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学 人类两大体系的交叉》求取 ⇩

上篇 规范篇1

目录1

第一章 科学社会学是怎样成为一门学科的2

第一节 科学社会学成形的时代条件3

第二节 西方的知识社会学研究8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论述11

第四节 美国的科学社会学研究14

第五节 西欧北欧的科学社会学研究20

第六节 苏联东欧国家的科学社会学研究22

第七节 中国的科学社会学研究23

第二章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6

第一节 科学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6

第二节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8

第一节 科学研究组织形式的演变31

第三章 科学内社会学31

第二节 交叉的和传统的科研组织36

第三节 科学的内组织—科学共同体39

第四节 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气质43

第五节 科学的社会分层46

第六节 科学发现的优先权57

第七节 科学共同体对科学发现的态度66

第八节 科学共同体—无形学院70

第四章 科学外社会学73

第一节 科学与政治活动的关系73

一、科学政策74

二、美国的科学体制和政策75

三、苏联的科学体制和政策80

四、中国的科学体制与政策81

第二节 科研经费—研究与发展经费85

一、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来源86

二、发达国家科研经费的分配与构成89

三、发展中国家科研经费的分配与构成104

四、几个研究与发展经费指标113

第三节 科学与艺术114

一、科学理论的美学标准115

二、科学和艺术的内在联系117

三、科学美与艺术美的异同120

第四节 科学与战争122

一、科学进步与军事技术122

二、科学家对战争和国防科研的态度126

第五节 科学与自然界129

一、在绿色革命之后130

二、寻求新能源的代价131

三、化学循环的稳定性被破坏134

四、科学家的使命138

第六节 科学·经济·社会140

一、德国的“甜菜事业”141

二、柏塞麦炼钢法与西欧经济142

三、巴西的科学和经济:咖啡和酒精143

四、美国的高科技以及公众对它的反应146

五、中国的“星火计划”156

第七节 科学与法律158

一、科技立法159

二、我国科技立法的近况160

三、专利法和专利制度162

一、科学教育发展简史165

第八节 科学与教育165

二、科学教育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资源168

三、大教育观178

第五章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81

第一节 调查方法183

一、问卷183

二、抽样186

三、调查实例191

第二节 内容分析方法198

第三节 “历史—比较”方法201

一、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201

二、带头学科203

三、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比较204

第四节 科学引证方法205

第五节 科学计量方法208

下篇 案例篇213

第六章 科学的“生态”环境213

第一节 科学和“非科学214

第二节 古希腊的早熟科学215

第三节 春秋战国的实用科学218

第四节 文艺复兴和科学复兴220

第五节 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227

第七章 科学家的信仰231

第一节 宗教简说231

第二节 对哥白尼的再评价235

第三节 科学的殉道者:布鲁诺和伽里略245

第四节 清教科学家的“曲径通幽”251

第五节 对牛顿的再探讨255

第六节 达尔文迫使上帝交权259

第八章 在科学研究之外269

第一节 起草《独立宣言》的科学家269

第二节 《新人口论》始末277

第三节 苏联科学家的艰难历程290

一、另一种研究中心291

二、五十年代的曲折发展296

三、“李森科现象”300

四、非学术批判311

第四节 美国科学家的困惑与追求319

一、“科学—疆界无尽的前沿”319

二、“原子弹之父”和“氢弹之父”的悲剧325

三、国家标准不能由市场涨落来控制340

四、科学家为什么不要科学部346

五、不要“星球大战”353

第九章 科学里的非科学因素360

第一节 维萨里和哈维:向医圣挑战的后果360

第二节 伽罗毕—超前研究者的厄运364

第三节 孟德尔生前蒙冤,死后亦蒙冤366

第四节 成也贝特生,败也贝特生371

第五节 科学框架和科学势能374

第六节 爱因斯坦和玻尔—不同的伟人381

第十章 在科学的心脏里和机体外395

第一节 科学的气质和精神395

一、科学的可检验性使其普适395

二、公开性使科学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403

三、科学语言是交流和理解的工具409

四、科学民主和公平竞争418

第二节 世间并非只有科学429

1991《“科学-社会”学 人类两大体系的交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寄中著 199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社会科学争鸣大系  1949-1989  社会学卷(1991 PDF版)
社会科学争鸣大系 1949-1989 社会学卷
199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体系社会心理学(1957.11 PDF版)
体系社会心理学
1957.11 光文社
交叉科学文库  信息的科学(1988年04月第1版 PDF版)
交叉科学文库 信息的科学
1988年04月第1版 光明日报出版社
交叉科学文献汇编(1987 PDF版)
交叉科学文献汇编
1987
学习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体会(1958 PDF版)
学习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体会
195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论交叉科学(1987 PDF版)
论交叉科学
1987 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鄂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鄂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社会人类学(1982 PDF版)
社会人类学
1982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基层干部谈对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体会(1958 PDF版)
基层干部谈对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体会
195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交叉新学科便览(1989 PDF版)
交叉新学科便览
1989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郑观应集(1982 PDF版)
郑观应集
198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熵与交叉科学(1988 PDF版)
熵与交叉科学
1988 北京:气象出版社
交叉科学文库  信息的科学(1988 PDF版)
交叉科学文库 信息的科学
1988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社会科学新方法大系(1995 PDF版)
社会科学新方法大系
1995 重庆:重庆出版社
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1986 PDF版)
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
1986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科学交叉论(1991 PDF版)
科学交叉论
1991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