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与国是》求取 ⇩

马序3

自序5

壹、行宪与修宪13

(一)九○年代我国宪法成长的回顾与展望15

(二)我国行宪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24

(三)行宪四十周年回顾宪法临时条款之宪法基础30

(四)临时条款非废不可?41

(五)美国修宪的故事47

(六)「基本法」基本上行不通58

(七)增订宪法第十五章之可行性初探60

(八)制衡与修宪——非常时期的非常问题64

(九)修宪与宪法变迁69

贰、人权的保障与限制71

(一)普通法院不具有违宪审查权吗?73

(二)言论自由与政治实践79

(三)要维护司法尊严,也要保障言论自由81

(四)「为匪宣传罪」的宪法评价87

(五)从宪政理念谈人团法立法方向90

(六)马晓滨辩护案的宪法论证95

(七)国立大学限制专任教师兼职之宪法评价102

(八)从世台会入境案谈国家安全与迁徙自由的平衡108

(九)从宪法上平等原则及比例原则评释字第二二二号解释115

(十)发动宪法救济如何?——由邓元贞案检视我国司法与立法之关系121

叁、国会改革的途径与方向129

(一)人统?地统?法统?——谈更新国会的观念与合法途径131

(二)推动资深民代退职不容更事瞻顾拖延135

(三)国民大会不应定期集会行使两权139

(四)国是会议的宪法基础与功能145

(五)资深民代任期释宪案蠡测150

(六)释字第二六一号解释启动宪政改革156

肆、中央政制的安排与选择161

(一)内阁制是我国宪政的必然吗?163

(二)从「总统制」、「内阁制」争议谈宪法临时条款的制衡设计169

(三)应厘清总统与行政院的宪政分工174

(四)覆议制度的政治走向179

(五)国家统一委员会与宪政结构规划181

(六)立委删除司法预算之宪法评价183

(七)宪法问题最宜司法解决——为立、监两院权限争议借箸代筹186

(八)从「先例拘束」看我国司法与立法的分际192

(九)法律主治与司法独立194

伍、立法权的运作与界限197

(一)民意代表言论免责权范围评议199

(二)严谴立法院中政党暴力抗争再开恶例205

(三)二二○事件议场内外两种情境209

(四)立法院迫切需要程序正义的观念211

(五)立法院预算审查权的宪法界限214

(六)落实民主之道——民意、政策与法律同步217

陆、司法尊严与司法革新223

(一)莫低估宪法守护神的智慧225

(二)修正法律以加强释宪功能230

(三)浅论司法的功能234

(四)尊重司法在民主政治中的功能237

(五)从政法分离论谈司法者对政治问题的判断244

(六)司法正义与政治是非247

(七)不信司法救不回——请从彻底摒除「重行政、轻审判」的观念做起251

(八)无为的行政才能造就有为的司法259

(九)树立司法尊严,需要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有感于全国司法会议闭幕263

(十)促进司法的自主与自尊266

柒、两岸关系与国家统一271

(一)中共宪法质疑273

(二)从嘉骏案谈「资匪罪」的认定280

(三)浅析两岸经贸关系的法律架构288

(四)兼顾民意、法律,厘清大陆政策293

(五)国是会议不必避韪统独问题296

(六)「一国两区」与「法律冲突论」299

(七)国家统一委员会的宪政意义试析302

(八)「二新诉求」的宪政评价306

(九)「事实主权论」的当为问题308

捌、法治的现状与未来311

(一)政治舞弊的正本清源之道313

(二)宪政教育与宪政社会317

(三)国父思想、宪法教育争论平议319

(四)强制仲裁立法有欠周延——从台达案谈劳工立法方向321

(五)由律师法研拟修正谈律师职能的加强332

(六)为律师考试制度兴利除弊336

(七)谈律师在美国的社会地位与影响342

(八)从法治看人治的罪与赎352

(九)知识分子不怕当少数——对国是会议与会各方的期待354

(十)国是会议决议不能迳付公民表决356

1990《宪政与国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念祖著 1990 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