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源》求取 ⇩

序言1

引言1

第一编 中华美学的原初结构1

第一章 人格美学的自觉3

第一节 孔子的“仁”学美学3

一“仁”的美学内涵4

二 “义”——人格美的展示8

三 “中和”——群体审美意识的觉醒11

四 礼乐诗14

第二节 孟子对人格美的扩展19

一 “充实之为美”20

二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21

三 “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22

第三节 《周易》对人格美的弘扬24

一 中和之美26

二 阳刚与阴柔之美28

三 “现象于天”“现法于地”——博采众美31

第二章 实用美学的萌发34

第一节 墨子实用美学思想的历史评价34

第二节 “非乐”的美学价值36

第三节 美的本质的初探39

一 美的功利性39

二 美的客观性40

三 美的直观性41

第四节 “体爱”——人格美42

第三章 意境美学的滥觞44

第一节 老子以“道”为核心的美学思想44

一 “道之为物,准恍惟惚”44

二 “柔弱胜刚强”46

三 “见素抱朴”48

四 “大音希声”49

第二节 庄子以“气”为核心的美学思想50

一 美的本体论51

二 审美论54

三 创美论60

第四章 创造美学的发端64

第一节 韩非以“法”为核心的美学思想64

一 “得事理,则必成功”64

二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68

三 “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71

第二节 《管子》论“道”“气”“虚”“静”75

一 论“道”76

二 论“气”77

三 论“虚”“静”78

第一节 从天人之分到天人之合81

一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81

第五章 中华美学的第一次综合81

二 “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84

三 “必有征知”必缘“天官”88

四 论“乐”91

第二节 从生命本体论到艺术特征论92

一 《吕氏春秋》美学思想的渊源93

二 “精气之集也”95

三 “心必和平然后乐”98

四 音乐艺术特征论101

第一节 中西初始美学产生的基础比较105

一 有相对自由的历史条件105

第六章 中西初始美学的比较105

二 有相对繁荣的经济条件106

三 有相对丰富的文化艺术107

四 有相对活跃的学术气氛108

第二节 中西初始美学比较110

一 和谐与中庸110

二 再现与表现112

三 功利与教化115

第二编 中华美学的交融汇合121

第七章 以道家为主体的美学思想——《淮南子》的美学思想123

第一节 论真 善 美123

二 “嫫毋有所美,西施有所丑”127

一 “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127

第二节 论美的特性127

三 “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129

第三节 论美感的特性130

一 “见日月光,旷然而乐”130

二 “耳目应感动,心志知忧乐”131

三 “有感而自然者也”131

四 “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132

第四节 形神 气的美学意义132

第五节 论美育134

一 “芳泽所施”134

三 “化耀如神”135

二 “乐亡乎富贵而在于德和”135

第八章 以儒家为主体的美学思想137

第一节 中华第一部系统的美学论著137

第二节 “乐”的产生139

一 “人心感于物也”140

二 从心物感应到天人感应141

第三节 “乐”与社会生活143

一 “功大者其乐备”143

二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143

第四节 “乐”的美感特性145

一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145

二 “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145

三 “失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146

第一节 “天人感应”说149

第九章 天人感应的美学意蕴149

第二节 论天地之美153

第三节 论美育156

第十章 忧患意识的美学意蕴160

第一节 个体与社会的冲突160

一 人生的遭遇161

二 独立的人格161

三 投身于现实162

第二节 物欲与审美的统一163

第三节 史学与美学的融合165

一 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166

二 从个人哀怨到社会性悲剧167

三 展示丰富的人物画卷168

第四节 科学与艺术的交汇169

第十一章 以道融儒的美学思想172

第一节 “弸中而彪外”172

第二节 “丽以则”与“丽以淫”174

第三节 “重言 重行 重貌 重好”178

第十二章 中华美学的第二次综合180

第一节 论“真美”180

一 “真美”概念的提出181

二 “真美”的科学基础182

三 “真美”的批判意识183

四 “真美”的辩证思想184

五 “真美”的局限性185

第二节 论艺术186

一 “实诚在胸臆”186

二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187

三 “文有真伪,无有故新”189

第三编 中华美学的建构体系191

第十三章 哲学思潮与美学193

第一节 玄学与美学193

一 “以无为本”194

二 “越名教而任自然”198

三 “人物之本,出乎情性”202

一 道安“本无”说的美学思想206

第二节 佛学与美学206

二 慧远“形尽神不灭”的美学思想211

三 “象外”论与“顿悟”说的美学意义215

第三节 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219

一 “气”220

二 “神”221

三 “象”222

四 “骨”224

五 “味”225

六 “妙”227

七 “虚”229

第一节 诗歌234

第十四章 艺术的发展234

第二节 小说239

第三节 书法240

第四节 绘画 雕塑243

第五节 音乐 舞蹈247

第十五章 艺术哲学的产生与发展250

第一节 文学理论254

一 “文以气为主”254

二 “文以情生,情因物感”259

第二节 音乐理论267

一 阮籍的《乐论》267

二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273

第三节 绘画理论280

一 “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280

二 “澄怀味象”286

三 “画之情也”290

四 “气韵生动”292

第四节 书法理论296

一 文字与书法297

二 论“字势”299

三 论“篆势”300

四 论“隶势”303

五 论“草书势”304

第十六章 中华美学体系的形成308

第一节 《文心雕龙》产生的历史背景309

一 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310

二 知识分子的二重心态312

三 艺术和美学思想的发展314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哲学基础316

一 自然观的唯物主义317

二 社会观的唯心主义319

三 美学观的朴素辩证法323

第三节 美的本体论323

第四节 论美的规律326

一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326

二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28

三 继承与创新的统一331

第五节 论艺术规律333

一 艺术创作的思维特性(“神思”)334

二 艺术创作的风格与个性(“体性”)335

三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风骨”)336

四 艺术作品的继承和创新(“会通”)338

五 艺术作品的情感和形式(“情采”)338

六 艺术的形式美要素339

七 艺术的表现手法340

八 艺术家论341

九 艺术批评与鉴赏342

十 对艺术的时代考察342

结束语343

1999《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曹利华著 1999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华传统美德  四年级(1998 PDF版)
中华传统美德 四年级
1998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传统美德读本( PDF版)
中华传统美德读本
溯流探源中华美  上海博物馆(1998 PDF版)
溯流探源中华美 上海博物馆
1998
中国美学体系论(1995 PDF版)
中国美学体系论
1995 北京:语文出版社
中国传统公共关系初探(1991 PDF版)
中国传统公共关系初探
1991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1990 PDF版)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
1990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中华传统美德(1994 PDF版)
中华传统美德
1994 北京:京华出版社
中华传统美德(1996 PDF版)
中华传统美德
1996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溯流探源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1993 PDF版)
溯流探源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1993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台湾传统文化探源(1996 PDF版)
台湾传统文化探源
1996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自然美学思想探源(1994 PDF版)
中国自然美学思想探源
1994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中华风物探源(1986 PDF版)
中华风物探源
1986 北京:知识出版社
系统美学(1987 PDF版)
系统美学
1987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溯流探源中华美  上海博物馆(1999 PDF版)
溯流探源中华美 上海博物馆
1999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华传统美德  初中第1册(1997 PDF版)
中华传统美德 初中第1册
1997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