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求取 ⇩

目 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数据收集方法3

2.1 引言3

2.2 可靠性数据的特点3

2.3 实验室数据与现场数据5

2.3.1 实验室数据5

2.3.2 完全数据与不完全数据7

2.3.3 现场数据8

2.4 抽样的问题9

2.5 现场数据的收集11

2.5.1 故障记录方法11

2.5.2 应补充的数据14

2.6 有关现场数据收集的标准16

第三章数据分析基础20

3.1 引言20

3.2 直方图、累积频数图20

3.2.1 直方图与概率密度函数20

3.2.2 累积频数与累积分布函数23

3.3.1 散点图27

3.3 相关与回归27

3.3.2 相关28

3.3.3 回归29

3.4 分布的符合性35

3.4.1 分布及与其符合的数据35

3.4.2 х2检验36

3.4.3 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方法38

4.2 图估法40

4.2.1 利用威布尔概率纸的方法40

4.1 引言40

第四章 威布尔参数估计40

4.2.2 利用累积危险纸的方法42

4.3 极大似然估计法48

4.4 矩法52

4.5 线性估计法54

4.5.1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E)54

4.5.2 最佳线性不变估计(BLIE)56

4.6 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56

4.7 各方法的比较58

第五章数据分析方法62

5.1 引言62

5.2 数据的质与量63

5.3 实际时间与日历时间65

5.4 随机截尾数据的处理方法67

5.4.1 随机截尾数据的产生67

5.4.2 竞争型故障的概率密度函数68

5.4.3 竞争型故障数据的处理69

5.5.1 数据与分析方法77

5.5 其它不完全数据的处理方法77

5.5.2 区间观测数据的处理78

5.5.3 包含使用时间不明数据的情况80

5.5.4 故障模式不明数据的处理83

第六章 物理模型与数据处理90

6.1 引言90

6.2 位置参数791

6.2.1 γ的导入91

6.2.2 γ的估计方法92

6.2.3 γ的物理解释92

6.2.4 寿命试验前的使用时间(关于t=0的考虑)97

6.3 混合分布与复合分布100

6.3.1 混合分布100

6.3.2 复合分布103

6.4 对不服从威布尔分布数据的考虑106

6.4.1 分析目的与数据处理106

6.4.2 威布尔图成为曲线的原因108

6.4.3 SN曲线与应力的影响109

6.5 物理现象与模型112

7.2 故障发生率分析114

7.1 引言114

第七章 关于数据处理的几个问题114

7.3 累积值的意义116

7.4 概率纸图与一般坐标图的区别118

7.5 系统的故障122

7.6 分析结果及其解释124

参考文献125

例题解答128

汉英名词对照145

索引146

1988《可靠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野中保雄著;高金钟译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