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国际史 第2卷》求取 ⇩

前言页1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P.M.勃罗德斯基、M.M.卡林纳尔])1

生产力的发展1

工业垄断2

金融资本6

资本输出8

垄断组织瓜分世界11

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资本主义发展的飞跃性的增强12

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14

经济危机15

二十世纪初工人阶级的壮大17

工人状况21

农民状况24

政治反动的加强。军国主义25

帝国主义矛盾的加剧。世界大战的威胁28

第十二章 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M.C.沃林])31

列宁的《火星报》。准备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工作31

革命危机的成熟31

列宁的《火星报》。列宁的著作《怎么办?》32

职业革命家组织的建立33

先进的民主战士34

反对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加强同西方无产者的国际联系35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37

为制定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党纲而斗争38

策略问题40

为维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而斗争。代表大会的分裂42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国际意义43

第十三章 二十世纪初期的国际工人运动。第二国际各政党和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48

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对修正主义的新战斗([B.A.阿依津])49

德国无产阶级的群众性发动。工人组织的成长49

二十世纪初的德国社会民主党51

1903年的国会选举。社会民主党德累斯顿代表大会54

法国社会主义党和法国社会党的形成([Φ.A.费多罗娃])56

法国无产阶级罢工斗争的高涨。无政府工团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影响的增强56

各社会主义组织的巴黎代表大会(1900年)和里昂代表大会(1901年)58

盖得派和布朗基派反对米勒兰主义的斗争。法国社会主义党的建立60

法国社会主义运动内部分歧的尖锐化61

英国工人代表委员会和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建立([л.E.凯尔特曼])62

二十世纪初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62

社会民主联盟退出工人代表委员会。社会主义工党的建立65

英国自治领的工人运动67

争取平等普选权的斗争。比利时工人党与自由党的同盟68

1902年比利时的总罢工([P.Я.齐鲁尔尼克])68

1902年的总罢工70

1903年荷兰的群众性罢工运动([H.B.阿科皮场、г.г.鲍曼])74

荷兰社会民主工党内在农业和学校问题上的斗争74

1903年的罢工斗争和荷兰社会民主工党75

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的形成([y.A.舒斯捷尔])79

波兰王国的工人运动79

加利西亚和波兰西部各州的工人运动82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和匈牙利社会民主党通过新党纲([T.M.伊斯拉莫夫])85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内机会主义倾向的增强85

匈牙利社会民主党的新纲领。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党的分立86

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的分裂。社会党紧密派马克思主义组织的建立([M.A.比尔曼])88

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人党内的派别斗争88

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人党的分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1903年7月)。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人党(社会党紧密派)的建立92

塞尔维亚社会民主党的诞生([M.A.比尔曼])93

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和社会主义报刊的出现93

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组织及其对机会主义的斗争94

寒尔维亚社会民主党的建立(1903年)96

罗马尼亚的工人运动([B.H.维诺格拉多夫])97

“自由主义时代”和意大利社会党右派的猖獗([K.з.基罗娃])99

意大利“自由主义时代”和意大利社会党领导人的改良主义策略99

无政府工团主义是对右派改良主义的反动102

1904年9月16日至20日的总罢工103

西班牙工人运动中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增强([X.加西亚])104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西班牙社会主义工人党104

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加强105

斯堪的纳维亚工人最初的群众性发动([B.B.波赫列布金])106

丹麦的工人运动107

瑞典的工人运动。1902年的群众性政治罢工107

挪威的工人运动109

芬兰工人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01年)110

芬兰社会民主党通过纲领(1903年)([B.M.霍洛得柯夫斯基])110

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纲(1903年)111

工人党的特别代表大会(1904年)112

美国社会党([л.и.祖波克])113

美国劳工联合会头子们的反动政策113

美国社会党的建立。党内的派别斗争115

日本第一批社会民主主义组织。社会党人的反战宣传([д.и.戈尔德贝格])117

社会民主党组织的产生117

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119

日本社会党人的反战活动119

国际工人运动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分裂([E.л.拉勃金])121

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分子对孟什维克的支持122

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围绕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根本问题展开的斗争123

保加利亚的紧密派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分裂132

波兰社会党人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分裂134

第二国际领袖企图强迫布尔什维克接受仲裁评判136

第十四章 阿姆斯特丹代表大会(1904年)([п.B.若戈夫])140

社会主义国际局的活动,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142

大会的组成和开幕145

社会党人策略的国际原则的讨论148

关于总罢工162

殖民地问题166

对代表大会的反应。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169

关于托拉斯169

第十五章 俄国1905-1907年的第一次革命。列宁的革命理论173

列宁的革命理论([M.C.沃林])174

俄国革命的国际意义174

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176

土地纲领17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条件下的国家政权181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182

党在革命中的作用184

革命发展的直线上升阶段185

俄国第一次革命([г.M.杰连科夫斯基、y.A.舒斯特、B.M.霍洛得柯夫斯基])185

十月政治总罢工和十二月武装起义187

革命退却时期190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192

布尔什维克的议会策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194

波兰的1905-1907年革命197

芬兰革命运动199

第十六章 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涨(1904-1907年)。第二次国际中机会主义力量和革命力量的分化([M.C.沃林]等)204

国际无产阶级声援俄国革命的运动205

德国工人与俄国革命205

英、法无产阶级对俄国工人的支持207

俄国革命在奥匈帝国的反响208

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无产阶级和俄国革命209

罗马尼亚的劳动人民和“波将金”装甲舰的水兵210

意大利劳动人民支持俄国革命211

比利时和荷兰的群众集会与示威游行211

美国工人和日本工人对俄国革命无产阶级的同情212

为支援俄国革命筹款213

欧洲无产阶级反对列强支持沙皇制度的干涉计划的斗争214

欧洲、亚洲和美洲各国群众性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高涨215

德国无产阶级争取政治制度民主化的斗争216

法国的群众性政治斗争217

奥匈帝国中争取普选权的斗争219

罗马尼亚的工人运动。1907年的农民起义223

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最早的群众性政治罢工225

比利时罢工运动的高涨226

意大利罢工斗争的发展227

北爱尔兰的罢工228

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民族问题的解决228

日本罢工次数的增长231

美国“世界产业工人”联盟成立232

第二国际的活动家们对革命性质和革命动力的看法234

修正主义分子否定俄国革命对西方的意义235

K.考茨基对俄国革命的评价236

A.倍倍尔和俄国革命238

比利时和法国的社会党人论俄国革命238

左派论俄国革命的实质239

第二国际各党内部机会主义力量和革命力量的分化241

德国左派宣传“俄国”斗争方式242

法国统一社会党的建立245

工团主义的发展。总工会的亚眠宪章247

英国工人运动中革命倾向的加强248

意大利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派别斗争249

奥匈帝国社会民主党内的分化251

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252

比利时、荷兰工人运动中改良主义派和左派力量的分化256

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社会民主党内左派的加强259

日本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斗争趋势260

第十七章 殖民地和附属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A.A.古别尔])262

俄国第一次革命对东方国家的影响262

伊朗革命265

青年土耳其革命271

辛亥革命275

印度279

印度尼西亚283

第十八章 斯图加特代表大会(1907年)([C.A.莫基列夫斯基、M.M.卡林纳尔])287

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在代表大会前夕的活动288

国际的组织机构291

斯图加特代表大会的召开295

反对军国主义和战争危险的问题299

关于同军国主义斗争问题的四个决议草案303

殖民地问题307

政党和工会的相互关系问题312

工人向国外和向国内移民315

妇女选举权问题317

议事日程上的其他问题319

代表大会的工作总结。国际上的反应319

第十九章 世界大战前的工人运动和第二国际各党(1908-1914年)。国际社会民主党内的三派324

领导俄国革命运动的布尔什维克([M.C.沃林])326

捍卫党的斗争326

转折的开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拉格代表会议333

向沙皇制度和资本家进攻335

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三派([Φ.Φ.郭洛瓦切夫、B.M.达林])339

德国社会民主党力量的增长339

普鲁士的争取普选权的斗争。群众性政治罢工问题340

“巴登和卢森堡之间”。中派主义的最后形成342

帝国主义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对待殖民地问题的态度345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翼349

工团主义的危机和法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派别斗争([B.Л.武利弗松、B.M.达林])351

法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351

总工会影响的扩大352

工团主义的危机和社会党354

战前的法国社会主义运动。盖得派的作用357

战争的危险和反军国主义的斗争。让·饶勒斯的作用360

罢工运动的高涨362

大不列颠工人运动的高涨。不列颠社会党的建立([Л.E.凯尔特曼])362

工党(工党党员)及其对自由派的依附性366

独立工党367

不列颠社会党的成立。反对社会帝国主义倾向的斗争367

英国的工团主义369

英国自治领([Л.Φ.伏罗比叶娃、Л.E.凯尔特曼])370

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370

南非372

奥匈帝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增强([T.M.伊斯拉莫夫、E.и.罗宾施坦])376

获得普选权之后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376

民族问题和社会民主党377

奥地利工会运动的分裂。捷克分离主义者和集中派378

战前时期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379

匈牙利的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912年布达佩斯的游行示威382

匈牙利社会民主党的改良主义政策。左翼反对派384

波兰社会主义运动内部斗争的尖锐化。战前无产阶级的战斗发动([y.A.舒斯特])387

1908-1911年工人运动的低落。波兰王国各社会党的状况387

1912-1914年波兰王国罢工运动的高涨390

加里西亚和波兰西部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391

巴尔干各国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旗帜下的社会主义运动([M.A.比尔曼、B.H.维诺格拉多夫])394

保加利亚紧密派的作用394

塞尔维亚社会民主党内革命派的增强398

罗马尼亚社会党的重新建立400

两次巴尔干战争和各社会民主党402

意大利工团主义的危机。清除意大利社会党内的公开机会主义分子([K.з.基罗娃])405

工团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帕尔马罢工405

意大利社会党内的派别斗争。“不妥协的革命者”408

利比亚战争。勒佐--艾米利亚代表大会和党的分裂410

世界大战前夕的意大利社会党人。“红色的一周”412

卡塔罗尼亚省的“流血的一周”。西班牙社会主义工党和无政府工团主义全国劳动同盟([X.加西亚])415

比利时工党的机会主义政策。1913年的总罢工([P.я.齐鲁尔尼克])418

工党发展的特点418

兼并刚果问题420

关于加入资产阶级政府的争论。1912年的选举421

1913年的总罢工422

荷兰社会民主党内派别斗争的加剧。论坛派([H.B.阿科皮扬、г.г.鲍曼])424

斯堪的纳维亚诸国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B.B.波赫列勃金])428

瑞典社会民主党内的派别斗争。1909年的总罢工428

挪威工党的巩固430

机会主义在丹麦社会民主党内的称霸430

反动年代及革命运动新高涨时期的芬兰社会民主党([B.M.霍洛得柯夫斯基])431

“世界产业工人协会”和美国罢工运动的高涨。美国社会党内革命倾向与机会主义倾向斗争的尖锐化([Л.и.祖波克])434

世界产业工人协会及其策略434

世界产业工人协会争取言论自由的运动 。罢工斗争436

社会主义运动的状况438

1912年的社会党代表大会。右派中派集团对左派斗争的增强440

拉丁美洲各国的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B.и.叶尔莫拉耶夫])444

阿根廷446

智利448

墨西哥450

古巴451

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д.и.戈尔德贝格])452

日本社会主义运动中两个联合组织的形成452

日本政府对社会党人的镇压。“幸德案件”454

罢工运动的加强。1914-1918年世界大战前夕的社会主义运动456

第二十章 哥本哈根代表大会(1910年)([M.и.普舍杰茨基])458

国际社会党执行局第十次和第十一次常会459

代表大会开幕464

合作社问题465

工会统一和无产阶级国际团结问题470

国际仲裁和裁军问题473

防止失业和劳工立法479

批准第五委员会起草的决议案480

哥本哈根代表大会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派别斗争481

欧洲无产阶级的反战运动485

第二十一章 无产阶级的反战运动。巴塞尔代表大会(1912年)([M.и.普舍杰茨基])485

在苏黎世举行的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常会489

1911-1912年因战争威胁增长而引起的反机会主义斗争490

1912年反战运动的进一步高涨492

1912年10月28-29日的国际社会党执行局会议494

无产阶级反对世界大战威胁的新的群众性发动495

第二国际巴塞尔代表大会497

巴塞尔宣言的历史意义504

代表大会之后505

首批国际工会联合组织511

第二十二章 国际工会运动([B.M.图波列夫])511

九十年代世界工会运动的进一步发展513

第一届国际工会代表会议515

第二届国际工会代表会议。行业性书记处的成立517

都伯林国际工会代表会议519

国际工会书记处的活动。第四届国际工会代表会议520

俄国革命对世界工会运动发展的影响523

第五届国际工会代表会议的筹备工作和无政府工团主义525

克立斯坦尼亚国际工会代表会议527

无产阶级革命积极性低落时期的工会运动状况528

行业性工会书记处529

巴黎国际工会代表会议。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失败531

布达佩斯国际工会代表会议。部分左派工会积极分子的出现534

列金的美国之行537

苏黎世国际代表会议。国际工会联盟的成立538

世界大战前夕的国际工会联盟和世界工会运动540

国际基督教工会542

第二十三章 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青年运动([л.и.金茨别尔格、P.Я.齐鲁利尼克])544

国际妇女运动的兴起544

第二届国际妇女社会党人代表会议550

组织社会主义青年运动的初步尝试554

斯图加特代表会议。社会主义青年国际的建立556

第二十四章 1913-1914年的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和维也纳国际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列宁为反对国际社会党执行局企图消灭布尔什维克党而斗争([M.и.普舍杰茨基])561

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和工人运动的统一562

1913年12月的国际社会党执行局会议564

列宁同第二国际首领的谈判(1914年1月)569

布鲁塞尔“统一”会议(1914年7月16日-18日)57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第二国际各社会党内的帝国主义和反战策略问题575

国际维也纳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1914年上半年)581

第二十五章 第二国际的破产。布尔什维克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策略([E.и.鲁宾斯坦]等)586

1914年七月危机时期的工人阶级反战行动586

1914年7月29日的国际社会党执行局会议593

世界大战。第二国际的领导者和大多数社会民主党的首脑转到了社会沙文主义的立场上594

第二国际的破产602

列宁论述革命社会民主党在帝国主义战争时期的任务的文献607

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和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的口号610

为建立第三国际--共产国际而斗争的口号613

布尔什维克在群众中的革命工作614

革命的国际主义者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616

第二十六章 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发展([M.и.米哈伊洛夫])624

列宁研究帝国主义的开端625

机会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626

P.卢森堡关于帝国主义的经济概念630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级》。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发展632

第二十七章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为团结革命社会党人而奋斗。齐美尔瓦尔得运动([Я.г.捷姆金、P.Я.齐鲁利尼克、л.и.金茨别尔格])644

社会党国际主义者的反战活动644

社会沙文主义者和中派分子的手法654

国际妇女社会党人代表会议658

国际青年代表会议。1914-1916年的青年运动661

齐美尔瓦尔得代表会议的准备工作665

齐美尔瓦尔得代表会议668

齐美尔瓦尔得左派;齐美尔瓦尔得思想的传播676

筹备和举行昆塔尔代表会议685

昆塔尔代表会议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派别斗争。齐美尔瓦尔得中派首领的垮台696

第二十八章 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齐美尔瓦尔得运动的终结([M.M.卡林纳尔])705

世界政治中的新倾向;革命形势的尖锐化705

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方针707

1917年的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717

关于召开沙文主义者和社会和平主义者斯德哥尔摩代表会议729

齐美尔瓦尔得第三次代表会议737

第二十九章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新时代的开始([P.M.勃罗德斯基])745

第三十章 关于第二国际的历史编纂学中的主要流派([и.M.克里沃古斯])755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编纂学755

恩格斯著作中关于第二国际的一些问题755

列宁论1889-1914年的第二国际757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编纂学759

苏联的历史编纂学766

国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编纂学778

社会改良主义的历史编纂学785

主要特点785

早期的社会改良主义历史编纂学786

第二国际破产之后788

最新的改良主义文献792

“左派”机会主义者对第二国际史的歪曲796

资产阶级的历史编纂学798

1984《第二国际史 第2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Л.И.祖波克编;刘金质译 1984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第二国际  1889-1914(1957 PDF版)
第二国际 1889-1914
195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史记  第三册  卷一六至卷二二  表[二]  第2版( PDF版)
史记 第三册 卷一六至卷二二 表[二] 第2版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1960.06 PDF版)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1960.06
国际关系史 第二卷 (1814-1871)(1995年12月第1版 PDF版)
国际关系史 第二卷 (1814-1871)
1995年12月第1版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1960年06月第1版 PDF版)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1960年06月第1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二国际(1986 PDF版)
第二国际
1986
二十五史通鉴  第2卷( PDF版)
二十五史通鉴 第2卷
北京:团结出版社
二十五史通鉴  第2卷( PDF版)
二十五史通鉴 第2卷
北京:团结出版社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史料汇编  (上册)( PDF版)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史料汇编 (上册)
杭州大学政治系资料室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史料汇编  下( PDF版)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史料汇编 下
杭州大学政治系资料室
第二国际  藏文(1975 PDF版)
第二国际 藏文
1975 北京:民族出版社
第一国际史(1964 PDF版)
第一国际史
1964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二国际史(1987 PDF版)
第二国际史
1987 台湾商务印书馆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简史(1960 PDF版)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简史
1960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二国际(1972 PDF版)
第二国际
1972 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