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检验参考值和异常结果分析》求取 ⇩

第一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1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1

一、红细胞计数1

二、血红蛋白测定1

三、白细胞计数4

四、白细胞分类计数4

五、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12

六、红细胞比积或红细胞压积12

七、红细胞平均数值计算13

八、红细胞平均直径14

九、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15

十、网织红细胞计数16

十一、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17

十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18

十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18

十四、血小板计数19

十五、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20

十六、红细胞沉降率21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一般检验23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23

二、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23

三、自身溶血及纠正试验24

四、酸溶血试验25

六、胎儿血红蛋白碱变性试验26

五、蔗糖溶血试验26

八、热变性试验27

九、异丙醇沉淀试验27

七、变性珠蛋白小体形成试验27

十、抗人球蛋白试验28

十一、冷热溶血试验28

十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29

十三、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29

十四、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30

第三节 止血与凝血功能检验30

一、血小板相关检验30

(一)出血时间30

(三)血小板粘附试验31

(二)血块收缩时间31

(四)血小板聚集试验32

(五)血小板衷面相关抗体IgG、IgA、IgM测定33

(六)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34

(七)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测定35

二、内源性凝血系统检验36

(一)凝血时间36

(二)复钙时间36

(三)凝血酶原消耗时间37

(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7

(五)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38

(六)凝血活酶生成试验39

(七)因子Ⅷ促凝活性测定40

(八)因子Ⅸ促凝活性测定40

(九)因子Ⅷ相关抗原测定41

三、外源性凝血系统检验41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纠正试验41

(二)肝促凝血活酶试验42

(三)因子Ⅴ促凝活性测定43

(四)因子Ⅶ促凝活性测定43

(五)蝰蛇毒时间44

四、纤维蛋白溶解试验44

(一)优球蛋白溶解试验44

(三)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45

(二)纤溶酶原测定45

(四)乙醇凝胶试验46

(五)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46

(六)D-二聚体47

五、凝血与抗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47

(一)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47

(二)血栓调节素48

(三)抗凝血酶Ⅲ测定48

(四)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49

(五)纤溶酶原活性测定49

(六)纤维蛋白肽A测定49

(七)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49

二、疟原虫52

第四节 其他血液检验52

一、红斑狼疮细胞52

三、微丝蚴53

四、回归热螺旋体53

五、弓形虫53

六、黑热病利-朵氏体54

七、一氧化碳血红蛋白54

第五节 骨髓细胞学检验55

一、骨髓涂片检查55

二、细胞化学染色60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60

(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61

(二)苏丹黑染色61

(四)非特异性脂酶染色62

(五)铁粒染色62

(六)糖原染色63

(七)酸性磷酸酶染色64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检验64

一、全血粘度65

二、血浆粘度68

三、红细胞比积68

四、红细胞聚集性测定68

五、红细胞变形性69

一、ABO血型鉴定71

二、ABO血型交叉配合试验71

第七节 血型及有关检验71

三、Rh血型鉴定72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73

第一节 蛋白质测定73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比值73

二、血清蛋白电泳74

三、血清前白蛋白75

四、a_1-微球蛋白76

五、a_1-抗胰蛋白酶77

六、a_1-酸性糖蛋白78

七、结合珠蛋白78

九、铜蓝蛋白79

八、a_2-巨球蛋白79

十、转铁蛋白80

十一、血清铁蛋白80

十二、血清粘蛋白81

十三、血浆纤维蛋白原82

第二节 糖及其代谢物测定83

一、血葡萄糖83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84

三、糖化血红蛋白85

四、糖化血清蛋白86

五、β-羟丁酸87

六、乙酰乙酸87

八、乳酸88

七、丙酮酸88

一、血清总胆固醇89

第三节 血脂及脂蛋白测定89

二、血清甘油三酯90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1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1

五、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92

六、血清载脂蛋白A-I和载脂蛋白B93

七、血清脂蛋白-X94

八、脂蛋白电泳分析94

第四节 肝脏疾病实验诊断95

一、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95

九、血清脂蛋白(a)95

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7

三、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8

四、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99

五、血清单胺氧化酶100

六、血清碱性磷酸酶100

七、血清胆碱酯酶101

八、血清Ⅳ型胶原102

九、血氨103

十、血清总胆汁酸103

第五节 肾脏疾病实验诊断104

一、血尿素氮104

二、血清肌酐105

三、血清尿酸106

四、内生肌酐清除率107

五、β_2-微球蛋白107

第六节 心脏疾病实验诊断108

一、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8

二、血清肌酸激酶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109

三、肌酸激酶同工酶110

四、肌酸激酶-MB同工酶110

五、血清乳酸脱氢酶111

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12

七、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113

八、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113

十、肌钙蛋白T114

九、肌红蛋白114

第七节 其他血清酶类测定115

一、酸性磷酸酶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115

二、淀粉酶116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117

四、脂肪酶118

五、血清5'-核苷酸酶118

六、血清腺苷脱氨酶119

七、超氧化物歧化酶120

第八节 无机元素测定120

一、钾120

二、钠122

四、钙123

三、氯化物123

五、无机磷124

六、镁125

七、铜126

八、锌126

九、铅127

十、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127

第九节 血气分析130

一、pH131

二、二氧化碳分压131

三、实际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132

六、剩余碱与碱不足133

五、缓冲碱133

四、二氧化碳总量133

七、氧分压134

八、氧含量134

九、氧饱和度134

十、血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135

十一、二氧化碳结合力135

十二、阴离子间隙135

第十节 内分泌激素检验137

一、生长激素137

二、抗利尿激素138

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38

四、血、尿皮质醇139

五、尿17-羟类固醇140

六、尿17-酮类固醇141

七、醛固酮142

八、血浆游离儿茶酚胺143

九、尿儿茶酚胺144

十、尿香草扁桃酸145

十一、血清促甲状腺素145

十二、血清总甲状腺素146

十三、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47

十四、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48

十五、血清游离T_3和游离T_4149

十六、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149

十八、血清降钙素150

十七、甲状旁腺素150

十九、卵泡刺激激素151

二十、黄体生成素152

二十一、催乳素153

二十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154

二十三、血雌二醇155

二十四、血总雌三醇156

二十五、血浆孕酮157

二十六、血浆睾酮158

二十七、血浆双氢睾酮159

二十八、血清胰岛素159

二十九、血清C肽160

三十、血浆胰高糖素161

第三章 临床免疫学检验162

第一节 体液免疫和补体免疫检验162

二、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162

二、免疫球蛋白D163

三、免疫球蛋白E164

四、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A、M164

五、冷球蛋白165

六、M蛋白165

七、总补体溶血活性166

八、血清补体Iq166

九、血清补体3167

十一、血清补体5168

十、血清补体4168

十二、血清补体6169

十三、血清补体7169

十四、血清补体8169

十五、血清补体9169

十六、C_3裂解产物170

十七、B因子170

十八、循环免疫复合物171

十九、溶菌酶172

二十、C反应蛋白172

二十一、纤维结合蛋白试验173

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验174

一、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174

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175

三、T细胞亚群176

四、NK细胞活性177

五、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178

六、B淋巴细胞179

(一)EA玫瑰花环形成试验179

(二)EAC玫瑰花环形成试验180

(三)B淋巴细胞表面膜免疫球蛋白测定180

七、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181

八、白细胞吞噬功能试验182

九、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182

十一、干扰素183

十、白介素-2183

第三节 自身抗体的检测184

一、类风湿因子184

二、抗核抗体184

三、抗双链DNA抗体185

四、可提取核抗原多肽抗体谱185

五、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87

六、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188

七、抗线粒体抗体188

八、抗胃壁细胞抗体189

九、抗平滑肌抗体189

十一、抗卵子透明带抗体190

十二、抗心肌抗体190

十、抗精子抗体190

十三、抗肾上腺皮质抗体191

第四节 感染免疫检测191

一、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IgG191

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192

三、乙型肝炎表面抗体192

四、乙型肝炎e抗原与e抗体193

五、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IgG194

六、前S_2与抗前S_2抗体194

七、前S_1与抗前S_1抗体196

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M、IgG197

九、丁型肝炎病毒抗原197

十一、戊型肝炎病毒抗体IgM、IgG198

十、丁型肝炎病毒抗体IgM、IgG198

十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199

十三、乙型脑炎病毒抗体199

十四、人类轮状病毒200

十五、麻疹病毒抗体200

十六、单纯疱疹病毒抗体201

十七、巨细胞病毒抗体201

十八、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201

十九、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202

二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203

二十一、抗链球菌溶血素“O”203

二十二、肥达反应204

二十四、未灭活血清反应素试验205

二十三、外斐反应205

二十五、快速血浆反应素卡片试验206

二十六、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206

二十七、沙眼衣原体抗体IgM、IgG207

二十八、血吸虫环卵沉淀试验207

二十九、嗜异性凝集试验208

三十、冷凝集试验208

第五节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209

一、肿瘤相关抗原的测定209

(一)甲胎蛋白209

(二)癌胚抗原210

(三)癌抗原125211

(四)癌抗原15-3212

(五)糖链抗原19-9213

(六)癌抗原50214

(七)前列腺特异性抗原215

(八)组织多肽抗原216

(九)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217

二、血清肿瘤相关的酶学测定218

(一)a-L-岩藻糖苷酶218

(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19

(三)其他肿瘤相关的酶220

三、血清肿瘤相关的激素测定221

(二)颜色223

(一)尿量测定223

一、一般检查223

第四章 临床体液检查223

第一节 尿液检查223

(三)透明度224

(四)pH224

(五)比密225

(六)尿渗量225

(七)乳糜尿226

二、尿蛋白测定226

(一)尿蛋白226

1.本-周蛋白227

2.血红蛋白227

(二)尿中其他蛋白质测定227

3.含铁血黄素228

4.肌红蛋白228

5.β_2-微球蛋白229

6.尿Tamm-Horsfall蛋白229

7.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230

8.尿胆红素及尿胆原230

9.尿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C_3231

三、尿糖及尿酮231

(一)尿糖测定231

(二)尿酮体测定232

四、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32

(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233

(一)尿溶菌酶233

五、尿酶233

六、尿沉渣检查234

七、12h尿沉渣计数236

八、尿分析仪检查指标的应用237

第二节 粪便检查238

第三节 脑脊液一般检查240

第四节 浆膜腔液检查242

第五节 胃液及十二指肠液检查243

一、胃液检查243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245

第六节 精液检查248

第七节 前列腺液检查249

第八节 羊水检查250

第九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255

第十节 痰液检查255

第五章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258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细菌学检查258

第二节 尿液细菌学检查260

第三节 胃肠道细菌学检查261

一、沙门菌、志贺菌261

二、霍乱弧菌262

三、致腹泻大肠埃希菌263

四、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64

六、幽门螺杆菌265

五、空肠弯曲菌265

七、艰难梭菌266

第四节 脑脊液细菌学检查266

第五节 浆膜腔穿刺液细菌学检查267

第六节 痰及支气管分泌物标本细菌学检验268

第七节 鼻咽部标本细菌学检查270

第八节 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271

第九节 淋病细菌学检查273

第十节 厌氧菌检查274

第十一节 结核病细菌学检查276

第十三节 支持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实验室检查277

一、扩散法药敏试验(Kirby-Bauer法)277

第十二节 L型细菌检查277

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281

三、血液(体液)抗菌药物浓度测定282

四、血清杀菌水平测定283

五、β-内酰胺酶测定284

六、联合药敏试验284

第十四节 真菌检查285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287

附录二 首批淘汰三十五项临床检验项目、方法的规定290

附录三 检验项目参考值及新旧单位换算总表293

附录四 检验项目英文索引338

附录五 检验项目中文索引356

附录六 细菌名称中英文对照374

1998《实用医学检验参考值和异常结果分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健民主编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医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1986 PDF版)
医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986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常用临床检验结果响因素分析( PDF版)
常用临床检验结果响因素分析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科学实验结硕果(1975 PDF版)
科学实验结硕果
1975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实用医学检验法( PDF版)
实用医学检验法
医学检验实用图谱(1984 PDF版)
医学检验实用图谱
1984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编简明医学检验参考值手册(1998 PDF版)
新编简明医学检验参考值手册
1998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检查及检验结果分析表解(1996 PDF版)
临床检查及检验结果分析表解
1996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常见医疗化验值与临床分析(1998 PDF版)
常见医疗化验值与临床分析
199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医学检验正常参数临床意义(1996 PDF版)
医学检验正常参数临床意义
1996 大连:大连出版社
实用价值分析方法(1986 PDF版)
实用价值分析方法
1986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常用临床检验正常参考值手册(1998 PDF版)
常用临床检验正常参考值手册
1998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临床检验正常参考值手册(1992 PDF版)
临床检验正常参考值手册
1992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医学检验(1999 PDF版)
实用医学检验
1999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应用手册(1994 PDF版)
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应用手册
1994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心病(1993 PDF版)
心病
1993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