误差和最小条件15

第四节 形位公差带18

一、形位公差带的概念18

二、形位公差带的构成要素20

第五节 基准24

一、基准的作用24

二、基准的种类25

第二章 形位公差的代号及其标注29

第一节 形位公差的表示法29

一、形位公差的表示法29

三、形位公差代号的组成30

二、形位公差项目的符号和有关符号30

第二节 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32

一、指引线的作用和画法32

二、指引线的箭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33

三、被测要素的简化标注法36

四、关于在公差框格周围附加文字说明的规定38

第三节 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39

一、基准符号、连线的作用和画法39

二、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的连接方法39

三、基准代号的标注法41

四、基准目标的标注法44

一、公差数值的标注方法45

第四节 公差数值和有关符号的标注方法45

二、一些有关符号的标注方法46

第五节 形位公差标注图例52

第三章 形状公差及测量61

第一节 直线度62

一、直线度公差带63

二、直线度误差的测量67

三、直线度误差的数据处理71

四、几点说明76

第二节 平面度76

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77

一、平面度公差带77

三、平面度误差的数据处理79

四、说明84

第三节 圆度84

一、圆度公差带84

二、圆度误差的测量85

三、圆度误差的数据处理91

第四节 圆柱度93

一、圆柱度公差带93

二、圆柱度误差的测量93

三、几点说明96

第五节 线轮廓度97

一、线轮廓度公差带97

二、线轮廓度误差的测量98

三、线轮廓度误差值的求法99

第六节 面轮廓度100

一、面轮廓度公差带100

二、面轮廓度误差的测量100

三、几点说明102

第四章 位置公差及测量112

一、平行度公差带113

第一节 平行度113

二、平行度误差的测量118

三、几点说明120

第二节 垂直度122

一、垂直度公差带122

二、垂直度误差的测量127

三、几点说明129

第三节 倾斜度129

一、倾斜度公差带129

二、倾斜度误差的测量134

三、几点说明135

第四节 同轴度137

一、同轴度公差带137

二、同轴度误差的测量139

三、几点说明142

第五节 对称度143

一、对称度公差带143

二、对称度误差的测量147

三、几点说明149

第六节 圆跳动150

一、圆跳动公差带150

二、圆跳动误差的测量153

三、几点说明155

第七节 全跳动156

一、全跳动公差带157

二、全跳动误差的测量158

二、基本概念158

三、几点说明160

第八节 定向、定位误差测量数据处理161

一、被测要素的理想要素相对于基准无固定方位161

二、基准用分析法体现163

三、对中心要素进行测量164

一、位置度表示法166

第一节 位置度概念166

第五章 位置度166

第二节 位置度公差带172

一、位置度误差及其公差172

二、位置度公差带173

第三节 位置度的基准178

一、几何图框与基准的关系178

二、基准的数量及顺序184

第四节 位置度的标注及其公差带解释189

一、仅用理论正确尺寸标注,采用单一位置度控制189

二、仅用理论正确尺寸标注,采用复合位置度控制190

三、尺寸公差与位置度公差合标192

第五节 位置度的综合控制作用193

一、控制多孔的同轴度195

二、控制垂直度和同轴度195

三、控制轴线对轴线的垂直度和位置度196

第六节 位置度的测量197

一、采用综合量规测量197

二、采用通用量具或量仪测量200

第七节 延伸公差带201

一、延伸公差带概念201

二、延伸公差带的应用205

三、延伸公差带的检验206

一、局部实际尺寸206

第六章 相关原则208

第一节 基本概念208

二、作用尺寸209

三、最大实体状态和最大实体尺寸211

四、最小实体状态和最小实体尺寸213

五、实效状态和实效尺寸213

六、最大实体状态边界与实效状态边界216

七、独立原则和相关原则217

一、最大实体原则的概念220

第二节 最大实体原则220

二、最大实体原则的应用222

三、最大实体原则的适用范围244

第三节 包容原则245

一、包容原则的概念245

二、包容原则的应用246

第四节 相关原则的测量255

一、几种公差原则的比较255

二、最大实体原则的测量257

三、包容原则的测量260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262

第七章 形位误差的检测262

第一节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262

二、测量坐标值原则264

三、测量特征参数原则265

四、测量跳动原则265

五、控制实数边界原则266

第二节 几项有关检测的规定267

一、标准测量条件267

二、关于测量精度268

三、关于仲裁269

第三节 形位误差及其评定269

一、形状误差及其评定270

二、位置误差及其评定272

第四节 基准的建立和体现274

一、基准的建立275

二、基准的体现279

第八章 形位公差的选择288

第一节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表面光洁度的关系288

一、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289

二、位置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293

三、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关系298

四、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与表面光洁度的关系299

二、公差等级的选择303

第二节 公差等级和公差值的选择303

一、主参数的确定303

三、公差等级的应用举例306

第三节 未注公差的形位公差306

一、自身尺寸公差能控制的形位公差306

二、自身尺寸公差不能控制的形位公差320

三、不需给定未注公差值的形位公差320

第四节 有关形位公差值的问题323

一、关于公差值改为全值标注的问题323

二、关于测量时的数值折算问题323

参考书目326

1982《形位公差与测量》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天津市《形位公差与测量》编写组编 1982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形位公差与位置度应用(1982 PDF版)
形位公差与位置度应用
1982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公差与技术测量(1983 PDF版)
公差与技术测量
1983
形位公差应用(1981 PDF版)
形位公差应用
1981
位置误差测量(1981 PDF版)
位置误差测量
1981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1985 PDF版)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
1985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形位公差及公差原则(1988 PDF版)
形位公差及公差原则
1988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公差与测量技术(1986 PDF版)
公差与测量技术
1986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形位公差与技术测量(1981 PDF版)
形位公差与技术测量
1981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形位公差(1980 PDF版)
形位公差
1980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公差与技术测量(1986 PDF版)
公差与技术测量
1986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1982 PDF版)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
1982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公差与技术测量(1983 PDF版)
公差与技术测量
1983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检查与测量(1990 PDF版)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检查与测量
199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形位公差(1983 PDF版)
形位公差
1983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形位误差检测(1988 PDF版)
形位误差检测
1988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