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实用手册》求取 ⇩

第一部分 农业气象1

第一节 农业气象基本知识1

一、温度1

(一) 气温1

(二) 地温2

(三) 水温4

(四) 植物体温和叶温4

(五) 农作物对温度的要求4

二、降水5

(一) 山西省降水的一般规律5

(二) 降水等级的划分7

(三) 降水量换算7

三、日照8

(一) 日照时数8

(二) 日照百分率8

(三) 山西省日照时数的分布8

(四) 日照时间与植物发育的关系9

四、湿度9

(一) 空气湿度9

(二) 土壤湿度10

(三) 湿度与作物生长10

五、风10

六、蒸发11

第二节 主要农作物对气象条件的要求12

一、冬小麦12

二、春小麦14

三、玉米14

四、高粱15

五、谷子16

六、棉花17

七、马铃薯18

八、大豆19

九、向日葵19

十、花生20

第三节 主要气象灾害与农业生产21

一、干旱21

(一) 干旱的类型21

(二) 几种主要作物的旱象指标22

(三) 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22

(四) 干旱的防御措施23

二、干热风23

(一) 小麦干热风的类型及指标23

(二) 干热风在山西省的分布与防御25

三、水涝25

(一) 水涝对农作物的影响25

(二) 水涝的防御措施26

四、霜冻26

(一) 主要作物的霜冻指标27

(二) 霜冻的防御措施27

五、风害27

六、冰雹28

(一) 冰雹发生的规律28

(二) 冰雹的防御措施28

第四节 节气与农事29

一、二十四节气29

(一) 二十四节气29

(二) 二十四节气歌30

二、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31

第五节 气象谚语33

第二部分 土壤肥料37

第一节 土壤基础知识37

一、土壤37

二、土壤物理39

三、土壤化学45

四、土壤微生物47

五、土壤分类49

六、土壤墒情的简易测定58

第二节 肥料基础知识61

一、肥料61

二、无机肥料68

三、有机肥料75

四、细菌肥料78

五、化肥的鉴别79

第三节 植物营养基础知识83

一、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功能83

二、作物营养元素失调症状88

三、作物养分需要量94

四、作物生长与土壤环境100

第四节 中低产田土壤改良技术101

一、坡耕地改良101

二、盐碱地改良103

第五节 平衡施肥技术104

一、平衡施肥的理论104

二、平衡施肥的基本方法106

第六节 生物覆盖技术111

一、玉米生物覆盖111

二、冬小麦生物覆盖117

第七节 新肥料使用技术120

一、长效碳酸氢铵120

二、涂层尿素120

三、高美施有机腐植酸液肥121

四、植物动力2003122

五、化肥深施123

六、玉米施锌124

七、高产田钾肥应用技术125

附表1、化学肥料三要素含量126

附表2、微量元素肥料含量129

附表3、绿肥三要素含量130

附表4、有机肥三要素含量131

附表5、各种肥料的肥效发挥速度表133

附表6、主要农作物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表134

附表7、复混肥料(或专用肥)养分含量指标134

附表8、混合肥料代表品种及规格135

附表9、我国复混肥料(或专用肥)代表产品135

附表10、肥料混合表136

第三部分 植物保护138

第一节 植物检疫138

一、植物检疫的概念138

二、植物检疫的范围138

三、植物检疫的处罚139

四、农业植物检疫对象139

(一) 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名单139

(二) 山西省植物检疫对象补充名单140

(三) 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141

五、植物检疫对象主要传播途径141

第二节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142

一、概述142

二、常见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方法144

三、常用术语解释及计算方法144

第三节 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55

一、小麦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55

二、棉花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62

三、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66

四、谷子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71

五、高粱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74

六、薯类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75

七、大豆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79

八、油料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80

九、蔬菜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83

十、果树病虫害及防治方法205

十一、其它病虫害及防治方法221

十二、农田鼠害及防治方法227

第四节 农药229

一、农药的分类及剂型229

(一) 农药的分类229

(二) 农药的剂型231

二、伪劣农药的范畴和简易识别232

(一) 伪劣农药的范畴232

(二) 伪劣农药的简易识别232

三、农药标签内容要求233

四、农药包装上的常用代号含义234

五、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236

六、科学合理使用农药237

七、农田杂草防除238

(一) 农田杂草的危害238

(二) 农田草害的综合防除239

(三)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241

(四) 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242

(五) 经济作物田化学除草技术243

八、农药中毒急救办法245

九、附表247

附表1、常用计算公式247

附表2、对农药敏感容易产生药害的作用250

附表3、常用农药混合使用方法251

附表4、农药加水稀释后的浓度查对表256

附表5、稀释倍数--成分浓度(mg/kg)换算表258

附表6、波美比重与普通比重对照表259

附表7、石硫合剂原液稀释倍数表260

附表8、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准则)262

附表9、常用喷雾器(机)规格、性能及故障排除方法306

第四部分 农作物种子312

第一节 山西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区划312

一、优良品种区划种植的意义312

二、山西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区划312

三、主要作物优良品种简介314

第二节 良种繁育314

一、良种繁育基本知识314

(一) 良种及良种繁育概念314

(二) 良种生产的任务314

(三) 种子的类别315

(四) 良种繁育常用技术315

二、小麦、谷子、大豆等作物良种生产技术345

(一) 生产程序345

(二) 主要技术措施346

(三) 小麦二年二圃制及三年三圃制提纯复壮技术346

三、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349

(一) 自交系种子的生产349

(二) 杂交种的生产350

(三) 部分玉米杂交种制种要点和自交系主要性状352

四、高粱杂交种子生产技术352

五、棉花良种生产技术358

六、脱毒马铃薯良种生产技术359

第三节 包衣种子360

一、种子包衣的概念360

二、种衣剂361

(一) 种衣剂的成型原理及主要成份361

(二) 种衣剂的物理性状和特性361

(三) 种衣剂的类型363

(四) 种衣剂的作用和功能363

三、包衣种子应用技术364

(一) 包衣种子的使用技术364

(二) 包衣种子质量检测技术365

(三) 使用包衣种子的注意事项366

第四节 种子检验366

一、种子质量概念366

二、种子检验367

(一) 田间检验367

(二) 室内检验367

三、主要作物种子分级标准378

第五节 种子贮藏380

一、种子安全贮藏的基本条件380

二、种子贮藏期间的管理381

三、几种农作物种子的贮藏管理384

(一) 小麦种子贮藏要点385

(二) 玉米种子贮藏要点385

(三) 谷子种子贮藏要点385

(四) 大豆种子贮藏要点386

(五) 马铃薯种子贮藏要点386

(六) 蔬菜种子贮藏要点386

四、农户贮种技术要点388

(一) 干燥贮藏法388

(二) 密闭贮藏法388

(三) 带穗和全株贮藏法388

第六节 种子管理388

一、种子管理机构的设置388

二、种子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389

三、种子管理法规摘要389

四、种子“三证”管理391

(一) 《种子生产许可证》的管理391

(二) 《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管理392

(三) 《种子质量合格证》的管理393

第五部分 作物栽培395

第一节 小麦395

一、小麦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95

(一) 小麦对土壤的要求395

(二) 小麦对肥料的要求395

(三) 小麦对水分的要求396

二、水地冬小麦栽培技术397

(一) 播种397

(二) 冬前管理400

(三) 春季管理401

(四) 后期管理405

(五) 适时收获406

三、旱地冬小麦栽培技术406

(一) 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406

(二) 麦草覆盖栽培408

(三) 地膜覆盖栽培408

四、春小麦栽培技术411

(一) 生育特点411

(二) 栽培技术要点411

第二节 玉米414

一、春玉米栽培技术414

(一) 种子准备414

(二) 播种415

(三) 灌溉417

(四) 田间管理417

二、夏玉米栽培技术420

(一) 播种--拔节(苗期)421

(二) 拔节--抽雄(穗期)421

(三) 抽雄--完熟(粒期)422

三、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422

(一) 适宜生态区域422

(二) 各覆盖区域的产量结构和生育进程422

(三) 播前准备422

(四) 播种与覆盖424

(五) 田间管理426

(六) 清除废膜428

第三节 高粱428

一、高粱种植区划与环境条件428

二、高粱栽培技术429

(一) 轮作倒茬和精细整地429

(二) 平衡施肥430

(三) 播种430

(四) 田间管理432

(五) 适时收获433

第四节 谷子433

一、谷子的生长发育434

(一) 幼苗期434

(二) 拨节期434

(三) 孕穗期435

(四) 抽穗期435

(五) 灌浆期435

二、谷子栽培技术435

(一) 整地保墒435

(二) 种子准备和处理435

(三) 品种选择436

(四) 适时播种436

(五) 田间管理436

第五节 莜麦437

一、栽培区域和需要的环境条件437

二、主要栽培技术437

(一) 轮作倒茬437

(二) 秋深耕及施肥整地437

(三) 播前准备438

(四) 播种438

(五) 田间管理438

(六) 收获439

第六节 薯类439

一、马铃薯栽培技术439

(一) 选茬选地440

(二) 深耕整地440

(三) 合理施肥440

(四) 种薯准备440

(五) 播种与合理密植441

(六) 灌溉与排水442

(七) 田间管理442

(八) 收获与贮藏442

二、红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443

(一) 选择地块与优种443

(二) 施肥443

(三) 覆膜443

(四) 定植时间与方式444

(五) 田间管理445

(六) 收获与贮藏445

第七章 棉花445

一、基础知识445

(一) 常用名词445

(二) 棉花栽培的基础知识447

二、实用栽培技术456

(一) “早密矮”综合配套技术456

(二) 棉麦间作套种栽培技术459

(三) 育苗移栽技术461

(四) 麦埂棉栽培技术463

(五) 转基因抗虫棉464

第八节 大豆465

一、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65

(一) 大豆的固氮效应466

(二) 大豆对温度条件的要求466

(三) 大豆对水分条件的要求466

(四) 大豆对土壤肥料的要求466

二、临汾、运城水地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466

(一) 选用优良品种467

(二) 田间管理467

三、山西中部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467

(一) 选用早熟高产品种467

(二) 窄行距高密度栽培467

(三) 综合配套技术468

四、晋西黄土丘陵区春播旱作大豆高产栽培技术468

(一) 选用抗旱高产大豆新品种469

(二) 增施氮磷化肥和接种根瘤菌469

(三) 最佳种植密度469

(四) 旱地耕作保墒技术469

五、晋中、忻定盆地水地春播大豆栽培技术469

(一) 品种选择469

(二) 田间管理470

六、晋北春播大豆栽培技术470

(一) 选用早熟高产新品种470

(二) 增施化肥470

(三) 合理密植471

(四) 提高播种质量471

(五) 及时防治虫害与草害471

七、晋中平川及土石山区春播大豆栽培技术471

八、大豆立体栽培技术471

(一) 小麦套种玉米复播大豆471

(二) 马铃薯套种大蒜间作大豆472

(三) 小麦套种棉花复播大豆473

(四) 玉米间作大豆474

(五) 晋南盆地冬小麦套种玉米复播大豆475

(六) 晋中盆地冬小麦套种玉米复播大豆476

第九节 胡麻478

一、胡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78

二、胡麻高产栽培技术478

(一) 选择土地478

(二) 轮作倒茬478

(三) 耕地整地478

(四) 重施基肥479

(五) 选用优种479

(六) 适时播种479

(七) 田间管理480

(八) 收获贮藏481

第十节 向日葵481

一、向日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81

二、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482

(一) 选地整地482

(二) 轮作倒茬482

(三) 精选种子483

(四) 播种量的确定483

(五) 播种期的确定483

(六) 播种方法483

(七) 种子处理及合理密植484

(八) 保苗、间苗、定苗484

(九) 中耕除草与追肥484

(十) 打杈和打叶485

(十一) 人工辅助授粉与收获485

第十一节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485

一、播前准备486

(一) 选地486

(二) 整地486

(三) 施肥486

(四) 选膜486

(五) 选种486

(六) 种子处理487

二、播种技术487

(一) 覆盖方式487

(二) 播种方式487

(三) 播期487

(四) 密度487

(五) 深度487

(六) 防除杂草487

(七) 铺膜方法488

三、田间管理488

(一) 查苗护膜488

(二) 打孔放苗488

(三) 叶面喷肥488

(四) 调节生长488

(五) 浇水488

四、收获与清除残膜488

第十二节 油菜489

一、油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89

二、地膜覆盖油菜栽培技术489

(一) 播前准备489

(二) 播期与播量489

(三) 种植形式490

(四) 盖膜护膜490

(五) 春季管理490

(六) 后期管理491

(七) 收获贮藏491

第十三节 甜菜491

一、基础知识491

(一) 种子491

(二) 块根492

(三) 叶492

(四) 生长发育特性493

(五) 对土、肥、水的要求493

二、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494

(一) 选地选茬494

(二) 整地施肥495

(三) 苗期病虫害防治495

(四) 提高播种质量495

(五) 间苗、定苗与合理密值495

(六) 灌水496

(七) 中耕追肥496

(八) 保护叶片496

(九) 适时收获496

(十) 田间贮藏496

三、地膜覆盖技术497

(一) 播前准备497

(二) 覆盖与播种497

(三) 田间管理498

(四) 及时收获498

四、纸筒育苗移栽技术498

(一) 育苗方法498

(二) 大田移栽及管理502

五、主要病虫害防治503

(一) 立枯病503

(二) 褐斑病504

(三) 从根病504

(四) 象?505

(五) 根蛆506

第六部分 果树栽培509

第一节 果树育苗509

一、苗圃的建立509

二、嫁接育苗509

(一) 嫁接成活的因素510

(二) 砧木的选择510

(三) 砧木苗的培育510

(四) 接穗的选择及处理511

(五) 嫁接方法512

(六) 嫁接苗的管理513

(七) 苗木出圃514

三、脱毒育苗520

(一) 无毒苗的定义520

(二) 无毒苗的培育520

(三) 培育无毒苗注意事项520

第二节 果园建立520

一、园地的选址520

(一) 平川果园520

(二) 丘陵地果园521

(三) 山地果园521

二、果园的树种、品种选择与授粉树配置521

三、果树的定植522

第三节 果园的土壤管理和改良524

一、土地耕作管理524

二、合理间作524

三、生物覆盖525

四、合理施肥525

五、适时浇水526

六、穴贮肥水527

第四节 果树的整形修剪527

一、整形修剪的目的与原则527

二、果树的修剪528

(一) 修剪时期528

(二) 修剪方法528

(三) 修剪技术530

第五节 果树栽培实用新技术531

一、优良品种531

二、铺膜载帽532

三、人工授粉533

四、蔬花疏果533

五、果实套袋534

六、摘叶和转果534

七、地面铺反光膜534

八、应用生长调节剂534

(一) PP333534

(二) 果形素535

(三) 大果灵535

(四) 盖万宝535

(五) 喷施宝535

九、节水渗灌535

十、家庭式小型制冷库535

附表1:苹果树周年管理历537

附表2:杏树周年管理历540

附表3:梨树周年管理历541

附表4:桃树周年管理历542

附表5:葡萄周年管理历543

附表6:枣树周年管理历544

附表7:核桃树周年管理历546

附表8:柿树周年管理历549

第七部分 蔬菜栽培553

第一节 蔬菜育苗553

一、阳畦育苗553

二、日光温室育苗555

三、地热线育苗556

四、种子处理557

五、苗床管理560

第二节 露地蔬菜栽培技术562

一、露地早春菜栽培技术562

(一) 主要各类及品种562

(二) 早熟甘蓝栽培562

二、露地果菜栽培技术563

(一) 主要种类及品种563

(二) 栽培季节563

(三) 露地番茄栽培563

(四) 架菜豆栽培564

三、露地秋菜栽培技术565

(一) 主要种类及品种565

(二) 栽培季节565

(三) 露地大白菜栽培565

第三节 塑料棚蔬菜栽培566

一、适宜范围566

二、塑料棚的结构及建棚要求566

三、塑料棚番茄栽培技术567

(一) 春早熟栽培567

(二) 秋延后栽培570

第四节 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570

一、日光温室的建造570

二、日光温室茬口安排572

三、日光温室573

(一) 黄瓜573

(二) 番茄579

(三) 西兰花586

(四) 油菜589

(五) 荷兰豆591

(六) 生菜592

第八部分 农业环境保护595

第一节 农业环境污染595

一、大气污染与农业595

(一) 大气污染物种类与来源595

(二)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597

(三) 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600

二、水质污染与农业601

(一) 水污染的种类与来源601

(二) 水质污染对植物的危害604

(三) 污水灌溉606

三、土壤污染与农业607

(一) 土壤污染类型607

(二)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与危害608

(三) 土壤染污的防治方法610

四、固体废物污染与农业611

(一) 固体废物的分类611

(二) 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613

(三) 固体废物的农业利用613

第二节 绿色食品生产616

一、绿色食品概念616

二、绿色食品对原料基地的环境质量要求618

三、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619

第三节 生态农业主要模式623

一、生态农业的基本内容623

二、平川区生态农业模式625

三、山区生态农业模式628

四、城效生态农业模式629

五、庭院生态农业模式630

第四节 农村能源建设631

一、农村能源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631

(一) 节能技术631

(二) 开发利用农村新能源632

二、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635

(一) 基本原理635

(二) 设计要点635

附表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638

附表2: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639

附表3:农用灌溉水质标准640

附表4: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642

附表5:渔业水质标准644

附表6: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646

附表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648

附表8:山西省农田土壤主要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649

附表9:山西主要土壤元素环境背景值650

附表10:粮食卫生标准652

附表11: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653

附表12: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654

附表13: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655

第九部分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656

第一节 田间试验656

一、田间试验的任务656

二、田间试验的要求656

三、田间试验的种类657

四、试验地的选择657

五、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658

(一) 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658

(二) 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659

六、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662

七、田间试验注意事项663

第二节 试验田的观察记载和室内考种663

一、田间试验取样技术663

二、调查记载注意事项664

三、农作物密度和田间测产664

四、主要作物性状调查记载的标准和方法665

(一) 小麦665

(二) 玉米668

(三) 高粱669

(四) 谷子670

(五) 棉花671

(六) 大豆674

五、田间试验报告的编写674

第三节 生物统计分析675

一、有关概念675

二、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677

三、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678

四、拉丁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683

五、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683

六、裂区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684

附表1:玉米、棉花、高粱宽窄行栽培密度查对表686

附表2:玉米、高粱、棉花、红薯等行距密度查对表687

附表3:水稻、花生密度查对表689

附表4: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密度速算表690

附表5:学生氏t值表692

附表6:5%和1%F分布694

1997《农业技术实用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德宝主编 1997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烟草工业实用技术手册(1989 PDF版)
烟草工业实用技术手册
1989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实用农业新技术( PDF版)
实用农业新技术
农业实用新技术(1992 PDF版)
农业实用新技术
1992 北京:华夏出版社
工业防爆实用技术手册(1996 PDF版)
工业防爆实用技术手册
1996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农业技术手册(1977 PDF版)
农业技术手册
1977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农村实用科技手册  加工业(1999 PDF版)
农村实用科技手册 加工业
1999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技术手册(1979 PDF版)
农业技术手册
1979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农业技术手册(1963 PDF版)
农业技术手册
1963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农业技术手册(1973 PDF版)
农业技术手册
1973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农业技术手册(1959 PDF版)
农业技术手册
1959 桂林区人民出版社
农村实用技术手册(1998 PDF版)
农村实用技术手册
1998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农业实用技术(1992 PDF版)
农业实用技术
1992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农业技术手册(1985 PDF版)
农业技术手册
1985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农业技术手册  1  农业(1979 PDF版)
农业技术手册 1 农业
197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农业实用手册(1951 PDF版)
农业实用手册
1951 中国文化事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