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求取 ⇩

1.护理工作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

2.寓护于医的护理2

3.护理专业的形成3

4.护理专业的发展4

5.我国护理事业现状5

6.护理专业的标准和目的6

7.素质与职业道德8

8.护士职业素质8

9.护理工作的性质、内容和范围9

10.护师的基本条件11

11.现代医学模式与护理学的扩展12

12.健康与疾病的概念14

13.护士对维护人类健康的责任15

14.对护理对象“人”的正确认识16

15.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在战略目标与具体目标18

16.焦虑及其与恐惧的区别19

17.焦虑产生的原因20

18.焦虑的程序与生理心理反应21

19.焦虑病人的护理21

20.恐惧病人的护理22

21.住院病人的心理反应23

22.病人的社会心理需要24

23.个体差异与因人施护26

24.家庭病床的建立及发展27

25.卫生宣传教育的意义28

26.卫生宣传教育工作的原则28

27.护理程序29

28.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31

29.估计的目的与内容33

30.护理诊断的定义与内容35

31.计划阶段的目的与内容36

32.实施阶段的目的与内容38

33.评价阶段的目的与内容39

34.护嘱与医嘱有何区别40

35.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有何不同41

36.护理体检与医疗体检有何异同43

37.交流的概念及信息交流的种类45

38.护理工作中交流的意义与技巧46

39.责任制护理与护理程序的关系48

40.怎样推行和贯彻责任制护理50

41.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原则和措施51

42.清洁、消毒、隔离、灭菌53

43.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54

45.消毒剂的使用原则与选择56

44.消毒剂、防腐剂和灭菌剂56

46.消毒剂的分类58

47.熏蒸消毒法59

48.消毒的种类及应用62

49.常用消毒剂实用卡片63

50.消毒方法的选择67

51.环氧乙烷的灭菌原理及使用方法69

52.过氧乙酸的消毒灭菌原理71

53.戊二醛的杀菌原理72

54.隔离的基本原则73

55.做好消毒隔离的科学依据74

56.隔离单位的要求75

57.隔离的种类和管理要求76

58.传染病房工作人员守则78

59.传染病人污染物品的处理79

60.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82

61.护理工作中应用力学的原则83

62.铺床操作如何利用人体力学原则84

63.半卧位时的人体力学原则86

64.异常卧位给病人带来的危害88

65.未用护脚架保护下肢的后果89

66.移动病人时的力学应用90

67.卧床病人翻身协助法91

68.正确卧位的临床意义93

69.病人头部应睡平车大轮一端94

70.生物节奏94

71.疼痛的特性97

72.疼痛病人的护理98

73.服用止痛药的护理100

74.睡眠的生理102

75.睡眠失调104

76.睡眠与疾病的关系105

77.促进有益睡眠的护理措施106

78.不同测试部位的正常温度107

79.机体体温调节机理108

80.发热类型109

81.发热病人的护理110

82.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方法112

83.脉搏的产生原理及生理变化113

84.脉搏异常114

85.呼吸异常115

86.血压及测量血压的意义116

87.血压的正常范围117

88.高血压的判别标准118

89.脉压及脉压的变化119

90.科罗特科夫音及其意义120

91.病人入院护理121

92.病人出院护理122

93.护士与给药123

94.给药途径及评价124

95.皮内、皮下注射部位及进针角度126

96.肌肉注射定位法127

97.超声波雾化吸入128

98.氧气雾化吸入129

99.给药次数与间隔时间131

100.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32

101.药物过敏反应与皮肤过敏试验134

102.青霉素过繁原因135

103.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症状表现137

104.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处理138

105.青霉素皮肤试验及结果判断139

106.链霉素皮肤试验140

107.T.A.T.过敏试验法与脱敏注射法140

108.常用药物皮肤试验液稀释法及皮内注射剂量表142

109.采集血标本的注意事项142

110.褥疮的预防、褥疮的分期及护理143

111.各种卧位的意义146

112.常用卧位的正确姿势及适用情况146

113.静脉输液器的选择149

114.静脉输液常用的溶液150

115.常用静脉输液的途径和部位选择153

116.静脉输液中故障排除方法154

117.输液中的发热反应156

118.输液中的观察与护理157

119.特殊病人的静脉穿刺158

120.计算静脉输液速度的方法160

121.静脉输液溶液配制应注意的问题163

122.溶液配制与换算165

123.输液的顺序和分组给药原则169

124.静脉高营养适应证及营养液配制171

125.静脉高营养监测项目、并发症及护理注意事项173

126.体液失衡及原因175

127.体液失衡的护理观察176

128.几种常见体液失衡178

129.不同缺水和缺钠补液的原则180

130.输液泵182

131.常用抗癌药的给药途径及操作注意事项184

132.动脉插管部位及注意事项186

133.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187

134.锁骨下静脉穿刺的适应证及禁忌证188

135.锁骨下静脉穿刺射管术操作189

136.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91

137.锁骨下静脉穿刺注意事项192

138.颈外静脉穿刺插管操作及注意事项194

139.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操作及注意事项196

140.输血的适应与禁忌证197

141.ABO血型系统199

142.Rh血型的临床意义200

143.血型鉴定201

144.交叉配血202

145.床旁配血204

146.输血的方法205

147.输血的步骤206

148.输血反应的观察及处理207

149.输血常见并发症209

150.安全输血护理要点210

151.成分输血211

152.成分输血护理技术213

153.自身输血214

154.收集自身血的方法步骤215

155.自身输血的适应证与禁忌证216

156.给氧方法217

157.给氧方法的选择219

158.氧疗注意事项220

159.吸入氧气的湿化221

160.氧疗的并发症223

161.高压氧治疗原理和适应证224

162.高压氧治疗的并发证和预防225

163.病房的饮食管理227

164.饮食护理228

165.营养治疗229

166.常用的治疗饮食与适用范围231

167.试验膳食及护理要点233

168.管喂饮食及护理235

169.插胃管的方法及禁忌237

170.下胃管引起病人恶心的处理方法238

171.下胃管时病人作吞咽动作238

172.胃管误插入气管的判断及原因239

173.掌握鼻饲液量及鼻饲间隔时间的依据239

174.拔胃管时应将胃管末端捏紧240

175.呕吐特点241

176.呕吐病人的辨证施护241

177.洗胃的应用范围及常用的洗胃法243

178.洗胃溶液的量与压力244

179.洗胃时间与洗胃效果244

180.病人洗胃的体位245

181.洗胃溶液的温度246

182.临床常用的几种洗胃液246

183.采集大便标本方法249

184.灌肠种类及作用250

185.肥皂水灌肠251

186.等渗盐水灌肠的原理252

187.营养液、高渗液灌肠253

188.药物溶液灌肠的作用254

189.病人卧位与灌肠效果254

190.灌肠压力的选择255

192.灌肠溶液温度与灌肠效果256

191.肛管插入深度与灌肠效果256

193.灌肠液容量与灌肠效果257

194.腹泻病人病情的观察258

195.腹泻病人的辨证施护260

196.留取尿标本的正确方法262

197.尿液数量、颜色的临床意义263

198.尿液透明度、气味、比重、pH值的临床意义265

199.多尿病人输液时的护理要点267

200.少尿、无尿病人的观察重点267

201.急性少尿、无尿病人的护理要点270

202.急性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要点272

203.导尿术的临床意义274

204.男病人导尿的操作要点275

205.女病人导尿注意事项276

206.危重病人监护277

207.监护病房的设置278

208.监护病房病人的特点280

209.监护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和要求281

210.心脏骤停的病因283

211.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284

212.心脏骤停的诊断285

213.心肺脑复苏术286

214.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289

215.气管切开时常见的问题及护理291

216.人工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292

217.机械呼吸的压力和通气类型293

218.机械呼吸对主要脏器功能的影响294

219.机械呼吸的适应证与禁忌证295

220.使用呼吸机的程序295

221.机械呼吸病人的护理重点297

222.机械呼吸机的停用298

223.医疗文件的内容299

224.医疗文件管理301

225.体温表的位置及意义302

226.体温表(单)绘制与注意事项303

227.医嘱本与治疗记录单的内容及使用方法306

228.液体出入量准确记录309

229.准确记录病人液体出入量的意义310

230.重症护理记录的作用和记录方法311

231.病室报告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312

232.如何写好病室报告313

233.住院病历排列顺序315

附录一 人体检验正常值及标本要求318

附录二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范围325

附录三 计量单位进位和换算表326

1988《基础护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甘兰君主编 198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基础护理学(1979 PDF版)
基础护理学
197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护理学基础(1986年 PDF版)
护理学基础
1986年 人民卫生出版社
基础护理学(1982 PDF版)
基础护理学
1982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护理学基础(1999 PDF版)
护理学基础
1999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护理学基础(1999 PDF版)
护理学基础
1999 长沙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护理学基础(1992 PDF版)
护理学基础
1992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基础护理学(1995 PDF版)
基础护理学
1995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基础护理学(1999 PDF版)
基础护理学
1999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护理学基础(1993 PDF版)
护理学基础
1993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基础护理学(1997 PDF版)
基础护理学
1997 福州市: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基础护理学(1997 PDF版)
基础护理学
1997 南京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护理学基础(1989 PDF版)
护理学基础
1989 北京:北京出版社
基础护理学(1997 PDF版)
基础护理学
1997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基础护理学(1991 PDF版)
基础护理学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护理学基础(1996 PDF版)
护理学基础
1996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