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秘要》求取 ⇩

第一部分 十四经循行和常用俞穴1

一、手太阴肺经1

(一)中府1

(二)云门2

(三)尺泽2

(四)列缺2

(五)经渠2

(六)太渊3

(七)鱼际3

(八)少商3

二、手阳明大肠经3

(一)商阳4

(二)二间4

(三)三间4

(四)合谷5

(五)阳溪5

(六)偏历5

(七)手三里5

(八)曲池6

(九)肩髃6

(十)迎香6

三、足阳明胃经6

(一)四白7

(二)地仓7

(三)大迎7

(四)颊车7

(五)下关8

(六)头维8

(七)气舍8

(八)屋翳8

(九)不容9

(十)承满9

(十一)梁门9

(十二)天枢9

(十三)水道9

(十四)归来10

(十五)气冲10

(十六)阴市10

(十七)梁丘10

(十八)犊鼻10

(十九)足三里11

(二十)丰隆11

(二十一)解溪11

(二十二)冲阳11

(二十三)陷谷12

(二十四)内庭12

(二十五)厉兑12

四、足太阴脾经12

(一)隐白13

(二)大都13

(三)太白13

(四)公孙14

(五)商丘14

(六)三阴交14

(七)阴陵泉14

(八)血海15

(九)大包15

五、手少阴心经15

(一)极泉15

(二)少海16

(三)灵道16

(四)通里16

(五)神门16

(六)少府17

(七)少冲17

六、手太阳小肠经17

(一)少泽18

(二)前谷18

(三)后谿18

(四)腕骨18

(五)阳谷19

(六)支正19

(七)小海19

(八)臑俞19

(九)肩外俞20

(十)肩中俞20

(十一)天容20

(十二)听宫20

七、足太阳膀胱经20

(一)攒竹21

(二)通天21

(三)天柱21

(四)大杼21

(五)风门22

(六)肺俞22

(七)心俞22

(八)膈俞22

(九)肝俞23

(十)胆俞23

(十一)脾俞23

(十二)胃俞23

(十三)三焦俞23

(十四)肾俞24

(十五)气海俞24

(十六)大肠俞24

(十七)小肠俞24

(十八)膀胱俞24

(十九)次髎25

(二十)会阳25

(二十一)承扶25

(二十二)委中25

(二十三)膏肓穴26

(二十四)志室26

(二十五)承山26

(二十六)飞扬27

(二十七)昆仓27

(二十八)申脉27

(二十九)京骨27

(三十)束骨28

(三十一)通谷28

(三十二)至阴29

八、足少阴肾经29

(一)涌泉29

(二)然谷30

(三)太溪30

(四)大钟30

(五)照海31

(六)复溜31

(七)阴谷31

(八)俞府32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32

(一)天池32

(二)曲泽33

(三)间使33

(四)内关33

(五)大陵34

(六)劳宫34

(七)中冲34

十、手少阳三焦经35

(一)关冲35

(二)液门35

(三)中渚36

(四)阳池36

(五)外关36

(六)支沟37

(七)天井37

(八)肩髎37

(九)翳风38

(十)耳门38

十一、足少阳胆经38

(一)瞳子髎39

(二)听会39

(三)率谷39

(四)完骨39

(五)阳白40

(六)临泣40

(七)脑空40

(八)风池41

(九)肩井41

(十)日月41

(十一)京门41

(十二)带脉42

(十三)居髎42

(十四)环跳42

(十五)风市43

(十六)阳关43

(十七)阳陵泉43

(十八)光明44

(十九)阳辅44

(二十)悬钟44

(二十一)丘墟44

(二十二)足临泣45

(二十三)地五会45

(二十四)侠溪45

(二十五)窍阴46

十二、足厥阴肝经46

(一)大敦46

(二)行间47

(三)太冲47

(四)中封47

(五)蠡沟48

(六)膝关48

(七)曲泉48

(八)章门49

(九)期门49

十三、督脉49

(一)腰俞50

(二)阳关50

(三)命门50

(四)筋缩51

(五)至阳51

(六)身柱51

(七)陶道51

(八)大椎52

(九)哑门52

(十)风府52

(十一)后顶53

(十二)百会53

(十三)前顶53

(十四)上星53

(十五)人中54

十四、任脉54

(一)会阴54

(二)中极54

(三)关元55

(四)石门55

(五)气海56

(六)神阙56

(七)下脘56

(八)中脘56

(九)上脘57

(十)膻中57

(十一)玉堂57

(十二)华盖58

(十三)璇玑58

(十四)天突58

(十五)廉泉58

(十六)承浆59

〔附〕常用经外奇穴59

(一)百劳59

(二)项强59

(三)颈综59

(四)腰眼60

(五)腰夹脊60

(六)三角60

(七)阑尾60

(八)鹤顶60

第二部分 点穴疗法和按摩手法61

一、点穴疗法和注意事项61

二、按摩定义和操作原则62

三、按摩基本手法63

(一)推法63

(二)拿法63

(三)按法63

(四)摩法64

(五)揉法64

(六)搓法64

(七)滚法64

(八)扣打法64

(九)指针64

(十)运动法64

(十一)三搬法64

(十二)坐凳法65

(十三)咳嗽滑按法65

(十四)咳嗽滑推法66

(十五)点按法66

(十六)搂法66

(十七)拨筋法67

(十八)平揉法67

(十九)切穴法69

(二十)啄法70

(二十一)摇法71

(二十二)分筋法72

(二十三)抓肚皮72

(二十四)理筋法73

(二十五)压放法73

(二十六)压穴法73

(二十七)提法74

(二十八)掐法75

(二十九)叩法76

(三十)拍法77

(三十一)抖法77

(三十二)擦法78

(三十三)抹法79

(三十四)扼法79

(三十五)挤法80

(三十六)点法81

第三部分 常见病穴位疗法82

一、内科疾病82

(一)失眠症的自我推拿疗法82

(二)癔病性失语84

(三)神经衰弱85

(四)痿症86

(五)穴位疗法治更年期病症86

(六)点穴增强记忆力87

(七)遗尿症按摩法88

(八)阳萎按摩疗法88

(九)治疗阳萎的秘穴89

(十)坐骨神经痛90

(十一)肋间神经痛90

(十二)脚后跟痛91

(十三)癃闭91

(十四)晕车按摩疗法91

(十五)眩晕92

(十六)头痛按摩疗法92

(十七)偏头痛94

(十八)消除大脑疲劳十法94

(十九)感冒按摩疗法96

(二十)预防流感97

(二十一)面部神经麻痹98

(二十二)口眼歪斜99

(二十三)半身不遂100

(二十四)心脏病点穴疗法104

(二十五)高血压104

(二十六)低血压107

(二十七)偏瘫110

(二十八)胃下垂115

(二十九)胃病按摩疗法117

(三十)便秘119

(三十一)哮喘病121

(三十二)呃逆123

(三十三)糖尿病124

二、五官科(附:妇科)124

(一)过敏性鼻炎124

(二)鼻出血点穴闻法125

(三)耳鸣126

(四)暴发火眼127

(五)手指按摩眼保健法127

(六)唾液抹眼法128

(七)牙痛129

(八)口舌生疮130

(九)久婚不孕130

(十)经闭130

(十一)慢性盆腔炎131

(十二)月经不调131

三、外科 皮肤科132

(一)颈椎骨质增生132

(二)肩周炎135

(三)肩关节周围痛136

(四)腰、背肌劳损136

(五)风湿性膝关节痛136

(六)下颌关节痛136

(七)颈强直137

(八)落枕及颈部扭伤137

(九)岔气137

(十)按摩治疗岔气138

(十一)腰扭伤138

(十二)急性腰扭伤139

(十三)腰痛139

(十四)腰椎间盘突出症140

(十五)腱鞘炎141

(十六)膝关节扭伤143

(十七)踝关节扭伤144

(十八)网球肘145

(十九)消除眼眶皱纹按摩疗法145

(二十)美容经穴按摩146

(二十一)雀斑、蝴蝶斑、黄褐斑147

四、儿科疾病149

(一)小儿感冒发烧149

(二)小儿消化不良149

(三)小儿便秘150

(四)小儿脱肛150

(五)小儿泄泻150

(六)小儿疳积153

(七)小儿斜颈157

(八)小儿麻痹后遗症159

(九)小儿保健推拿161

(十)儿科常用穴位164

第四部分 武功点穴和调治168

(一)百会穴168

(二)脑户穴168

(三)藏血穴169

(四)太阳穴169

(五)印堂穴170

(六)心经穴170

(七)哑门穴170

(八)神潭穴171

(九)天突穴171

(十)右膺窗穴172

(十一)左膺窗穴173

(十二)左乳根穴173

(十三)右乳根穴173

(十四)左气血囊穴174

(十五)右气血囊穴174

(十六)鸠尾穴174

(十七)巨阙穴175

(十八)章门穴175

(十九)幽门穴176

(二十)左期门穴176

(二十一)右期门穴176

(二十二)气门商曲穴177

(二十三)血门商曲穴177

(二十四)气海穴177

(二十五)关元穴178

(二十六)中极穴178

(二十七)水分穴179

(二十八)灵台穴179

(二十九)气海俞穴179

(三十)命门穴180

(三十一)志室穴180

(三十二)肾俞穴180

(三十三)海底穴180

(三十四)鹤口穴181

(三十五)会阴穴181

(三十六)涌泉穴181

〔附录〕内伤诊断及应急药方182

(一)内伤诊断182

(二)内伤久发184

(三)受伤血肿185

(四)重物压伤185

(五)跌打损伤185

(六)跌打重伤濒死187

(七)跌打损伤血流不止187

(八)跌打损伤外洗方189

(九)跌打损伤二便不通189

(十)骨折190

(十一)接骨190

(十二)骨质增生191

(十三)无名肿毒191

(十四)贼方192

(十五)五劳七伤192

(十六)胸部受伤救治193

点穴秘要后记194

1991《点穴秘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迟钝编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外治法简编(1977 PDF版)
中医外治法简编
1977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秘藏点穴术( PDF版)
中国秘藏点穴术
气功点穴( PDF版)
气功点穴
少林点穴法( PDF版)
少林点穴法
气功点穴(1993 PDF版)
气功点穴
1993
手穴手纹诊治秘诀( PDF版)
手穴手纹诊治秘诀
经穴纂要( PDF版)
经穴纂要
秘传点穴神功  武当字门绝技(1992 PDF版)
秘传点穴神功 武当字门绝技
1992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太上养生秘法与疏经点穴绝技(1995 PDF版)
太上养生秘法与疏经点穴绝技
1995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点穴疗法(1998 PDF版)
点穴疗法
1998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点穴疗法(1995 PDF版)
点穴疗法
1995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推拿学(1960 PDF版)
推拿学
196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秘藏点穴术(1991 PDF版)
中国秘藏点穴术
1991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点穴祛病术(1993 PDF版)
点穴祛病术
1993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点穴疗法(1984 PDF版)
点穴疗法
1984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