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简明教程》求取 ⇩

前言页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道德与伦理学2

道德、伦理概念的由来2

道德的定义和结构4

第二节 伦理学的对象和方法9

关于伦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意见9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对象和任务11

伦理学的研究方法15

第三节 伦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其特征19

伦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19

伦理学的特征2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前的中国伦理思想简述24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24

儒家的伦理思想25

墨家的伦理思想31

道家的伦理思想33

法家的伦理思想34

第二节 汉至隋唐时期的伦理思想36

两汉时期的伦理思想3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伦理思想41

隋唐时期的伦理思想42

第三节 宋元明至清代中期的伦理思想45

宋元明时期的伦理思想45

明末至清代中期的伦理思想57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伦理思想61

第四节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伦理思想61

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伦理思想66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西方伦理思想简述75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伦理思想75

奴隶制形成时期的伦理思想76

奴隶制发展时期的伦理思想78

奴隶制危机和崩溃时期的伦理思想84

第二节 中世纪的伦理思想91

基督教的世界观及其道德规范93

基督教的伦理思想95

“异端”“异教”的伦理思想98

第三节 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100

早期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100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伦理思想107

德国古典哲学的伦理思想111

英国功利主义的伦理思想12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128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128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是伦理学史上的革命变革128

马克思主义在伦理学领域中所实行的革命13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概况146

列宁、斯大林、加里宁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新贡献146

毛泽东、刘少奇、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新发展153

第五章 道德的本质、特征和作用162

第一节 道德与物质利益162

马克思主义以前伦理学家关于道德本质的几种见解16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道德的本质165

道德的相对独立性169

第二节 道德与政治、法律、艺术、以及宗教的关系169

道德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172

第三节 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185

伦理史上关于道德社会作用的不同观点185

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的看法187

第二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190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191

伦理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见解191

第六章 道德的起源和道德发展的规律191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197

道德发展的历史概况199

道德进步的规律性211

第三节 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213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倾向213

马克思主义怎样看待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215

第七章 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219

第一节 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220

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不同见解220

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222

对资产阶级道德原则的评价与批判2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240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主要特征240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内容和特点242

第三节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249

爱国主义及其历史演变过程249

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252

国际主义的内容及对人们的行为要求25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257

热爱劳动与否是劳动者道德同一切剥削者道德的分水岭258

社会主义社会新的劳动态度259

社会主义社会新的劳动态度对人们的要求263

第八章 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266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特征和作用266

职业和职业道德的产生266

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和作用268

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训练271

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特征2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职业道德274

政治工作者的道德275

教师道德278

医生道德281

商业工作者的道德283

第三节 社会公德286

社会公德的性质和特征286

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的内容和形式288

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291

爱情与爱情的产生293

第九章 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293

第一节 爱情与道德293

恋爱与爱情生活中的道德问题297

第二节 婚姻与家庭道德304

婚姻、家庭及其职能304

婚姻、家庭道德的演变306

社会主义社会的婚姻和家庭道德313

两种对立的修养观322

第一节 道德修养的目的与任务322

第十章 道德修养322

道德修养的宗旨325

第二节 道德修养的内容332

道德意识的修养334

道德感情的修养337

第三节 道德修养的方法343

人性善恶与道德修养的方法343

立志与实践346

内省与慎独349

第十一章 道德行为的选择与评价353

第一节 人类的行为与道德行为353

行为与行为科学353

人类行为的分类和道德行为的特征357

道德行为的价值359

第二节 道德行为的选择361

选择道德行为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362

道德动机确立364

道德行为选择中的目的与手段366

第三节 道德评价370

意志自由与道德责任370

道德评价的形式--外在的舆论和内在的良心373

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378

道德评价中的动机与效果380

第十二章 理想和人生观385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人生的价值385

人的本质386

人生价值及实现条件391

第二节 人生理想395

理想和理想的层次395

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396

理想与现实399

当代青年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401

第三节 人生观403

世界观与人生观403

对几种旧人生观的评析404

共产主义人生观409

1984《伦理学简明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魏英敏,金可溪著 19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伦理学教程(1994 PDF版)
伦理学教程
1994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伦理学简明教程(1984.04 PDF版)
伦理学简明教程
1984.04 北京大学出版社
理论力学简明教程(1996 PDF版)
理论力学简明教程
1996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心理学简明教程(1988 PDF版)
心理学简明教程
1988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物理学简明教程(1989 PDF版)
物理学简明教程
1989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简明科技伦理学(1989 PDF版)
简明科技伦理学
1989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简明伦理学(1983 PDF版)
简明伦理学
1983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简明伦理学辞典(1987 PDF版)
简明伦理学辞典
1987 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ABC(1987 PDF版)
政治经济学ABC
1987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1991 PDF版)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1991 北京:北京出版社
简明伦理学辞典(1985 PDF版)
简明伦理学辞典
1985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物理学史简明教程(1986 PDF版)
物理学史简明教程
1986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1981 PDF版)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简明教程(1986 PDF版)
心理学简明教程
1986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简明医学伦理学(1987 PDF版)
简明医学伦理学
1987 厦门:鹭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