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网基础》求取 ⇩

第一章 数据通信1

第一节 数据通信系统1

一、数据通信系统的产生1

目录1

二、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3

三、数据通信系统的分类6

四、数据通信的作用9

第二节 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10

一、计算机中心10

二、数据终端设备13

三、数据通信线路15

二、由孤立系统向计算机网络发展17

第三节 数据通信系统的发展17

一、由集中处理向分散处理发展17

三、网络体系的建立18

第二章 数据传输19

第一节 代码19

一、二元状态19

二、信息的表示方法20

三、代码的单位数和字符数21

四、信息交换用代码21

第二节 数据传输原理35

一、基带传输36

二、频带传输47

三、利用PCM信道传输69

第三节 位同步和字同步75

一、概述75

二、位同步79

三、字同步86

第四节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88

一、概述88

二、串行传输89

三、并行传输90

第五节 传输速率93

一、调制速率93

二、数据信号速率94

三、数据传输速率97

第六节 信道传输特性97

一、总衰耗98

二、衰耗—频率失真98

三、相位—频率失真99

四、噪声100

五、谐波失真101

六、频率偏差101

七、相位抖动102

八、瞬断102

十、相位跳变103

十一、回波103

九、幅度跳变103

十二、变参信道104

第三章 数据电路105

第一节 概述105

一、数据传输线路105

二、数据电路106

三、数据传输链路106

四、数据通信系统106

第二节 数据传输线路107

一、数据传输线路的种类107

二、数据传输线路的传输特性标准128

三、2线和4线式线路134

第三节 数据电路的种类和通信形式139

一、数据电路的种类139

二、数据电路的通信形式144

第四节 接口146

一、数据通信用户设备的功能划分146

二、接口的种类147

三、接口规定的内容147

四、V系列接口148

五、X系列接口178

第五节 调制解调器182

一、调制解调器的种类182

二、STJ300-02型调制解调器182

三、STJ-1200型调制解调器186

四、STJ-4800型调制解调器189

五、CCITT有关频带调制解调器的建议191

第六节 传输质量191

一、概述191

二、数据信号畸变193

三、差错率197

四、畸变和误码的测试连接形式198

第七节 时分多路复用199

一、概述199

二、同步时分多路复用(STDM)201

三、CCITT关于数据同步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建议204

一、传输控制的作用215

第一节 传输控制概述215

第四章 传输控制215

二、传输控制的阶段216

三、对数据传输控制规程的基本要求(注)218

第二节 差错控制219

一、差错控制的必要性219

二、差错控制方式221

三、差错控制码225

四、差错控制系统设计的若干考虑242

第五章 利用电话交换网、用户电报网249

及专线网传输数据249

第一节 电信网的构成249

一、长途电信网的构成249

二、地方电信网的构成251

三、电信网的衰耗分配254

第二节 利用电话交换网传输数据256

一、电话交换网简介256

二、系统构成260

三、呼叫应答程序264

四、通信过程266

五、服务质量267

六、发送电平270

七、设备271

八、维护测试274

九、业务量考虑278

二、利用用户电报网传输数据的主要限制288

第三节 利用用户电报网传输数据288

一、用户电报网的一般特点288

三、用户电报网的发展289

第四节 专线网289

一、直通线方式289

二、分支方式289

三、频分复用方式291

四、时分复用方式292

五、信息集中方式293

六、电路集中方式293

七、混合方式293

一、数据通信网的形成过程295

第六章 数据通信网295

第一节 引言295

二、数据通信网交换方式的演变297

三、数据通信网发展动向300

第二节 数据通信网的链路控制规程304

一、概述304

二、二进同步控制规程—BSC306

三、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313

第七章 分组交换网331

第一节 分组交换的产生331

第二节 分组交换原理332

性虚电路(PVC)334

第三节 数据报(DG)、可切换虚电路(SVC)和永久334

第四节 用户进网的接口标准336

一、X.25—公用数据网上分组式DTE与DCE之间的接336

336

二、PAD—分组的拆/装功能338

第五节 X.25建议341

一、X.25的第一级(物理级)—CCITT的X.21建议342

二、X.25的第三级—分组级345

第六节 虚电路的业务特性360

一、概述360

二、性能准则360

三、性能指标363

五、VC的经济性能364

四、性能度量364

第七节 分组网性能的理论分析366

第八节 国际分组网的互连372

一、国际互连的基本因素372

二、对国际分组交换业务的要求373

三、国际分组网的互连方式374

第八章 分组交换机379

第一节 概述379

第二节 SL-10的硬件功能说明380

一、公共控制柜381

二、线路控制柜387

一、概述393

第三节 SL-10软件功能说明393

二、六个子系统394

三、网络通信级396

第九章 分组交换机的设计考虑401

第一节 分组交换机应有的功能401

一、源和目的地功能(或端—端功能)401

二、存储—转发功能408

三、网络范围的功能410

第二节 节点结构及其分析412

一、软件413

二、硬件接口414

三、节点处理机421

四、节点存储器424

第十章 分组交换网的规划与设计431

第一节 分组交换网的规划431

一、规划网络的程序及方法431

二、网络的业务功能和服务质量436

三、网络结构440

四、网络接口规程类型447

五、网络维护、测试项目449

六、网络编号计划450

七、计费原则452

第二节 分组交换网拓扑设计456

一、概述456

二、网络分析458

三、最佳网络拓扑设计472

四、分组交换网拓扑设计举例476

设计步骤476

第一步 确定网络的业务量需求矩阵476

第二步 网络拓扑确定478

第三步 求出总输入数据率γ479

第四步 确定各节点的路由矩阵480

第五步 计算链路容量C480

第六步 校核484

附录486

一、数据通信技术标准486

二、ISO标准接线器490

参考文献492

1985《数据通信网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海文学,杨谷良编著 1985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数据通信(1997 PDF版)
数据通信
199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计算机通信网基础( PDF版)
计算机通信网基础
军事通信网基础(1991 PDF版)
军事通信网基础
1991
数据通信(1997年08月第1版 PDF版)
数据通信
1997年08月第1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电话网上的数据通信(1980 PDF版)
电话网上的数据通信
1980
数据通信基础( PDF版)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1988 PDF版)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1988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数据通信(1983 PDF版)
数据通信
1983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据通信(1987 PDF版)
数据通信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1988 PDF版)
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
1988 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数字通信基础(1987 PDF版)
数字通信基础
1987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通信网基础(1985 PDF版)
计算机通信网基础
1985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数据通信与网络(1999 PDF版)
数据通信与网络
199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通信网基础(1999 PDF版)
通信网基础
199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1998 PDF版)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1998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