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工作年报 1979》求取 ⇩

论文1

第一研究室1

615小鼠和白血病615小鼠(L615)肝细胞RNA聚合酶B的比较研究 刘连瑞 王斌 张大达 黄崇喜 王金霞1

615小鼠肝细胞核RNA聚合酶A、B、C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王斌 刘连瑞 张大达 王金霞 黄崇喜 王恢鹏 宁益华 冯尚3

L615小鼠白血病细胞株的建立 宁益华 王恢鹏 刘连瑞 冯尚 莫鑫泉 王斌 李宏广5

中国仓鼠肺细胞系的建立 宁益华 王恢鹏 刘连瑞 莫鑫泉 冯尚 王斌8

巨噬细胞中与识别抗原有关的RNA合成及特性 黄华? 王苏生 郑永木 李秀珍 尚芙蓉 王壮 陈艾 李延10

枯草杆菌ATCC6633菌株和168菌株链霉素位点的比较 陈玲爱 童克忠13

枯草杆菌依赖链霉素寡孢子突变体及其核糖体蛋白质 张秀媛 翁曼丽 陈玲爱 丁家炳 童克忠14

几种芽孢杆菌DNA的同源性 马志方 周素 陈玲爱16

pUB110质粒转化枯草杆菌Ki-2株及其突变体的研究 汤懋竑 魏荣瑄 杨月琴 章银梅 孙永华 李明凤 彭德兴 范树田18

激光对干扰素诱生的促进作用 朱立煌 胡乃璧 陆仲康20

石油蛋白饲喂小白鼠对其生长发育及遗传效应的研究 王玉元 张玉香22

第二研究室25

鉴定早期胎儿性别的微量免疫扩散法 蒋耀青 孙海源 李芳媛 张乃昌 李延龄 黄华樑 陆仲康 吴贵兴 王春元 崔梅影25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 蒋耀青 孙海源 张乃昌 李芳媛28

垂体促性腺激素促使家兔超数排卵试验 孙海源 蒋耀青 张乃昌 李芳媛31

肉用鸡早期增重规律研究 202组34

家鸡染色体的制备及其组型观察 程光潮 吴丽城37

液氮(-196℃)冷冻保存后兔子胚胎的活力 陈秀兰 谭丽玲 白琴华 袁义达40

正常人和21三体征家庭银染核仁形成区的研究 周宪庭 李立容 许碧珍 郑福山 汪安琦43

中国人群(汉族)染色体Q带多态性 周宪庭 汤火顺 付维宁 崔梅影 李锦霞 李立容 许碧珍 徐玖瑾 肖桂芳46

丝裂霉素诱发人和家兔白血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比较研究 崔梅影 汤火顺 徐玖瑾 周宪庭49

遗传疾病的产前诊断I.产前诊断100例结果报道 周宪庭 汤火顺 李锦霞 崔梅影 王永发 孙念怙 王凤云 吴迺昕 吴余定 高龙根 邱月琴52

一个遗传性近端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的大家族 李锦霞 周宪庭 李绍武 沈定国 文载律 刘运生 刘?镐55

我国孕妇羊水中甲胎蛋白正常值的测定 王永华 邱月琴58

小鼠早期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 王培生 杨秀琴 荣瑞章62

小鼠正常受精卵的离体培养 陈秀兰 袁义达 荣瑞章 李树英 蔡惠娣65

带有受精卵的小家鼠输卵管的离体培养 魏钧 荣瑞章67

小麦花粉植株的遗传学研究 胡含 郗子英 庄家骏 欧阳俊闻 曾君祉 贾双娥 贾旭 景健康 周淑明70

第三研究室70

小麦花粉植株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的变异 胡含 郗子英 欧阳俊闻 郝水 何孟元 徐宗尧 邹明谦73

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离体培养的小麦花药中小孢子早期发育 曾君祉 欧阳俊闻76

关于低温预处理在水稻花药和花粉离体培养中的作用的研究 陈英 吕德扬 李淑媛 左秋仙 郑世文79

水稻游离花粉诱导成绿色植株的研究 左秋仙 陈英 李淑媛 吕德扬 郑世文82

三叶橡胶花药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倍数性研究 岑明 钱长发 王传华 陈正华 肖育玲85

在三叶橡胶花药培养中小孢子的发育与药壁体细胞的关系 陈正华 钱长发 岑明 王传华 索长江 肖育玲 许绪恩88

甘蔗花粉植株的诱导 陈正华 钱长发 岑明 索长江 王传华 陈发祖 邓重焘91

小麦叶肉原生质体再生细胞的分裂 李向辉 颜秋生 黄美娟94

大麦叶肉原生质体再生细胞的分裂 颜秋生 李向辉97

植物细胞诱变的研究I.大豆细胞抗BUdR突变体的分离 陈少麟 田文忠 张桂华100

玉米染色体Giemsa显带 谷明光103

在玉米花药培养中植物激素的作用 郑万珍 黄娇香 关月兰 王为先106

第四研究室109

栽培玉米起源的同工酶研究 李继耕 杨太兴 曾孟潜109

同工酶与玉米杂种优势研究Ⅱ.互补酶类型及其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 李继耕 杨太兴 曾孟潜112

同工酶与玉米杂种优势研究Ⅲ.杂交种的同工酶酶谱类型的分析 杨太兴 李继耕 曾孟潜115

番茄杂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李玉湘118

白菜不同杂交组合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李玉湘121

“勐海四路糯”玉米品种的亲缘分析 曾孟潜 杨太兴 王璞124

通过花粉管携带恢复系花粉匀浆探讨育性物质的转移 张孔湉 刘根齐 孔繁瑞 任治安 付鸿仪 李兆琚127

在处理春麦合子上化学诱变的效果 周祉祯 谷爱秋 王钦南 耿玉轩131

水稻雄性不育系花粉发育过程的初步观察 王联清 陈家玉 王培田 欧笑兰 许莉萍134

从未传粉的烟草子房诱导出单倍体植株 祝仲纯 吴海珊137

小麦光呼吸特性及其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余彦波 赖世登 刘祚昌 安庆坤 刘桐华140

谷子光合性状遗传的研究 余彦波 刘桐华 江利群143

西藏高原栽培植物野生种分布的考察 李璠 段盛烺 陈和荣 晋美多吉145

第五研究室148

玉米胚珠离体受精成功 蒋兴邨 牛德水 邵启全148

裸粒水稻的细胞学观察 邵启全 吴春法 蒋兴邨150

西藏的半野生小麦 邵启全 李长森 巴桑次仁153

栽培大麦的进化系统 邵启全 李长森 巴桑次仁157

西藏二稜野生大麦的发现及其意义--两个地区的二稜野生大麦的比较研究 周泽其160

大豆抗花叶病毒特性的遗传与育种 林建兴 张性坦 赵存 柏惠霞 江玉忠163

玉-禾远缘杂种和无融合生殖的多样性及其产生的机制 林建兴 柏惠霞 江玉忠166

具有D染色体组的山羊草与小麦、黑麦杂交 张炎 张帆 张翠兰 吴郁文 汪永祥 袁淑安169

山羊草、小麦、黑麦及其杂种酯酶同工酶分析 吴郁文 张翠兰 张炎172

山羊草属与小麦属杂种F1代细胞学观察I.花粉粒的育性 袁淑安175

诱导小麦单性生殖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I.延迟授以远缘花粉诱导普通小麦单性生殖 魏秀玲 胡启德 何宗宇 宋海燕 曹化林179

诱导小麦单性生殖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Ⅱ.用γ线照射的花粉授粉诱导普通小麦单性生殖的研究 曹化林 宋海燕 胡启德 何宗宇 魏秀玲183

种间杂种F1、F2的遗传分析 梁正兰 孙传渭 刘棣良 姜茹琴 邱仲锦186

试管内秋水仙精处理对杂种F1育性恢复的效果 梁正兰 姜茹琴 刘棣良190

技术室193

红宝石激光微束照射在细胞生物学中应用的初步试验 梁宏 陆仲康 刘福全 张雪琴 王兰岚 邓燕华193

NMR参数列表宽行输出程序和NMR峰值列表宽行输出程序 苏大学 吴军196

利用Giemsa显带技术研究小黑麦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 姚珍199

大肠杆菌质粒及λ噬菌体DNA的蛋白质膜展层的制备技术 贾敬鸾 杨涛兰202

国际学术交往205

国际学术交往205

1980《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工作年报 1979》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研究工作年报》编辑小组编 1980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