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上》求取 ⇩

目录1

(上册)1

欢迎词 林徐典1

开幕词 王鼎昌3

主题演讲5

从利玛窦到李约瑟:汉学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柳存仁5

汉学研究在中国 任继愈19

汉学研究在新加坡 林徐典30

总结报告 赵令扬51

闭幕词 林徐典53

闭幕词 艾温东坡55

文学论文59

对《诗经》研究的几点意见 余冠英59

四十年来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金启华62

四十年来的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谭家健67

四十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罗宗强77

台湾地区四十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张静二86

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特点及其当代趋向 徐中玉93

庄子文学思想略探 林徐典99

乱辞卒章说考辨 黄耀堃103

汉赋研究的一些问题 何沛雄112

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美发展的艰难历程——从汉赋、六朝诗文讲起 龚克昌121

汉文佛教文学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孙昌武130

六朝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邓仕樑139

六朝文人的生命意识与诗歌的唯美倾向 王力坚149

中国大陆唐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周勋初158

唐代文学研究在韩国 李章佑168

中国大陆唐诗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袁行霈173

李白的名士形象 王国璎184

近年中国戏曲研究大势 隗芾194

诗赞系戏曲考——中国戏曲史的两大潮流 金文京202

近年明清小说理论的研究概况 周伟民209

中国传统小说研究在美国 王靖宇218

中国大陆近年《三国演义》研究概况 吴小林229

关于《西游记》研究的几个问题 袁珂239

研究红学的回顾与前瞻 潘重规244

红学观念与红学方法的冲突——对红学索隐、考证和小说批评三派的学理分析 刘梦溪253

苏州李家与《红楼梦》的关系 皮述民260

曹学诠议 冯其庸269

《麟儿报》的几个日本藏本 辜美高276

清诗研究在日本 清水茂281

《人境庐诗草》的注释 蒋英豪289

清代散曲的发展 罗锦堂301

六十年来子弟书的整理与研究 陈锦钊312

一段艰难而曲折的前进道路——四十年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 蒋风321

文化转型时期与现代文学研究 乐黛云329

现代小说研究在中国 严家炎33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方向 王润华343

新马华文现代文学研究七十年 杨松年357

中西比较文学的困局和前景 陈炳良368

中英山水诗理论与当代中文山水诗的模式 陈鹏翔372

美国的投射诗与中国的现代诗 林绿385

秋的时间意识在中国文学的表现——日本汉学界对于时间意识研究的贡献 黎活仁395

语言与文字学论文407

中国考古学与古文字学的最新成果 李学勤407

从史前陶器的刻划符号探索汉字起源问题的回顾 李孝定416

校雠学与中国学术 王叔岷421

古籍辨伪学与先秦诸子研究 郑良树428

《楚辞》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 翁世华434

《说文》许氏六书今议 何添446

汉语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詹伯慧452

简说中古音之前入声舒化的路线 陈重瑜462

《金瓶梅词话》的方言语音 吴晓铃476

汉语现代修辞学研究六十年 宗廷虎480

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回顾 郑子瑜489

以小见大论修辞 林万菁499

中韩语词汇的比较研究 许璧507

1995《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徐典编 1995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