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函授教材 中医喉科科学》求取 ⇩

上篇总论1

第一章 中医喉科的源流和发展2

第二章 咽喉的归经属脏9

第三章 历代咽喉口齿的解剖名称11

第四章 历代对咽喉口齿生理功能作用的认识14

第五章 病因病机17

第六章 辨证22

第七章 论治一(内治)33

第八章 论治二(外治)49

下篇各论65

风热喉痹之一(急性单纯性咽炎)66

风热喉痹之二(溃疡膜性咽峡炎)70

风热喉痹之三(粒细胞缺乏性咽峡炎)73

风热喉痹之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性咽峡炎)77

风热喉痹之五(脓菌性咽峡炎)80

虚火喉痹之一(慢性咽炎)84

虚火喉痹之二(慢性喉炎)93

虚火喉痹之三(干燥性咽喉炎、萎缩性咽喉炎)95

帝中风(悬雍垂过长)100

口疮(咽部疱疹)102

飞疡喉(咽粘膜下出血)104

风热乳蛾(急性扁桃体炎)107

乳蛾(慢性扁桃体炎)111

石蛾(扁桃体结石)115

鼻塞(咽扁桃体肥大)117

喉痈(扁桃体周围脓肿)119

鱼鳞风(咽角化症、扁桃体角化症)125

干咳(喉源性咳嗽)127

紧喉(喉脓肿)128

走马喉风(喉梗阻)130

喑病(嘶哑与失音)135

梅核气(癔性咽喉异感症)151

谷贼(异物)155

常见证治方剂索引159

1989《高等中医函授教材 中医喉科科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主编 1989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