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教育纲要》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伟大的文明吉国1

第一节 伟大祖国的自然地理概况1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疆土1

二、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3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

第二节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6

一、中国是世界上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6

二、古老而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8

第三节 勤劳勇敢的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14

一、中国人民以吃苦耐劳、品质崇高著称于世14

二、中国人民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变革的精神15

三、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17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20

第一节 西方列强的崛起和清王朝的衰落20

一、西方列强的崛起20

二、清王朝的衰落22

三、罪恶的鸦片贸易23

第二节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25

一、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屈辱史25

二、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7

三、近代中国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32

第三节 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34

一、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34

二、近代中国没有领导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力量35

三、资本主义救国方案在中国的失败37

四、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是历史的结论39

第三章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41

的必然4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是历史的41

必然、人民的选择41

一、迷惘与徬徨41

二、希望的曙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3

三、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44

四、中国共产党承担起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46

历程48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4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48

二、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50

三、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52

业作出了巨大牺牲5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是历54

史的必然54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54

的政权54

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遇到重重困难,没有56

前途56

展了国民经济56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医治了战争创伤,发56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胜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60

五、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包围和社会主义苏联对63

中国的大力援助63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基本原则和优越性6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65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特征的65

设想65

总结68

二、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68

一、艰难的起步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促进了中国的大发展、大进步71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73

三、各族人民大团结,少数民族大进步78

四、安全独立有保障,国际地位大提高79

第三节 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80

一、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极其优越的社会制度80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的永久选择82

一、要对具体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86

第五章 全面科学地进行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86

第一节 科学比较的基本观点和方法86

二、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87

三、要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89

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90

五、要用阶级分析的观点看问题91

第二节 中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93

一、不同的起跑线93

二、不同的发展道路96

三、不同的生产目的97

一、建设起点不同99

第三节 中国同亚洲“四小龙”的对比99

二、建设环境对比101

三、其它因素对比102

第四节 中国同印度的对比104

一、相似的国情,相似的经历,相似的起点104

二、不同的制度,不同的结果105

大趋势109

会不断向前发展109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109

过程10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109

第六章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109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111

亡的根本原因111

三、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现实、由113

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113

四、时代大趋势不可转变1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胜利是个长期的117

历史过程117

一、当代社会主义所开创的历史进程还处于初级117

阶段,任重而道远117

二、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19

三、一球两制,斗争共处是相当长时期内未来世122

界政治的主要特征122

一、消灭社会主义是西方国家的既定政策124

种社会制度斗争的主要形式124

第三节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前两124

二、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国家同社会主126

义国家斗争的主要形式126

三、粉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阴谋127

第四节 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刘立是129

当前我国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129

一、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129

二、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对立是当131

前我国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131

级自由化的斗争进行到底134

三、牢固树立阶级斗争观念、坚决把反对资产阶134

第五节 迎接挑战 走向胜利136

一、现代资本主义的挑战136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138

三、新技术革命的挑战140

四、迎接挑战,走向胜利14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145

新发展14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45

第七章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4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客观依据和基本146

内容146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伟大意义14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48

第二节 党的基本路线是照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150

会主义道路的明灯150

一、党的基本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150

合的产物150

二、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52

三、正确理解“两个基本点”的关系154

第三节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6

道路156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156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总结长期157

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57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159

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162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162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62

第一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162

生产力162

第八章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162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社164

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164

三、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现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165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只能靠大力发展生产力165

四、全党上下都要集中精力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168

设,努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68

越的阶段170

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170

第二节 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170

的商品经济170

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172

要求172

三、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坚持计175

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175

第三节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基本指导方针177

一、分三步走的经济建设战略部署177

二、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182

发展185

一、社会主义是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85

第九章 坚持改革开放走好强国之路185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185

二、正确认识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187

第二节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89

一、改革在理论上的突破和发展189

二、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和人民生192

活的大提高192

了我国人民思想的大解放193

三、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193

第三节 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195

开放195

一、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95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任务和措施198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04

主张206

一、回顾十年改革开放,始终存在着两种对立的206

立的主张206

第一节 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截然对206

界限206

第十章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划清两种对立改革观的206

二、两种改革观树立的实质和主要表现形式208

三、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观存在的根源210

第二节 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划清212

两种改革观的界限212

一、关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还是实行私有化212

二、关于坚持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还是216

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216

三、关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还是主张两极分化217

开放,还是“全盘西化”的对外开放220

四、关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对外220

第三节 充分认识两种改革观对立的长期性,坚定221

地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221

一、两种改革观的对立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221

段的全过程221

二、坚决同“自由化”改革观作斗争,把社会主225

义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2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229

一、民主的起源及其发展229

主义民主的界限229

第十一章 认识民主的本质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229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232

三、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2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237

一、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237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239

三、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民主”、“自由”、240

“平等”、“博爱”观念240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42

第三节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一项重要任务242

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44

三、反对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思潮245

第十二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政治和247

社会稳定247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47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247

二、西方的三权分立不适合我国的国情249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和措施251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54

是社会主义政党体制的一个创造254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254

政治协商制度254

二、我国不能实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258

两党制258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260

治协商制度260

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观念261

一、牢固树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必须全心全261

的作用261

第三节 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政治建设中261

二、职工代表大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行使民262

主管理权力的机构262

三、加强党对工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263

第四节 把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维护265

政治和社会稳定265

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65

相结合265

稳定267

二、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政治和社会267

第十三章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贯彻两个文明一起抓的270

方针27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270

一、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70

二、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272

特征272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内容和根本任务275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76

第二节 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76

一、把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77

的现实任务统一起来277

二、把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实现道279

德进步统一起来279

三、把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统一281

起来281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283

一、坚持贯彻“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283

二、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85

三、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286

四、要制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划287

五、继续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288

第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289

领导核心289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89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289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91

第二节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93

一、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加强党的领导293

二、健全党内民主,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295

三、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298

第三节 加强党风建设把党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300

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300

一、党风问题是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300

二、党风的根本问题是密切联系群众302

三、整党整风,提高党员的素质307

四、党的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基本路线进行310

指南313

一、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精神武器313

的神圣职责31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313

第十五章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工人阶级313

二、马列主义原理永远不会“过时”315

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18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320

利的旗帜320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320

发展320

二、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322

神圣职责325

一、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325

第三节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工人阶级的325

二、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是工人阶级的神圣职责329

第十六章 继承光荣传统肩负起历史重任333

第一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荣历史和辉煌业绩333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333

二、中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和光辉业绩335

三、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和光荣传统338

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341

第二节 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341

二、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343

三、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不容否定345

第三节 认清伟大的使命,担起历史的重任346

一、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346

二、工人阶级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四有”348

新人348

三、工人阶级要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351

化建功立业351

1991《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教育纲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殿义,李正栋主编 1991 北京:红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读本(1990 PDF版)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读本
1990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讲话( PDF版)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讲话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现场研讨会材料汇编  1990( PDF版)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现场研讨会材料汇编 1990
长江航务管理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抓紧党的基本路线教育(1972 PDF版)
抓紧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1972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基本国情基本路线职工教育读本(1990 PDF版)
基本国情基本路线职工教育读本
1990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国家公务员制度全书(1994 PDF版)
国家公务员制度全书
1994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讲座(1990 PDF版)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讲座
1990 北京:新华出版社
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1990 PDF版)
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1990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简明教程(1990 PDF版)
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简明教程
1990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讲话(1990 PDF版)
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讲话
1990 北京:人民出版社
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1991 PDF版)
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1991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问答(1990 PDF版)
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问答
1990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中国国情与党的基本路线(1993 PDF版)
中国国情与党的基本路线
1993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读本(1990 PDF版)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读本
1990 北京:新华出版社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简明教程(1990 PDF版)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简明教程
1990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