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论 全1册》求取 ⇩

第一编通论1

第一章宪法之基本认识1

第一节 宪法之意义1

第二节 宪法之特质2

第三节 宪法之种类6

第二章宪法之制定10

第一节 制宪史略10

第二节 制宪机关16

第三节 制宪经过20

第三章宪法之施行与修正24

第一节 宪法施行之准备24

第二节 宪法之解释与保障27

第三节 宪法之修改29

第二编国家33

第四章国名与国体33

第一节 国名33

第二节 国体35

第三节 立国精神之入宪37

第五章国家之要素42

第一节 国民42

第二节 领土44

第三节 主权46

第四节 政府48

第六章国都48

第一节 国都之重要性及其条件48

第二节 建都之论战50

第三节 著者对建都之意见52

第七章国家之标识53

第一节 国旗53

第二节 国歌55

第三编人民之权利义务56

第八章权利义务通论56

第一节 权利义务之概念56

第二节 人民权利之种类57

第三节 人民权利之保障59

第九章消极的权利62

第一节 何谓自由权62

第二节 人身自由63

第三节 居住及迁徙之自由66

第四节 意见自由67

第五节 信教自由70

第六节 集会自由72

第七节 结社自由73

第八节 自由与戒严75

第十章受动的权利76

第一节 财产权76

第二节 工作权78

第三节 生存权79

第十一章积极的权利81

第一节 请愿权81

第二节 诉愿权81

第三节 诉讼权83

第四节 受国民教育之权利84

第十二章主动的权利85

第一节 选举权85

第二节 罢免权87

第三节 创制权88

第四节 复决权89

第五节 应考试权90

第十三章义务92

第一节 纳税义务92

第二节 兵役义务94

第三节 其他义务97

第四编政权之行使98

第十四章权能区分之理论98

第一节 各国政权行使之方式98

第二节 权能区分之意义及其价值100

第三节 权能区分之实现103

第十五章国民大会107

第一节 国民大会之性质107

第二节 国民大会代表108

第三节 国民大会之组织与职权110

第四节 国民大会之会议112

第十六章选举、罢免、创制、复决113

第一节 选举权之行使113

第二节 罢免权之行使118

第三节 创制权之行使119

第四节 复决权之行使120

第五编治权之行使122

第十七章治权通论122

第一节 治权之分掌122

第二节 政府之形态125

第十八章总统130

第一节 总统之产生与性质130

第二节 总统之在职131

第三节 总统之职权133

第四节 总统之待遇138

第十九章行政139

第一节 行政院之性质139

第二节 行政院之组织142

第三节 行政院之职权143

第二十章立法145

第一节 立法院之性质145

第二节 立法委员147

第三节 立法院之组织与职权150

第四节 立法程序153

第二十一章司法155

第一节 司法院之性质155

第二节 司法院之组织及职权156

第三节 法院组织158

第四节 司法独立159

第二十二章考试161

第一节 考试院之性质161

第二节 考试院之组织与职权162

第三节 文官制度164

第二十三章监察167

第一节 监察院之性质167

第二节 监察委员169

第三节 监察院之组织与职权170

第四节 弹劾与惩戒172

第六编地方制度175

第二十四章中央与地方之权限175

第一节 地方制度之类型175

第二节 地方制度之争论177

第三节 均权制度之立法180

第二十五章省县182

第一节 省县之性质182

第二节 省县民意机关184

第三节 省县政府186

第四节 省县自治事业188

第五节 省县同等区域190

第七编基本国策194

第二十六章国防与外交194

第一节 国防194

第二节 外交197

第二十七章国民经济199

第一节 原则、方案、与目的199

第二节 平均地权201

第三节 节制资本204

第四节 保护政策206

第五节 财政金融208

第二十八章社会安全210

第一节 劳工政策210

第二节 社会保健211

第三节 社会救济212

第二十九章教育文化213

第一节 教育文化之宗旨213

第二节 教育机会均等之制度化214

第三节 教育文化政策216

第三十章边疆地区218

第一节 边疆民族218

第二节 边疆事业220

第八编结论221

第三十一章宪法总评221

第一节 我国宪法之立法精神221

第二节 我国宪法之特点223

第三十二章对宪法之建议225

第一节 修宪之建议225

第二节 行宪之期望226

附录:中华民国宪法全文227

1947《中国宪法论 全1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邓充闾 1947 湖南省银行湘行印刷厂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宪法释论(1968 PDF版)
中国宪法释论
1968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民国宪法论(1994.10 PDF版)
中华民国宪法论
1994.10 三民书局
中国宪法释论(1947.01 PDF版)
中国宪法释论
1947.01 政衡月刊社
中华民国宪法全文( PDF版)
中华民国宪法全文
鲁山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中华民国宪法1册(1947 PDF版)
中华民国宪法1册
1947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宪法原理  全1册(1948 PDF版)
中国宪法原理 全1册
1948
中国宪法新论(1988 PDF版)
中国宪法新论
1988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中国宪法学概论(1991 PDF版)
中国宪法学概论
1991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中国宪法概论(1988 PDF版)
中国宪法概论
1988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国宪法(1996 PDF版)
中国宪法
1996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宪法概论(1987 PDF版)
中国宪法概论
198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宪法(1989 PDF版)
中国宪法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宪法(1946 PDF版)
中国宪法
1946 中国文化服务社
中国比较宪法论(1937 PDF版)
中国比较宪法论
1937 世界书局
宪法论(1984 PDF版)
宪法论
1984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