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及实验 系统及分类部分》求取 ⇩

第一章 藻类植物(Algae)1

第一节 蓝藻门(Cyanophyta)1

第一篇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

第二节 绿藻门(Chlorophyta)2

第三节 红藻门(Rhodophyta)5

第四节 褐藻门(Phaeophyta)6

第五节 其它各门藻类简介7

第六节 藻类和其他植物的亲缘关系8

第二章 菌类植物(Fungi)9

第一节 菌类概述9

第二节 真菌门(Eumycophyta)9

第三章 地衣植物(Lichens)15

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17

第四章 苔藓植物(Bryophyta)17

第二节 代表植物18

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纲20

第四节 苔藓植物的起源、演化和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21

第五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22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22

第二节 代表植物——蕨属(Pteridium)22

第三节 蕨类植物的分纲24

第四节 蕨类植物的起源及其经济意义28

第六章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29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29

第二节 代表植物——松属(Pinus)29

第三节 裸子植物的分纲33

第四节 裸子植物的起源37

第七章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e)39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39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39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40

第二篇 被子植物分类43

第八章 总论43

第一节 植物的分类单位43

第二节 植物学名45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47

第四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方法49

第五节 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50

一、木兰目(Magnoliales)52

第二节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52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分纲52

第九章 各论52

二、毛茛目(Ranales)54

三、荨麻目(Urticales)56

四、山毛榉目(Fagales)58

五、石竹目(Caryophgllales)59

六、山茶目(Theales)61

七、锦葵目(Malvales)62

八、堇菜目(Violales)64

九、杨柳目(Salicales)65

十、白花菜目(Capparales)67

十一、蔷薇目(Rosales)69

十二、豆目(Legominosales)73

十三、大戟目(Euphorbiales)77

十四、无患子目(Sapindales)78

十五、伞形目(Umbellales)80

十六、茄目(Solanales)83

十七、唇形目(Labiales)85

十八、菊目(Asterales)86

第三节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lyledoneae)91

一、槟榔目(Arecales)91

二、莎草目(Cyperales)92

三、百合目(Liliales)96

四、兰目(Orchidales)98

第十章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101

附 拉丁文的发音104

第一部分 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108

第一章 种子与幼苗108

第二章 植物的细胞110

第三章 植物的组织114

第四章 根116

第五章 茎118

第六章 叶121

第七章 营养器官间相互关系和变态123

第八章 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124

第二部分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29

第一章 藻类植物(Algae)129

第二章 菌类植物(Fungi)131

第三章 地衣植物(Lichens)132

第四章 苔藓植物(Bryophyta)133

第五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135

第六章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136

第七章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137

第三部分 被子植物分类139

第一章 总论139

第二章 各论141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分纲141

第二节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141

第三节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153

第三章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156

实验157

实验室规则157

植物绘图规则157

徒手切片法158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160

实验二 植物细胞163

实验三 植物组织165

实验四 根的构造166

实验五 茎的构造168

实验六 花的构造Ⅰ171

实验七 花的构造Ⅱ173

实验八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74

实验九 茎的形态及叶的构造175

实验十 胚的发育和果实类型177

实验十一 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180

实验十二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182

实验十三 蔷薇科豆科184

实验十四 禾本科185

实验十五 种子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187

《植物学》教学大纲191

1988《植物学及实验 系统及分类部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悦编 1988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植物分类学(1992 PDF版)
植物分类学
1992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分类学( PDF版)
植物分类学
植物 植物の分類 普及版(1932.10 PDF版)
植物 植物の分類 普及版
1932.10 新光社
植物分类学(1980年07月第1版 PDF版)
植物分类学
1980年07月第1版 农业出版社
植物分类( PDF版)
植物分类
北京:商务印书馆
植物学实验指导  2  分类部分( PDF版)
植物学实验指导 2 分类部分
沈阳农学院
物理实验  近代物理及综合部分(1981 PDF版)
物理实验 近代物理及综合部分
1981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植物分类学(1995 PDF版)
植物分类学
1995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孢子植物实验及实习(1987 PDF版)
孢子植物实验及实习
1987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植物分类学与生物系统学(1986 PDF版)
植物分类学与生物系统学
1986 北京:科学出版社
植物分类学(1979 PDF版)
植物分类学
1979 北京:科学出版社
植物学  系统、分类部分(1978 PDF版)
植物学 系统、分类部分
1978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病毒学研究三十年(1980 PDF版)
中国病毒学研究三十年
1980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植物学实验图说  解剖部分(1992 PDF版)
植物学实验图说 解剖部分
1992 北京:农业出版社
种子植物分类学实验和实习(1989 PDF版)
种子植物分类学实验和实习
198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