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社会学》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什么是劳动社会学1

一、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

目录1

二、劳动社会学的研究任务3

第二节 劳动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5

一、西方劳动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5

二、苏联东欧劳动社会学的中兴9

三、中国劳动社会学的传统与新兴14

第三节劳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8

一、一股方法论18

二、具体研究方法20

一、劳动的含义及特点24

第二章劳动与劳动行为24

第一节劳动的基本含义24

二、劳动活动的构成要素27

三、劳动的目的30

四、劳动的职能31

第二节 劳动方式及其分类34

一、劳动方式的含义34

二、劳动方式的分类36

三、劳动过程的共性与个性42

第三节劳动行为分析45

一、劳动行为系统45

二、劳动动机分析50

三、几种主要的劳动行为53

四、制约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56

第三章 劳动力资源的社会开发59

第一节 人、劳动者和劳动力59

一、人是劳动者和消费者的统一59

二、劳动者的含义及其社会结构61

三、劳动力的含义和特征67

第二节 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质量70

一、劳动力人口的数量70

二、劳动力人口的质量73

三、劳动力资源及其开发74

第三节劳动力资源量的社会开发76

一、总人口的适度性76

二、劳动力人口的合理性78

三、劳动力年龄构成的平衡性80

四、劳动力地区分布的均匀性82

第四节 劳动力资源质的社会开发84

一、劳动力素质发展的全面性84

二、劳动力智力结构的合理性87

三、劳动者的社会化89

四、劳动者的现代化91

第四章劳动就业95

第一节劳动就业及其影响因素95

一、劳动就业的概念95

二、劳动就业的基本特性96

三、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98

第二节就业结构的变动103

一、就业结构变动的规律103

二、就业结构变动的方式106

三、我国就业结构的现状107

第三节劳动力的流动108

一、劳动力流动的类型108

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111

三、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控制115

第四节妇女就业117

一、妇女就业的意义117

二、妇女就业的特点118

三、妇女就业的制约因素120

四、我国现阶段的妇女就业问题122

第五章职业126

第一节职业分工126

一、职业的界定126

二、职业的功能128

三、职业分工的社会基础130

第二节职业的地位和声望134

一、职业地位的差别性及其原因134

二、职业地位的分级及其决定因素136

三、职业声望及其特点139

第三节职业期望与职业选择144

一、什么是职业期望144

二、职业发展理论145

三、职业期望的决定因素148

四、职业选择的内涵和标准151

第四节职业指导156

一、职业指导的作用和特点156

二、职业指导的程序和条件158

一、劳动群体的类别161

第六章劳动群体与工作角色161

第一节劳动群体的分类、特征及其社会功能161

二、劳动群体的特征164

三、劳动群体的社会功能165

第二节劳动群体的结构168

一、群体结构的含义168

二、群体的正式结构169

三、群体的非正式结构174

四、群体结构对群体沟通的影响176

第三节 劳动者的工作角色与行为规范179

一、角色的含义179

二、劳动者的工作角色180

三、行为规范与角色冲突182

一、人际关系的理论185

第四节劳动中的人际关系185

二、人际关系的倾向及其分析方法186

三、中国群体中的人际关系189

第五节劳动群体的领导191

一、领导的含义191

二、领导的行为模式及理论192

三、研究领导行为的意义195

第七章 劳动成果与劳动报酬197

第一节经济利益关系和按劳分配197

一、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含义及作用197

二、按劳分配原则的合理性201

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表现形式204

一、劳动报酬及其支付形式208

第二节劳动工资政策的优化208

二、西方的劳动工资理论及政策210

三、计划体制下的劳动工资理论及政策213

第三节收入分配政策的优化216

一、收入分配的含义、差距及其产生原因216

二、西方收入分配政策与充分就业220

三、西方收入分配政策与收入均等化223

四、计划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政策226

第四节特殊劳动成果的社会保护229

一、专利权的社会保护229

二、商标权的社会保护232

三、著作权的社会保护234

一、需要和动机的含义237

第一节劳动者的需要、动机和态度237

第八章劳动态度与劳动激励237

二、关于需要的理论238

三、态度的含义、形成与改变241

第二节影响劳动态度的因素242

一、态度与人格242

二、态度与行为243

三、态度与价值观244

四、态度在劳动工作中的作用245

第三节劳动激励及其原理246

一、激励的心理学基础246

二、激励的理论248

三、人性假设与激励250

一、士气的含义252

第四节劳动士气252

二、影响士气的因素253

三、士气与劳动生产率255

第九章劳动的社会控制257

第一节劳动秩序和劳动规范257

一、劳动的社会化进程257

二、劳动秩序的实质和内容260

三、劳动规范及其种类263

第二节劳动中的冲突、越轨和非劳动行为265

一、劳动中的冲突265

二、劳动中的越轨行为268

三、劳动中的非劳动行为271

一、劳动中的社会控制274

第三节 对劳动实施社会控制274

二、劳动的社会控制手段276

三、劳动者的自我控制281

第十章劳动保护284

第一节劳动保护的含义284

一、劳动保护概念的新界定284

二、劳动保护的意义286

三、劳动保护的特点288

第二节 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289

一、工业化与劳动安全289

二、劳动安全与健康保护的主要内容291

第三节 劳动的经济条件与社会条件的保护297

一、劳动的经济条件的保护297

二、劳动的社会条件的保护300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307

第十一章劳动者的社会保险307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保险307

二、社会保险的特征309

三、社会保险的作用312

第二节社会保险发展的历史和条件314

一、社会保险发展的历程314

二、社会保险产生的条件321

第三节社会保险的管理324

一、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324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327

三、社会保险金的给付330

第四节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332

一、改革成就及存在问题332

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构想334

第十二章劳动者的闲暇338

第一节闲暇的概念338

一、什么是闲暇338

二、闲暇时间的分类340

三、闲暇与工作的关系341

第二节 闲暇时间增加的意义343

一、影响闲暇时间的因素343

二、如何正确对待闲暇时间345

三、增加闲暇时间的意义346

第三节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意义和途径348

一、繁重的家务劳动348

二、家务劳动的社会化350

三、家务劳动社会化的主要途径351

第十三章劳动者的退休354

第一节退休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354

一、退休的含义354

二、退休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356

三、退休教育的必要性358

第二节退休模式的比较和选择359

一、强制性退休359

二、灵活性退休362

三、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退休模式364

第三节退休老人再就业问题366

一、老年人参加社会劳动的必要性366

二、影响退休老人再就业率的各种因素367

三、退休老人再就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70

四、对退休老人再就业的指导和保护372

第十四章劳动制度及其改革375

第一节什么是劳动制度375

一、劳动制度的概念375

二、劳动制度的共同特性379

第二节 劳动制度的功能分析381

一、劳动制度的功能381

二、劳动制度的功能失调及其调适385

第三节我国劳动制度的改革387

一、就业与用工制度改革387

二、人事制度改革392

三、工资制度改革396

后记404

1992《劳动社会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童星等编著 199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劳动者社会保险(1996 PDF版)
劳动者社会保险
1996 北京:法律出版社
劳动者社会保险(1998 PDF版)
劳动者社会保险
1998 北京:法律出版社
劳动社会学知识(1988 PDF版)
劳动社会学知识
1988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劳动社会学教程(1999 PDF版)
劳动社会学教程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劳动与职业社会学(1991 PDF版)
劳动与职业社会学
1991 北京:红旗出版社
为自己的劳动和为社会的劳动(1956 PDF版)
为自己的劳动和为社会的劳动
1956 新知识出版社
为社会主义劳动(1955 PDF版)
为社会主义劳动
1955 北京:北京大众出版社
论社会主义劳动纪律(1953 PDF版)
论社会主义劳动纪律
1953 工人出版社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1954 PDF版)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1954 时代出版社
论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组织与劳动纪律(1954 PDF版)
论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组织与劳动纪律
1954 汉口:中南人民出版社
苏联的社会主义劳动(1950 PDF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劳动
1950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社会主义劳动态度(1955 PDF版)
社会主义劳动态度
1955 北京:学习生活出版社
社会劳动价值论(1997 PDF版)
社会劳动价值论
1997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社会劳动力管理教程(1989 PDF版)
社会劳动力管理教程
1989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概论(1993 PDF版)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概论
1993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