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电路》求取 ⇩

第1章 示波器--多功能测量仪器1

1.1 示波器的参数1

1.1.1 灵敏度--偏转系数1

1.1.2 上升时间2

1.1.3 带宽3

1.1.3.1 Y放大器3

1.1.3.2 时基3

1.1.3.3 X放大器3

1.1.4 输入阻抗4

1.1.5 输入电容4

1.2 探头4

1.2.1 探头的使用和优点4

1.2.1.1 1∶1探头5

1.2.1.2 10∶1探头6

1.2.1.3 带整流器的探头6

1.2.2 探头的补偿7

1.3 示波器的结构形式8

1.3.1 双线示波器8

1.3.2 双通道示波器8

1.3.3 存储示波器9

1.4 示波器的使用10

1.4.1 周期电压的显示和测量11

1.4.2 单次电压跃变的显示和测量11

1.4.3 频率和相位的测量12

1.4.3.1 时基的利用12

1.4.3.2 利萨如(Lissajous)图形的利用13

1.4.4 特性曲线的显示15

1.4.5 滤波器特性曲线的扫频测试15

第2章 整流电路18

2.1 概述18

2.2 电源整流电路18

2.2.1 基本电路18

2.2.2 带有电阻负载的整流电路19

2.2.2.1 半波整流电路19

2.2.2.2 桥式整流电路21

2.2.2.3 全波整流电路23

2.2.3 带有容性负载的整流电路24

2.2.4 带有感性负载的整流电路27

2.3 滤波电路29

2.3.1 充电电容器29

2.3.2 滤波网络30

2.3.2.1 RC滤波网络30

2.3.2.2 LC滤波网络32

2.4 电源整流电路参数的选择34

2.5 二倍倍压电路36

2.5.1 德隆(Delon)电路36

2.5.2 维拉特(Villard)电路37

2.6 多倍倍压电路39

第3章 放大电路41

3.1 晶体管的基本电路41

3.2 小信号调制下的晶体管等效电路41

3.2.1 动态输入电阻rBE(四端网络参数h11e)42

3.2.2 动态输出电阻rCE(四端网络参数?)43

3.2.3 反馈44

3.2.4 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44

3.2.5 吉安科里托等效电路44

3.2.6 h参数表示的等效电路45

3.3 共发射极电路46

3.3.1 工作点的调节47

3.3.1.1 用分压器调节工作点48

3.3.1.2 用串联电阻调节工作点48

3.3.2 工作点的稳定49

3.3.2.1 通过温度补偿进行稳定49

3.3.2.2 通过负反馈进行稳定50

3.3.2.2.1 直流电流负反馈50

3.3.2.2.2 直流电压负反馈52

3.3.3 共发射极电路的小信号特性53

3.3.3.1 共发射极电路的放大系数54

3.3.3.2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56

3.3.3.3 负载电阻的耦合57

3.3.3.4 共发射极电路的计算59

3.3.4 具有电流负反馈和电压负反馈的共发射极电路的小信号特性61

3.3.4.1 电流负反馈61

3.3.4.2 电压负反馈64

3.3.5 共发射极电路的应用65

3.4 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跟随器)66

3.4.1 工作点调节66

3.4.2 共集电极电路的小信号特性67

3.4.2.1 放大系数67

3.4.2.2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68

3.4.3 共集电极电路作为阻抗变换器70

3.4.4 自举电路71

3.4.5 达林顿(Darlington)电路72

3.5 共基极电路73

3.5.1 工作点调节73

3.5.2 共基极电路的小信号特性73

3.5.2.1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74

3.5.2.2 放大系数75

3.6 交流电压放大器77

3.6.1 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参数77

3.6.1.1 放大系数77

3.6.1.2 电压频率响应78

3.6.1.3 相移81

3.6.1.4 信号畸变--非线性失真系数81

3.6.1.5 干扰电压81

3.6.2 多级放大器83

3.6.2.1 放大系数和带宽83

3.6.2.2 多级放大器的耦合84

3.6.3 宽带放大器86

3.6.3.1 下限频率86

3.6.3.2 上限频率89

3.6.3.3 通过负反馈来增大带宽91

3.6.4 低频放大器93

3.6.4.1 要求93

3.6.4.2 采用双极晶体管的电路实例93

3.6.4.2.1 没有信号负反馈的两级放大器93

3.6.4.2.2 具有信号负反馈的两级放大器95

3.6.4.3 具有场效应晶体管的电路实例96

3.6.5 低频功率放大器98

3.6.5.1 要求98

3.6.5.2 放大器类型98

3.6.5.2.1 单端放大器99

3.6.5.2.2 推挽放大器99

3.6.5.3 共集电极电路作为甲类功率放大器101

3.6.5.4 推挽运用的共集电极电路102

3.7 直流电压放大器107

3.7.1 要求107

3.7.2 差动放大器108

3.8 运算放大器111

3.8.1 运算放大器的运用方式112

3.8.2 运算放大器的参数113

3.8.2.1 静态直流电流--偏置电流113

3.8.2.2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114

3.8.2.3 开路放大系数的频率响应116

3.8.2.4 偏置电压118

3.8.2.5 共模放大和共模抑制120

3.8.2.6 输入电压的综合122

3.8.2.7 运算放大器的控制范围123

3.8.2.8 最大上升速度123

3.8.2.9 数据单的数值汇列124

3.8.3 负反馈的基本电路124

3.8.3.1 运算放大器的负反馈类型124

3.8.3.2 负反馈的工作原理125

3.8.3.3 环路放大系数--负反馈极限128

3.8.3.4 负反馈放大器的线性、带宽和相移130

3.8.3.5 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131

3.8.4 几种精选的负反馈电路132

3.8.4.1 同相放大器(静电计放大器)132

3.8.4.2 反相放大器135

3.8.4.3 加法放大器138

3.8.4.4 减法放大器--差动放大器139

3.8.4.5 从反相运用转换为同相运用141

3.8.4.6 简单的滤波电路141

3.8.4.7 积分放大器143

3.8.4.8 电流源和电流放大器146

3.8.4.9 可调放大器的工作原理147

3.8.4.10 仪器用放大器148

第4章 稳压电路和稳流电路149

4.1 引言149

4.2 恒压源149

4.3 恒流源151

4.4 稳定152

4.4.1 稳压152

4.4.1.1 稳压的参数152

4.4.1.2 并联式稳压153

4.4.1.2.1 齐纳二极管稳压153

4.4.1.2.2 由齐纳二级管和并联晶体管组成的稳压电路157

4.4.1.2.3 采用运算放大器的并联稳压电路159

4.4.1.3 串联式稳压159

4.4.1.3.1 由齐纳二级管和串联晶体管组成的稳压电路159

4.4.1.3.2 由齐纳二级管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稳压电路162

4.4.1.3.3 采用调整放大器的稳压电路163

4.4.1.3.4 用调整放大器稳定变化的输出电压167

4.4.1.3.5 用调整放大器稳定大的功率输出168

4.4.2 稳流169

4.4.2.1 晶体管作为电流源170

4.4.2.1.1 双极晶体管170

4.4.2.1.2 场效应晶体管171

4.4.2.2 采用运算放大器的电流源171

4.4.2.3 提供大电流的电流源172

4.4.3 限流173

4.4.3.1 过流保护173

4.4.3.2 用电阻限流175

4.4.3.3 电流调整176

第5章 晶体管开关电路182

5.1 概述182

5.2 工作方式183

5.2.1 非过激励工作183

5.2.2 过激励工作185

5.3 瞬态过程和开关时间187

5.3.1 导通状态的转换过程187

5.3.2 截止状态的转换过程188

5.3.3 开关时间的影响190

5.4 各种不同加载下的转换190

5.4.1 电阻加载下的转换190

5.4.2 电容加载下的转换191

5.4.3 电感加载下的转换192

5.4.4 热导体和冷导体的转换194

5.5 负荷能力195

5.5.1 最大允许损耗功率195

5.5.2 平均损耗功率197

5.5.3 脉冲损耗功率200

5.6 多级晶体管开关203

第6章 采用多层二极管、双向击穿二极管和双向晶闸管的电路205

6.1 肖克莱二极管作为电子开关205

6.2 晶闸管作为电子开关206

6.2.1 触发电路206

6.2.1.1 概况206

6.2.1.2 相位边沿控制208

6.2.1.3 全波控制(波包控制)213

6.2.2 晶闸管的应用214

6.2.2.1 全波功率控制214

6.2.2.2 可调整流器215

6.2.2.3 全波电路215

6.3 双向击穿二极管和双向晶闸管作为电子开关216

6.3.1 相位边沿控制216

第7章 多谐振荡器218

7.1 双稳态多谐振荡器218

7.1.1 工作原理218

7.1.2 控制方式220

7.1.3 具有特殊性能的双稳态多谐振荡器223

7.1.4 应用实例225

7.1.4.1 双稳态多谐振荡器作为分频器225

7.1.4.2 双稳态多谐振荡器作为信号存储器225

7.1.5 双稳态多谐振荡器的参数确定226

7.2 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28

7.2.1 工作原理228

7.2.2 带有保护二极管的单稳态多谐振荡器230

7.2.3 控制方式230

7.2.4 应用实例231

7.2.4.1 脉冲延长电路232

7.2.4.2 脉冲再生电路232

7.2.5 电路符号233

7.2.6 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的参数确定234

7.3 非稳态多谐振荡器236

7.3.1 工作原理236

7.3.2 电路结构和脉冲-间歇比238

7.3.3 非稳态多谐振荡器的参数确定240

7.3.4 应用实例243

7.3.4.1 脉冲发生器243

7.3.4.2 矩形波发生器244

7.3.4.3 简易闪烁电路244

7.3.5 非稳态多谐振荡器的同步245

7.3.6 电路符号245

第8章 发生器电路246

8.1 发生器电路的工作原理246

8.1.1 通用振荡条件247

8.2 矩形电压的产生248

8.3 锯齿波电压的产生249

8.3.1 带有电流源的锯齿波发生器251

8.3.2 密勒(Miller)积分器252

8.3.3 间歇振荡器256

8.3.4 锯齿波发生器的触发257

8.4 正弦电压的产生258

8.4.1 LC振荡器259

8.4.1.1 迈斯纳(Meiβner)振荡器259

8.4.1.2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哈特莱振荡器)260

8.4.1.3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老毕兹振荡器)261

8.4.2 石英晶体振荡器262

8.4.3 RC振荡器264

8.4.3.1 移相式振荡器265

8.4.3.2 维恩-罗宾森振荡器266

第9章 脉冲形成电路268

9.1 电流和电压的时间函数268

9.2 限幅电路270

9.2.1 二极管限幅电路271

9.2.2 晶体管限幅电路273

9.3 积分电路274

9.3.1 RC电路的工作原理274

9.3.2 数学积分和电积分276

9.4 微分电路277

9.4.1 CR电路的工作原理277

9.4.2 数学微分和电微分280

9.5 施密特触发器281

9.5.1 工作原理281

9.5.2 施密特触发器参数的确定284

9.5.3 应用实例285

9.5.3.1 阈值开关286

9.5.3.2 正弦-矩形电压变换器286

9.5.4 电路符号289

第10章 调控技术基础290

10.1 概述290

10.1.1 调控技术的概念291

10.1.2 调控回路的表示292

10.2 调控回路元件的时间特性294

10.2.1 间断调控装置294

10.2.2 连续调控装置295

10.2.2.1 比例调控装置(P调控)296

10.2.2.2 积分调控装置(I调控)297

10.2.2.3 PI调控装置299

10.2.2.4 D调控装置300

10.2.2.5 PD调控装置301

10.2.2.6 PID调控装置302

10.3 简单调控回路的实例303

10.3.1 温度调控303

10.3.2 小型电动机的转速调控305

第11章 数字技术基础307

11.1 基本概念307

11.1.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307

11.1.2 逻辑状态“0”和“1”309

11.2 逻辑门电路309

11.2.1 与门电路309

11.2.2 或门电路312

11.2.3 非门电路314

11.2.4 与非门电路315

11.2.5 或非门电路316

11.3 逻辑门电路317

11.3.1 继电器电路317

11.3.2 DTL电路319

11.3.3 TTL电路320

11.3.4 MOS电路321

11.4 “低”电平和“高”电平表示数据323

11.4.1 概述323

11.4.2 正逻辑324

11.4.3 负逻辑325

11.5 电路分析326

11.5.1 概述326

11.5.2 基本逻辑关系326

11.5.3 实际逻辑关系328

11.6 逻辑代数328

11.6.1 基础知识328

11.6.2 电路逻辑代数表达式的确定329

11.6.3 依据逻辑表达式来表示电路330

11.6.4 逻辑表达式和连接线路图330

11.6.5 逻辑代数的应用前景331

11.7 电路综合332

第12章 数字码、数字计数和存储技术335

12.1 数字和数的表示335

12.1.1 二进制335

12.1.2 BCD码(8421码)336

12.1.3 其他的二进制码338

12.2 编码电路和译码电路338

12.2.1 从十进制数转换到二进制数339

12.2.2 从二进制数转换到十进制数340

12.3 二进制数的计算341

12.3.1 数的转换341

12.3.2 二进制数的加法343

12.3.3 二进制数的减法345

12.4 数字信号的存储和移位347

12.4.1 触发器类型347

12.4.2 移位寄存器352

12.4.3 触发存储器357

12.4.4 磁心存储器358

12.5 计数器电路361

12.5.1 频率计数器361

12.5.2 正向计数器362

12.5.3 反向计数器365

12.5.4 十进制计数器366

1999《基本电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德)克劳斯·贝伊特(Klaus Beuth),(德)沃尔夫 1999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电路基础  电路  1(1996 PDF版)
电路基础 电路 1
1996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基本电路理论  下册(1987年01月第1版 PDF版)
基本电路理论 下册
1987年01月第1版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电路基本理论  (上册)(1979年01月第1版 PDF版)
电路基本理论 (上册)
1979年01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基本电路理论上册(1986年08月第1版 PDF版)
基本电路理论上册
1986年08月第1版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晶体管基本电路(1970 PDF版)
晶体管基本电路
1970
电子管基本电路(1978 PDF版)
电子管基本电路
1978
电路基本理论  下(1979 PDF版)
电路基本理论 下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电路基本理论  下(1979 PDF版)
电路基本理论 下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基本电路理论实践(1989 PDF版)
基本电路理论实践
1989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基本电路理论  上(1986 PDF版)
基本电路理论 上
1986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基本电工学  上  电路(1980 PDF版)
基本电工学 上 电路
198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汽车基本电路(1999 PDF版)
现代汽车基本电路
1999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电路基础(1997 PDF版)
电路基础
1997 北京:科学出版社;OHM社
电路基本理论  上(1979 PDF版)
电路基本理论 上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电路基础(1993 PDF版)
电路基础
1993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