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近代对外文化交流史》求取 ⇩

第一章引论1

一、研究的对象和目的1

二、交流的过程和阶段4

三、交流的内容和特点10

四、交流的意义和影响15

五、编撰方式19

第二章特殊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夕)22

一、岭南与海外的交通和贸易24

(一)岭南与海外交通范围的扩大24

(二)闭关政策与中外关系29

(三)岭南对外贸易的兴盛33

二、传教士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37

(一)天主教传教时期(1552—1775年)38

(二)基督教(新教)加入时期(1807—1840年)45

三、澳门——中西文化的共生之地73

(一)宗教74

(二)风俗习惯78

(三)建筑、音乐、绘画80

(四)科学技术83

(五)语言文字85

第三章开端时期(19世纪中期)93

一、世界史地的介绍与研究95

(一)谢清高的《海录》96

(二)林则徐的《四洲志》98

(三)梁廷桁的《海国四说》104

(四)王韬的世界史地研究107

(五)罗森、黄遵宪的日本史地研究111

(一)中外军事技术的差距116

二、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东来116

(二)鸦片战争的惊醒作用118

(三)丁拱辰与西洋火炮120

(四)潘仕成、易长华研制战舰和水雷123

(五)丁日昌、黄胜、王韬对研制火器的贡献124

(六)容闳对兴办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贡献127

(七)太平天国起义加快了洋军火的进口130

(八)1860年以后岭南军事技术和军事教育发展概要131

三 洋教的传播134

(一)洋教传播的契机与困难134

(二)岭南人对洋教的接受与改造139

四、西方文化设施的移植160

(一)报刊161

(二)出版业171

(三)图书馆177

(四)摄影术179

五、外国人对岭南的记叙和研究181

(一)卫三畏的《中国总论》等书182

(二)德庇时的《中国人》等书183

(三)地尔洼的《对华鸦片贸易罪过论》184

(四)拜尔秋的《环球航行记》185

(五)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评述186

(六)《遐迩贯珍》记述的有关太平天国及广东红兵起义189

(七)韩山文的《洪秀全的异梦及广西起义的始原》190

(八)呤唎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192

(九)威廉·亨特的《广州番鬼录》和《旧中国杂记》194

第四章扩大接触时期(19世纪后期)202

一、西方科技和经济学的引进205

(一)西方科技的引进205

(二)西方经济思想的引进217

二、西方教育和医学的引进230

(一)西方教育的引进231

(二)西方医学的传入245

三、西方政治制度的介绍254

(一)王韬的介绍:以民为中心255

(二)郑观应的介绍:集议院制之大成258

(三)何启、胡礼垣的介绍:公平论和议院具体方案262

四、中国经典的翻译与西传265

(一)理雅各与王韬合译《中国经典》28卷266

(二)欧德理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介绍271

(三)花之安对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273

(四)“孔子加耶稣”说的提出275

(一)容闳与第一批官费留学生的派遣278

五、迈出国门的岭南学子278

(二)近代第一位迈出国门的中国学者288

第五章深入交流时期(19、20世纪之交)304

一、对西学理论知识的钻研305

(一)从西学中悟道的康有为306

(二)《康子内外篇》所表现的中西文化交融313

(三)以几何为之的《人类公理》和《实理公法全书》325

(四)吸收了西方民主主义的《大同书》340

二、对外国富强经验的总结357

(一)从势俗之异看中西强弱之效359

(二)对西方富强之由进行系统总结362

(三)以日本变政作为谋求富强的最好榜样367

三、对西方学术的介绍373

(一)对欧洲文化之源——希腊文化的介绍376

(二)对西方近代政治学的介绍378

(三)对进化论的介绍390

(四)对西方近代学术思想的介绍392

(五)对乐利主义的介绍397

第六章继续探索时期(20世纪初期——五四运动前)409

一、对外国文化的实地考察410

(一)康有为的游历和游记411

(二)梁启超的美洲之行与《新大陆游记》437

二、康有为:对中西文化的重新估价462

(一)从精神偏向物质462

(二)对共和政体的批评472

三、孙中山:中外文化交流的新追求480

(一)求学时期——奠定西学知识的基础481

(二)习医时期——形成建设近代富强国家的方案484

(三)革命时期——达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高度488

四、对西方文化的新取向499

(一)廖仲恺、冯自由对亨利·乔治学说的介绍和阐述500

(二)廖仲恺对社会主义流派和历史的介绍506

(三)朱执信对马克思、拉萨尔的介绍515

(四)刘思复宣传无政府共产主义学说523

第七章华侨与岭南文化在外国的流布540

一、东南亚543

(一)第一阶段544

(二)第二阶段551

(三)第三阶段559

二、美国564

(一)唐人街——美国的中国文化橱窗566

(二)岭南人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精神价值571

(三)中国医药、民间宗教和其他俗文化的流布575

大事记579

后记594

1996《岭南近代对外文化交流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圣宜,宋德华著 1996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1997 PDF版)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
1997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近代远东外交史(1934 PDF版)
近代远东外交史
1934
近代日中民衆交流外史(1981.06 PDF版)
近代日中民衆交流外史
1981.06 雄山閣
前近代の国際交流と外交文書(1996.10 PDF版)
前近代の国際交流と外交文書
1996.10 吉川弘文館
近代外交史(1973.09 PDF版)
近代外交史
1973.09 福村
近代欧洲外交史(民国16 PDF版)
近代欧洲外交史
民国16 商务印书馆
试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 PDF版)
试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
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1997 PDF版)
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
1997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自学考试答疑(1988 PDF版)
政治经济学自学考试答疑
198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近代西南对外贸易(1998 PDF版)
近代西南对外贸易
1998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近代欧洲外交史(1945 PDF版)
近代欧洲外交史
1945 商务印书馆
近代欧洲外交史(1927 PDF版)
近代欧洲外交史
1927 商务印书馆
恶魔的饱食  第3集(1985 PDF版)
恶魔的饱食 第3集
1985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概览  1949-1991(1993 PDF版)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概览 1949-1991
1993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岭南文化(1998 PDF版)
岭南文化
1998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