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地理》求取 ⇩

前言1

前言页1

第一章 日本农业的地位与特征3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

二、农业的基本特征6

第二章 农业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评价13

一、土地资源的农业评价13

(一) 地貌类型与农业发展13

(三) 土壤与农业17

(二) 坡度与农业17

二、气候资源的农业评价22

(一) 气候的基本特征22

(二) 光能资源充足27

(三) 热量资源丰富28

三、水资源的农业评价34

(一) 水资源丰富34

(二) 有效利用率较低35

(一) 植物资源的基本特征36

(三) 以农业用水为主,工业、生活用水增长迅速36

四、生物资源的农业评价36

(二) 动物资源的基本特征37

五、农业自然灾害38

第三章 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43

一、农业发展的历史基础43

二、战后日本的农业政策保证了农业的发展45

(一) 五十年代日本农业的恢复45

(二) 六十年代日本农业的大发展48

(三) 七十年代农业的调整和重新布局50

三、农业劳动力资源评价52

四、农业科学研究是农业发展的基础55

(一) 形成了完整的农业科研体系56

(二) 农业科研的重大成效57

五、工业、运输业的发展是日本农业发展的物质保证58

六、日本的“农协”对农业发展起了巨大组织作用59

(一) 人均土地资源少62

一、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特征62

第四章 日本的土地利用62

(二) 林地面积大63

(三) 多水田和坡耕地63

(四) 水域利用充分66

(五) 土地利用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66

(六) 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明显67

二、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67

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若干措施71

第五章 种植业79

一、水稻种植业80

(一) 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条件81

(二) 水稻生产的发展82

(三) 战后水稻高产的主要原因86

(四) 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与稻米的流向91

二、主要旱田作物97

(一) 麦类97

(二) 其他旱田作物102

(一) 蔬菜的生产104

三、蔬菜种植业104

(二) 蔬菜基地的建设106

四、果树栽培业112

(一) 生产状况112

(二) 果树分布115

(三) 果树基地的建设116

第六章 养畜业120

一、日本养畜业的历史发展120

(一) 役畜阶段122

(二) 商品养畜阶段123

二、养畜业的基本特征125

三、养畜业生产与地区分布129

(一) 乳牛130

(二) 肉牛132

(三) 猪134

(四) 肉鸡和蛋鸡135

第七章 水产业138

一、近代渔业的发展进程138

二、水产业发展的条件141

三、部门构成的变化144

四、主要水产业部门148

(一) 海洋渔业149

(二) 淡水渔业156

(三) 养殖业159

五、渔业基地166

(一) 渔港类型167

(二) 主要渔业基地和渔港169

一、日本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172

第八章 林业172

二、日本主要的天然林带177

三、日本人造林的发展179

四、日本林业发展的特点181

五、森林采伐与林特产品生产185

第九章 日本的农业区域187

一、日本对农业区划的研究187

(一) 认识性的农业区划187

(二) 现行的农业区划191

二、北海道农业区195

(一) 冷凉的气候195

(二) 开发历史晚,地广人稀198

(三) 独具特点的农业生产198

(四) 两种迥然不同的生产类型200

(五) 区内差异205

三、东北农业区207

(一) 农业综合发展的自然基础209

(二) 开发历史短,发展潜力大215

(三) 以水稻为中心向多部门化发展216

(四) 地区差异223

(五) 发展趋势223

四、北陆农业区224

(一) 多雪气候及其开发利用224

(二) 单季稻的专业化地区227

五、北关东农业区230

(一) 水资源的利用和根治利根川231

(二) 旱田作物和蚕桑业在全国占优势236

六、南关东农业区243

(一) 城郊性农业的发展245

(二) 广阔的平原有利于农业发展246

(三) 五大农业类型248

(四)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矛盾尖锐250

七、东山农业区252

(一) 内陆高山区253

(二) 集约化多部门农业254

(三)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256

八、东海农业区262

(一) 适中的地理位置与温暖湿润的气候262

(二) 集约化商品性农业266

(三) 农业地域类型267

九、近畿农业区274

(一) 多部门综合发展的农业区277

(二) 农业部门多样化形成的条件279

(三) 农业地区分布280

十、山阴农业区282

(一) 冬雨型的气候284

(二) 单季稻和日本梨的产区286

(三) 发达的近海渔业289

十一、山阳农业区290

(一) 温暖少雨的气候293

(二) 优质米和水果产区294

(三) 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区297

十二、四国农业区300

(一) 北干南湿对四国农业的影响303

(二) 水果、蔬菜专业化地区305

十三、北九州农业区307

(一) 防洪治水,围垦造田309

(二) 水果和蔺草的重要产区313

十四、南九州农业区316

(一) 养畜业的重要基地317

(二) 经济作物和暖地蔬菜的重要基地318

(三) 热带、亚热带作物的唯一产区320

主要参考文献321

1987《日本农业地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文奎等编著 1987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陕西农业地理(1979 PDF版)
陕西农业地理
197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日本地理( PDF版)
日本地理
日本农业经济(1941 PDF版)
日本农业经济
1941
日本地理(1980.07 PDF版)
日本地理
1980.07 大连外国语学院
日本の地理(1978.03 PDF版)
日本の地理
1978.03 日本語教育学会
日本の地理(1997.09 PDF版)
日本の地理
1997.09 朝日新聞社
日本地理:日语专业用(1981.06 PDF版)
日本地理:日语专业用
1981.06 上海译文出版社
「落人伝説」を読む(1983.05 PDF版)
「落人伝説」を読む
1983.05 PHP研究所
新·日本地理(1966.12 PDF版)
新·日本地理
1966.12 筑摩書房
英国农业地理(1990 PDF版)
英国农业地理
1990 北京:商务印书馆
元代农业地理(1997 PDF版)
元代农业地理
1997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印度农业地理(1996 PDF版)
印度农业地理
1996 北京:商务印书馆
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经验选编(1975 PDF版)
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经验选编
1975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上海农业地理(1979 PDF版)
上海农业地理
197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安徽农业地理(1980 PDF版)
安徽农业地理
1980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