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大观》求取 ⇩

第一部分 中国民族音乐历史简述1

一、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1

(一) 传说中的远古乐舞与歌1

(二) 奴隶制时代的雅乐与俗乐3

(三) 乐器、乐队与三分损益律8

(四) 先秦音乐思想12

二、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16

(一) 汉乐府与乐府音乐家李延年16

(二) 相和歌与相和大曲18

(三) 鼓吹与鼓吹曲21

(四) 琴与琴曲22

(五) 汉初音乐思想与《乐记》25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30

(一) 清商乐中的吴歌与西曲31

(二) 琴曲与笛曲34

(三) 荀勖笛律与何承天新律36

(四) 嵇康及其《声无哀乐论》39

四、隋、唐、五代时期(581~960)41

(一) 曲子的产生与发展42

(二) 说话与变文45

(三) 燕乐与歌舞大曲46

(四) 乐器、琵琶演奏艺术与琴曲创作51

(五) 唐太宗的音乐思想57

五、宋、元时期(960~1368)59

(一) 词体歌曲与散曲60

(二) 鼓子词、唱赚与诸宫调67

(三) 杂剧与南戏69

(四) 乐器、器乐表演与器乐曲75

(五) 《琴论》与《唱论》78

六、明、清时期(1368~1911)81

(一) 民歌与小曲82

(二) 鼓词与弹词85

(三) 昆山腔与皮黄戏90

(四) 民间的器乐合奏与独奏93

(五) 朱载堉及其“新法密率”100

(六) 《溪山琴况》与《乐府传声》103

第二部分 中国汉族民歌108

一、中国汉族民歌概说108

(一) 民歌108

(二) 民歌的特征109

(三) 民歌的题材与体裁110

(四) 劳动号子110

1. 打桩号子112

2. 打麦号子112

3. 船夫号子113

4. 森林号子115

5. 打蓝调116

6. 车水号子118

(五) 山歌119

1. 信天游119

2. 山曲120

3. 爬山调121

4. 挣颈红122

5. 赶五句122

6. 田歌123

7. 载秧号子126

8. 客家山歌127

(六) 小调129

1. 茉莉花132

2. 绣荷包133

3. 孟姜女134

4. 对花135

5. 走西口136

6. 放风筝137

7. 小白菜138

8. 儿歌139

二、各地汉族民歌简介141

(一) 东北民歌141

(二) 山东民歌146

(三) 河北民歌149

(四) 山西民歌152

(五) 陕西民歌154

(六) 甘肃民歌158

(七) 宁夏民歌161

(八) 青海民歌163

(九) 河南民歌164

(十) 湖北民歌166

(十一) 湖南民歌170

(十二) 四川民歌173

(十三) 云南民歌176

(十四) 贵州民歌179

(十五) 江西民歌181

(十六) 安徽民歌184

(十七) 江苏民歌187

(十八) 浙江民歌192

(十九) 福建民歌196

(二十) 广东民歌199

(二十一) 广西民歌203

(二十二) 内蒙民歌205

(二十三) 海南民歌208

(二) 曲艺的流变与发展211

(一) 中国曲艺211

第三部分 中国曲艺音乐211

一、中国曲艺音乐概说211

(三) 曲艺曲种213

1. 评话类曲种213

2. 相声类曲种213

3. 快板类曲种213

4. 鼓曲类曲种214

5. 少数民族曲种218

(四) 曲艺音乐219

1. 曲艺音乐的特性219

2. 曲艺音乐结构220

3. 曲艺音乐伴奏222

(五) 曲艺唱功225

1. 字226

2. 味227

3. 板228

4. 劲229

二、中国曲艺音乐曲种介绍230

(一) 京韵大鼓230

(二) 梅花大鼓237

(三) 西河大鼓241

(四) 东北大鼓246

(五) 乐亭大鼓258

(六) 山东大鼓260

(七) 河南坠子265

(八) 京东大鼓287

(九) 湖北大鼓306

(十) 陕北说书311

(十一) 温州鼓词322

(十三) 苏州弹词323

(十二) 沁州三弦书323

(十四) 长沙弹词335

(十五) 木鱼歌336

(十六) 四明南词337

(十七) 天津时调337

(十八) 四川清音343

(十九) 常德丝弦350

(二十) 湖北小曲354

(二十一) 上海说唱355

(二十二) 扬州清曲356

(二十三) 江西清音357

(二十四) 祁阳小调358

(二十五) 盘子359

(二十六) 湖南渔鼓360

(二十七) 江西道情364

(二十八) 浙江道情365

(二十九) 俚歌366

(三十) 单弦366

(三十一) 福建南音375

(三十二) 广西文场378

(三十三) 大调曲子384

(三十四) 兰州鼓子385

(三十五) 青海平弦386

(三十六) 神州伬艺387

(三十七) 山东琴书388

(三十八) 四川扬琴395

(三十九) 北京琴书397

(四十) 贵州琴书398

(四十一) 云南扬琴399

(四十二) 翼城琴书400

(四十三) 徐州琴书401

(四十四) 二人转402

(四十五) 十不闲莲花落408

(四十六) 太平鼓412

(四十七) 凤阳花鼓414

(四十八) 宁波走书415

(四十九) 车灯416

(五十) 粤曲417

(五十一) 绍兴莲花落419

(五十二) 锦歌419

(五十三) 芗曲421

(五十四) 三棒鼓421

(五十五) 善书422

(五十六) 龙舟歌423

(五十七) 零零落424

(五十八) 台湾歌仔425

(五十九) 门歌426

(六十) 四句推子427

(六十一) 钹子书427

(六十二) 小热昏428

第四部分 中国戏曲音乐429

一、中国戏曲音乐引论429

(一) 戏曲音乐的基本特征429

1. 剧种风格具有地方性429

2. 剧种基调具有延续性429

3. 戏曲唱腔富有戏剧性431

(二) 当代戏曲的六大声腔系统432

1. 高腔腔系433

2. 昆腔腔系433

3. 梆子腔系433

5. 民间歌舞类型诸腔系434

4. 皮黄腔系434

6. 民间说唱类型诸腔系435

二、当代十大剧种音乐概述436

(一) 赣剧436

1. 赣剧源流436

2. 主要声腔的曲牌与板类介绍437

3. 辅助声腔简介451

4. 文武场的独特乐器、曲牌介绍453

(二) 川剧454

(三) 昆剧462

1. 声腔、剧种462

2. 唱腔463

3. 器乐482

1. 源流概况485

(四) 秦腔485

2. 音乐唱腔486

3. 音乐伴奏512

(五) 豫剧517

1. 豫剧概述517

2. 豫剧发展渊源概述518

3. 豫剧唱腔的板式简介520

4. 豫剧文武场的独特乐器、曲牌简介534

5. 豫剧曲牌音乐简介535

(六) 京剧536

1. 京剧音乐的源流536

2. 主要声腔概述537

3. 辅助声腔简介578

4、京剧乐队中的文武场581

(七) 粤剧583

1. 粤剧的源流和沿革583

2. 粤剧声腔的板类概述589

3. 粤剧辅助声腔简介593

4. 粤剧文武场的独特乐器心及曲牌介绍595

(八) 评剧602

1. 源流概述602

2. 主要唱腔603

3. 板式分类611

4. 评剧“场面”(乐队)619

(九) 黄梅戏620

1. 源流620

2. 唱腔622

3. 伴奏626

(十) 越剧639

1. 越剧的发展简史639

2. 越剧的基本腔格643

3. 越剧的旋法变化651

4. 越剧的流派唱腔656

三、部分戏曲剧种简介660

(一) 彩调660

(二) 采茶戏660

(三) 潮剧661

(四) 道情戏662

(五) 滇剧663

(六) 二人台663

(七) 高甲戏664

(八) 桂剧665

(九) 汉剧666

(十) 河北梆子667

(十一) 河南曲剧668

(十二) 沪剧668

(十三) 湖南花鼓戏669

(十四) 徽剧671

(十五) 吉剧672

(十六) 晋剧673

(十七) 梨园戏674

(十八) 辽南戏675

(十九) 陇剧676

(二十) 龙江剧677

(二十一) 吕剧679

(二十二) 眉户679

(二十三) 闽剧680

(二十四) 平弦戏681

(二十五) 蒲剧682

(二十六) 黔剧683

(二十七) 琼剧684

(二十八) 苏剧685

(二十九) 婺剧686

(三十) 锡剧687

(三十一) 湘剧688

(三十二) 扬剧689

(三十三) 秧歌戏690

(三十四) 云南花灯剧691

(三十五)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691

第五部分 中国民族器乐694

一、中国民族乐器简介694

(一) 打击乐器694

1. 磬694

2. 钟695

3. 鼓695

4. 锣696

5. 铙和钹696

8. 拍板698

7. 梨花片698

6. 碰铃698

9. 梆子699

10. 简板699

11. 竹板和碎子699

12. 木鱼700

(二) 吹奏乐器700

1. 笙700

2. 竽701

3. 箫702

4. 笛703

5. 唢呐704

6. 巴乌705

(三) 弹拨乐器705

1. 琴705

2. 筝707

3. 箜篌708

4. 琵琶710

5. 阮711

6. 月琴712

7. 柳琴712

8. 三弦713

(四) 击弦乐器714

1. 筑714

2. 扬琴715

(五) 拉弦乐器716

1. 轧筝716

2. 嵇琴716

3. 胡琴718

4. 二胡719

7. 革胡720

6. 中胡720

5. 高胡720

8. 大筒721

9. 四胡721

10. 京胡722

11. 京二胡723

12. 雷琴723

13. 坠胡723

14. 坠琴724

15. 板胡724

16. 马头琴725

二、中国民族器乐曲726

(一) 高山流水726

(二) 广陵散727

(三) 酒狂728

(四) 梅花三弄729

(五) 碣石调幽兰730

(六) 胡笳十八拍731

(七) 潇湘水云733

(八) 阳关三叠733

(九) 平沙落雁734

(十) 关山月735

(十一) 海青拿天鹅735

(十二) 阳春曲737

(十三) 十面埋伏738

(十四) 渔舟唱晚740

(十五) 汉宫秋月741

(十六) 二泉映月742

(十七) 听松744

(十八) 病中吟745

(十九) 空山鸟语746

(二十) 良宵748

(二十一) 光明行749

(二十二) 大起板750

(二十三) 喜相逢751

(二十四) 江河水752

(二十五) 百鸟朝凤753

(二十六) 春江花月夜754

(二十七) 金蛇狂舞756

(二十八) 翠湖春晓756

(二十九) 丰收锣鼓757

(三十) 中花六板758

(三十一) 欢乐歌759

(三十二) 行街759

(三十三) 三六760

(三十四) 雨打芭蕉761

(三十五) 旱天雷762

(三十六) 双声恨763

三、中国民族器乐家简介763

(一) 师旷763

(二) 师襄765

(三) 孔子765

(四) 伯牙767

(五) 高渐离769

(六) 蔡邕769

(七) 蔡琰771

(八) 嵇康772

(九) 李隆基774

(十) 李谟776

(十一) 段善本777

(十二) 郭沔777

(十四) 徐上瀛778

(十三) 李宫人778

(十五) 庄臻凤779

(十六) 王宾鲁779

(十七) 管平湖779

(十八) 查阜西780

(十九) 吴景略780

(二十) 孙裕德781

(二十一) 程午加782

(二十二) 杨大钧782

(二十三) 曹东扶783

(二十四) 冯子存784

(二十五) 刘天华785

(二十六) 华彦钧786

(二十七) 蒋风之787

(二十八) 刘北茂788

(二十九) 陆修棠789

(三十) 王殿玉789

第六部分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790

一、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总论790

二、各民族民间音乐简介796

(一) 阿昌族民间音乐796

(二) 白族民间音乐797

(三) 保安族民间音乐798

(四) 布朗族民间音乐799

(五) 布依族民间音乐800

(六) 朝鲜族民间音乐802

(七) 达斡尔族民间音乐806

(八) 傣族民间音乐807

(九) 德昂族民间音乐808

(十) 东乡族民间音乐808

(十一) 侗族民间音乐810

(十二) 独龙族民间音乐812

(十三) 俄罗斯族民间音乐813

(十四) 鄂伦春族民间音乐814

(十五) 鄂温克族民间音乐816

(十六) 高山族民间音乐817

(十七) 仡佬族民间音乐819

(十八) 哈尼族民间音乐820

(十九) 哈萨克族民间音乐821

(二十) 赫哲族民间音乐824

(二十一) 回族民间音乐825

(二十二) 基诺族民间音乐827

(二十三) 京族民间音乐829

(二十四) 景颇族民间音乐830

(二十五) 柯尔克孜族民间音乐831

(二十六) 拉祜族民间音乐832

(二十七) 黎族民间音乐833

(二十八) 傈傈族民间音乐834

(二十九) 珞巴族民间音乐835

(三十) 满族民间音乐836

(三十一) 毛南族民间音乐838

(三十二) 门巴族民间音乐839

(三十三) 蒙古族民间音乐840

(三十四) 苗族民间音乐843

(三十五) 仫佬族民间音乐844

(三十六) 纳西族民间音乐846

(三十七) 怒族民间音乐847

(三十八) 普米族民间音乐848

(三十九) 羌族民间音乐849

(四十) 撒拉族民间音乐850

(四十一) 畲族民间音乐851

(四十二) 水族民间音乐852

(四十三) 塔吉克族民间音乐853

(四十四) 塔塔尔族民间音乐854

(四十五) 土族民间音乐855

(四十六) 土家族民间音乐857

(四十七) 佤族民间音乐858

(四十八) 维吾尔族民间音乐859

(四十九) 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863

(五十) 锡伯族民间音乐865

(五十一) 瑶族民间音乐866

(五十二) 彝族民间音乐868

(五十三) 裕固族民间音乐869

(五十四) 藏族民间音乐871

(五十五) 壮族民间音乐874

(一) 佛教音乐877

一、中国宗教音乐877

第七部分 中国宗教音乐877

(二) 道教音乐893

第八部分 中国台湾地区民族音乐902

一、台湾地区民族音乐简史902

(一) 古代至17世纪中,明末902

(二) 17世纪中至19世纪末,清代甲午战争前903

(三) 日本占领时代(1895~1945)914

(四) 台湾光复以后(1945年以来)917

二、中国台湾地区民歌920

(一) 台湾汉族福佬语系民歌920

1. 历史920

2. 分布928

3. 特点及应用929

(二) 台湾汉族客家语系民歌931

1. 客家人简史931

2. 客家语系民歌概况932

3. 客家语系民歌的特点936

(三) 台湾土著族民歌939

1. 台湾土著族概况939

2. 台湾土著族民歌简介940

三、中国台湾教地区说唱音乐950

(一) 乞食调951

1. 打响鼓952

2. 抽签仔953

(二) 恒春调说唱955

(三) 卖药仔说唱--大广弦说唱957

四、中国台湾地区戏曲音乐959

(一) 台湾歌仔戏960

1. 歌仔戏的历史沿革960

2. 歌仔戏音乐965

(二) 台湾车鼓戏978

(三) 牛犁阵979

(四) 台湾客家采茶戏980

五、台湾地区民族器乐981

(一) 乐器概况981

1. 传统乐器分类981

2. 部分乐器简介982

(二) 南管音乐概说986

1. 南管源流986

2. 乐器组合987

3. 定调和节拍988

4. 音乐结构989

(三) 北管音乐概说996

1. 渊源浅述996

2. 乐队组成996

3. 演出情况997

1989《中国民族音乐大观》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秦咏城等编写 1989 沈阳:沈阳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外国民族音乐(1993 PDF版)
外国民族音乐
1993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中国民族音乐大系  古代音乐卷(1989 PDF版)
中国民族音乐大系 古代音乐卷
1989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武术(1995.03 PDF版)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武术
1995.03 南京大学出版社
音乐中国  中国民族器乐经典  协奏( PDF版)
音乐中国 中国民族器乐经典 协奏
人民音乐电子音像出版社
音乐中国  中国民族器乐经典  合奏( PDF版)
音乐中国 中国民族器乐经典 合奏
人民音乐电子音像出版社
音乐中国  中国民族器乐经典  独奏( PDF版)
音乐中国 中国民族器乐经典 独奏
人民音乐电子音像出版社
民族民间音乐  戏曲音乐( PDF版)
民族民间音乐 戏曲音乐
南艺附中音乐科
民族音乐学  比较音乐学  译丛  音乐与民族(1984 PDF版)
民族音乐学 比较音乐学 译丛 音乐与民族
1984
中国民族音乐理论基础(1992 PDF版)
中国民族音乐理论基础
1992
文艺战士话当年  11( PDF版)
文艺战士话当年 11
音乐与民族(1984 PDF版)
音乐与民族
1984
中国民族音乐概述(1999 PDF版)
中国民族音乐概述
1999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  上(1998 PDF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 上
1998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1(1986 PDF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1
1986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中国民族音乐大系  歌舞音乐卷(1991 PDF版)
中国民族音乐大系 歌舞音乐卷
1991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