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年鉴 1983》求取 ⇩

特载1

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 胡乔木1

专文9

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马洪9

面向实际,搞好哲学研究工作 韩树英13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送到人民手中——论哲学的普及 冯定16

重视对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黄枬森19

进一步开展辩证自然观的研究 查汝强23

研究进展28

辩证唯物主义28

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概述28

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29

“差异”和“矛盾”的关系35

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37

“中介”概念研究近况40

关于度的研究42

关于认识的主体、客体问题43

认识源泉问题4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47

近年来关于真理阶级性问题的讨论48

衡量实践成败的标准49

认识和价值的关系52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概述54

历史唯物主义54

历史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关系57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59

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吗59

关于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阶级斗争的几种观点60

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问题62

自然辩证法67

自然辩证法研究概述67

数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入67

哲学数学化的讨论69

物理学进展中若干哲学问题71

系统论中几个哲学问题的新探索72

耗散结构理论中哲学问题的研究73

进化论研究的新进展75

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的述评77

天文学哲学研究十分活跃80

地质科学的哲学研究进展83

生态学哲学的新进展84

自然科学性质问题的研究86

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问题87

对著名物理学家的哲学思想的研究88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概述89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9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若干问题9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关于人的问题92

关于异化理论的讨论95

对列宁《哲学笔记》的研究98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99

对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评价101

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问题107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点107

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109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111

毛泽东对历史唯物论的贡献112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研究114

学习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118

蔡和森对唯物史观的贡献120

瞿秋白的哲学思想研究121

《刘少奇选集》(上卷)中的哲学思想123

中国哲学史125

中国哲学史研究概述125

开展中国哲学史范畴的研究126

《周易》研究近况129

孔子、老子、庄子研究131

孙子兵法研究进展133

两汉哲学研究概况134

魏晋隋唐哲学研究的若干进展137

宋元明清时期哲学研究具有新特点140

王夫之哲学思想研究144

近代哲学史研究的新情况147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研究获得新成果150

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情况152

道教研究的进展情况154

国外朱子学研究156

外国哲学史研究概述160

外国哲学史160

古希腊哲学中的若干问题161

关于柏拉图的辩证法和哲学特点162

培根的经验论和归纳法162

洛克哲学的唯物主义特征163

休谟怀疑论在哲学史上的积极作用164

18世纪法国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165

18世纪法国哲学家的派别划分166

关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167

黑格尔的实践观169

黑格尔的历史观170

西方哲学史上对人的评价理论171

印度哲学研究172

现代外国哲学174

现代外国哲学研究概述174

对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的研究175

海德格尔对死亡的论述及其它177

萨特存在主义研究179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181

对语言哲学的研究184

对维特根斯坦的研究185

皮亚杰的认识理论188

苏联哲学研究简述190

关于德波林的讨论194

逻辑学196

逻辑学研究概述196

数理逻辑研究进展198

应用逻辑与逻辑方法198

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问题199

中国逻辑史研究200

因明研究取得的进展203

西方逻辑史研究进展206

伦理学208

伦理学研究概述208

关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208

道德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211

共产主义道德研究213

动机和效果216

道德教育问题研究218

职业道德研究221

恋爱、婚姻家庭道德问题研究224

关于中国伦理史的研究227

美学228

美学研究概述22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229

审美意识232

美的本质的讨论232

形象思维和艺术创作233

先秦美学思想的研究234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理论研究的进展238

中国艺术理论的民族传统问题240

西方美学研究情况240

新书选介244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44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萧前 李秀林 汪永祥 主编245

通俗哲学 韩树英 主编246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李秀林 王于 李淮春 主编247

简明哲学原理 杨焕章 主编248

论绝对与相对 赵凤岐 桉苗 著249

关于目的的哲学 夏甄陶 著250

哲学论文、演讲和笔记 于光远 著251

分子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 胡文耕 著251

从周期表到核素图 解强 著253

心理学 《心理学》教材编写组 编著253

国外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哲学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资料组 编254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 中山大学哲学系等单位 编254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卷) 孙伯鍨 等著255

《哲学笔记》注释(上、下册) 黄坍森 主编256

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论文选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筹备组 编257

《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解析 张懋泽 编著257

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介绍毛泽东同志的八篇著作 韩树英 等著258

中国哲学史 萧萐父 李锦全 主编259

中国哲学大纲 张岱年 著260

中国哲学史稿(上、下卷) 孙叔平 著261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册)(1980年修订本) 冯友兰 著262

中国佛教史(第1卷) 任继愈 主编263

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 詹剑峰 著264

墨子的哲学与科学 詹剑峰 著265

《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 刘长林 著266

王船山认识论范畴研究 陈远宁 王兴国 黄洪基 著267

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 叶秀山 著268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 汪子嵩 著269

西欧中世纪哲学概论 车铭洲 著270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葛力 著271

黑格尔《小逻辑》绎注 张世英 著272

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侯鸿勋 著273

现代外国哲学论文集 全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 编274

现代外国哲学论集(2)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 编275

“西方马克思主义” 徐崇温 著275

维特根斯坦哲学述评 舒炜光 著276

波普哲学述评 夏基松 著277

形式逻辑原理 诸葛殷同 等编著278

普通逻辑(第2版) 《普通逻辑》编写组 编279

因明论文集 刘培育 周云之 董志铁 编280

中国逻辑史研究 《中国逻辑史研究》编辑小组 编280

中国历史上的逻辑家 周云之 等著281

数理逻辑引论 王宪钧 著282

数理逻辑基础(下册) 胡世华 陆钟万 著283

辩证逻辑基础 章沛 主编284

辩证逻辑纲要 马佩 主编285

文章与逻辑 王聘兴 等编著285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罗国杰 主编286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 八所高等师范院校 编著287

职业道德浅谈 李光耀 臧乐源 黄汉充 主编287

道德科学知识讲话 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 编著288

艺术的起源 朱狄 著289

中国戏曲艺术 张赣生 著290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 葛路 著291

蔡仪美学论文选 蔡仪 著292

论文选介294

十二大将把建设引向胜利——关于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红旗》杂志评论员294

用唯物辩证法总结经验、指导建设的范例 章竟29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 赵凤岐295

哲学基本问题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萧前296

哲学基本问题和物质概念——兼评所谓本体论的物质概念 王鹏令296

辩证同一性是一个变化过程 王永祥297

“否定之否定”新解 何祚榕298

列宁提出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的思想渊源 李崇富298

论劳动与人类及其意识形成的关系 朱祖霞299

试论认识的二重反映 刘奔299

自觉能动性的一些探索 张华金300

机器有自身的内在目的吗 夏甄陶301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问题 陈荣富301

唯物史观的理论与实践 景天魁王锐生302

历史的发展是一元与多样性的统一 佘树声303

评“社会物质”、“自然物质”说——兼谈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一抽象方法 张曙光303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与社会经济系统工程 秦庆武304

论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范畴 宋林飞304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二重起点 张奎良305

对习惯力量的哲学探讨 王锐生305

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吴元樑306

两个文明的建设和知识分子的作用 邢贲思306

对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哲学思考 薛德震 远志明307

现代科学的结构——再论科学技术体系学 钱学森307

20世纪自然科学四大成就丰富了辩证自然观 查汝强309

关于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的层次进化 马名驹 林立 熊先树310

引起了强烈反响的社会生物学 李昆峰310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列宁阶段——兼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列宁哲学思想的诘难 余源培311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两次转折 陈先达311

“一整块钢铁”释 石国强312

列宁对诡辩论的批判 童星312

从《创世纪》看纳西族的原始宇宙观念 刘文英313

从《易经》到《易传》 余敦康314

周公天命思想初探 孟祥才314

《文子》其书 艾力农315

闽学略论 孙明章 高令印315

古今中西之争与哲学革命——兼论中国近代哲学的特点和规律 冯契 季甄馥316

试论中国近代哲学的主线、内容与特点 张岂之317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陈汉楚317

论唯心主义这朵生长在人类认识树上的无果花 单少杰318

托马斯·阿奎那五种证明剖析 傅乐安319

试论柏拉图哲学的基本特征 俞吾金319

关于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的几个问题 陈修斋320

论培根经验主义的特点 余丽嫦320

关于莱布尼茨哲学的若干问题 朱德生321

卢梭的天性哲学和它的历史意义 滕大春321

略论近代德国的哲学革命 冒从虎322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自然哲学中的目的性与因果性 梁志学322

费希特的唯心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评述 贺麟323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前吗 张传湘324

评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胡景钊324

印度人道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巫白慧325

古代印度、希腊原子论的比较观 黄心川 宫静325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和批判的方法论问题 杜任之326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述评 张庆熊326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刘放桐327

试论马尔库兹批判的社会哲学在概念结构上的浪漫化倾向 赵越胜327

维特根斯坦和石里克 洪谦328

试论布里奇曼的操作论 罗嘉昌328

什么是科学哲学 江天骥329

论“转折” 王维贤329

现代形式逻辑的科学方法论 傅季重 周昌忠330

辩证逻辑的范畴系统及其构成原则和方法 李志才330

墨辩逻辑总纲 温公颐331

研究辩证逻辑的途径与方法 冯契331

亚里士多德论定义 王路332

王充的科学精神和验证方法 李匡武332

欧洲中世纪逻辑研究的特点及其学说概述 韩光焘333

试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观 罗国杰334

论道德要求 李奇334

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教育散论 郑文林335

同志关系及其道德规范 刘道友335

探寻善恶矛盾在道德领域的地位 陈楚佳336

评韩非的非道德主义思想 朱贻庭 赵修义337

胡适的实用主义道德观及其影响 石毓彬337

略论“合理利已主义”的不合理性 魏英敏338

柏拉图伦理思想简述 陈瑛338

大力开展伦理美学的研究 张岱年339

论真、善、美及其相互关系 周原冰339

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 宗白华340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崛起 陆梅林340

建国以来艺术本质问题研究概观 周来祥 马龙潜341

哲学界概况342

中国哲学界学者简介(70人)342

1982年成立的学术团体380

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术讨论会381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首届年会381

哲学界动态381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381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讨论会382

全国党校第三届哲学年会383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中的科学方法和哲学问题学术讨论会384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384

稷下学讨论会386

汉唐哲学史学术讨论会386

两汉哲学思想讨论会387

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388

中国近代哲学史三次学术讨论会简介388

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389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发起单位会议389

18世纪法国哲学讨论会390

阿拉伯哲学座谈会391

中华全国日本哲学研究会1982年年会392

第三次全国现代外国哲学讨论会393

数理逻辑讨论会393

第二次全国辩证逻辑讨论会394

墨辩逻辑讨论会394

因明座谈会394

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年会395

中国伦理学史研究座谈会396

全国第一次西方逻辑史讨论会396

上海美学研究会召开关于美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讨论会397

附表:1982年哲学各学科学术讨论会399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筹备工作概况413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工作进展414

辽宁大学哲学系编辑《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415

“20世纪西方哲学研究”列入高等学校科研规划416

浙江省哲学学会座谈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问题416

江西省哲学学会举行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理论讨论会416

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展有关人的理论的研究417

上海哲学学会和《社会科学》编辑部举办“哲学要把握时代脉搏”座谈会417

中国哲学史学会四川分会讨论四川地方哲学史问题418

内蒙古自治区诸盟及包头市成立哲学学会419

中国哲学史学会在京举行第二届理事会419

河北省哲学学会开展分片活动419

首都科技工作者倡议制订道德规范420

上海市科技人员制订科技工作者道德规范420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伦理学会活动简况421

辽宁省高等院校哲学教学研究会成立422

北京市高校哲学教学协会活动简况422

西安地区毛泽东哲学思想署期讲习班423

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举办语言逻辑讲习班423

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讲习班423

宁夏举行春季自然辩证法讲习会424

吉林省举办黑格尔哲学讲习班424

山东省举办现代西方哲学讲习班424

华中工学院等单位举办科学哲学讲习班425

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讲习班425

一些单位举办哲学专业讲习班简况426

北京市哲学学会举办多种专题讲座427

上海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讲座427

《长江日报》开辟“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讲座”专栏428

天津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座428

上海举办第2期“美学、艺术、生活”讲座428

巫白慧应邀赴港讲学429

厦门大学哲学系社会调查取得成绩429

北京大学哲学系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基本训练430

兰州大学哲学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430

云南大学、吉林大学、杭州大学、江西大学哲学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431

关于东乡族哲学思想及社会思想的调查432

山东大学哲学系举办全国哲学教师进修班432

中山大学哲学系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师进修班432

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举办哲学教师进修班433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举办哲学原理和伦理学进修班433

武汉大学哲学系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修班433

江西省、贵州省举办自然辩证法进修班434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生学术论文竞赛简况434

南开大学哲学系组织学生开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比赛435

上海图书馆举办哲学读书会435

金岳霖教授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56周年庆祝会在京举行436

首都一些知名人士和学者祝贺朱光潜教授任教60周年438

中国著名哲学家范寿康教授回到北京定居440

1982年对外学术交流记要440

国外哲学见闻447

西方研究古希腊哲学的一些趋向 叶秀山447

西德黑格尔研究印象 薛华451

访美哲学见闻 江天骥455

美国哲学印象 涂纪亮459

西德科学论的研究与教学 李惠国463

美国逻辑学教学与研究见闻点滴 金守臣466

附录469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大事志469

1982年招考哲学专业研究生试题选登497

1982年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510

1982年哲学新书目514

1982年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523

编后记593

1983《中国哲学年鉴 1983》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 1983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哲学年鉴  1992(1993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92
1993 哲学研究杂志社
中国哲学年鉴 1984(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4
中国哲学年鉴 1983(1983.06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3
1983.06
中国哲学年鉴 1984(1984年07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4
1984年07月第1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4(1984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4
1984
中国哲学年鉴  1984(1984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4
1984
中国哲学年鉴  1984(1984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4
1984
中国哲学年鉴:1983(1983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1983
1983
中国哲学年鉴  1982(1982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2
1982
中国哲学年鉴  1984(1984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4
1984
中国哲学年鉴  1986(1986年11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6
1986年11月第1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大兴安岭年鉴  1999(1999年10月第1版 PDF版)
大兴安岭年鉴 1999
1999年10月第1版 黄山书社
中国哲学年鉴  1985(1985年08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5
1985年08月第1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年鉴  1983(1983 PDF版)
中国年鉴 1983
1983 北京:新华出版社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1984(1984 PDF版)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1984
1984 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