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实用手册》求取 ⇩

第一编 体育健身3

第一篇 体育健身之道3

第一章 体育健身基础3

一、生命在于运动3

(一) 生命运动与体育运动3

(二) 生命在于“适度”运动5

(三) 体育健身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最佳方式6

二、发展“体育人口”促进全民体育健身7

(一) 现代人体育锻炼的结构方式7

(二) 发展“体育人口”促进全民体育健身8

三、体育健身的价值10

(一) 体育健身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10

(三) 体育健身改善呼吸功能11

(二) 体育健身增强心血管功能11

(四) 体育健身使肌肉发达、骨质增强12

(五) 体育健身提高消化系统功能13

(六) 体育健身改善神经系统功能13

(七) 体育健身有利心理健康14

(八) 体育健身增强人体免疫功能16

(九) 体育健身的医疗价值16

(十) 体育健身改观性生活18

四、体育健身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8

(一) 明确目的自觉锻炼19

(二) 持之以恒19

(三) 循序渐进19

(四) 合理的运动负荷19

(七) 巩固提高20

(六) 从实际出发20

(五) 全面发展20

五、体育健身应注意的事项21

(一) 体育锻炼忠告21

(二) 准备活动六要六忌21

(三) 中老年体育运动锻炼的注意点22

(四) 注意体育锻炼卫生23

第二章 体育健身误区24

一、体育运动中的十种误解24

二、运动常识正与误24

三、健身传统观念的误区25

四、锻炼身体时间的误区26

五、锻炼身体运动量的误区27

六、青春期健身锻炼五误29

七、游泳误区30

八、跑步误区31

九、日光浴和冷水浴的误区32

十、减肥误区34

十一、运动后饮水误区35

十二、婴幼儿运动误区36

十三、妇女体育锻炼误区36

十四、走出高考学生体能“欠帐”的误区37

十五、心肌炎患者运动误区38

十六、体力劳动不等于体育锻炼39

第三章 体育健身向导39

一、不同年龄阶段体育健身的益处39

(一) 幼儿时期的运动与健康39

(二) 青少年时期的运动与健康39

二、体育健身选项40

(一) 有氧运动是科学健身的核心40

(三) 中老年的运动与健康40

(二) 选择适合的健身项目41

(三) 体育健身兴趣与选项44

(四) 病弱者的健身项目45

(五) 克服心理缺陷的健身选项46

(六) 半边健身的学问46

(七) 交替健身的学问47

(八) 倒立健身的学问48

三、健身运动量掌握49

(一) 自我控制运动量49

(二) 健身方式与运动量掌握50

四、体育健身环境53

(一) 体育健身与环境53

(二) 健身时间的选择54

(三) 四季健身问题56

(四) 双休日健身问题63

第二篇 群众体育健身咨询66

第一章 青少儿体育健身66

一、学前儿童体育健身66

(一) 学前体育的年龄分期66

(二) 学前体育的特点和内容67

(三) 学前儿童体育健身的培养68

二、青春期体育健身71

(一) 青春发育期的体育健身71

(二) 中小学生体育健身选择73

(三) 青少年体育健身应注意的问题74

(四) 体育健身有助增高76

第二章 知识分子体育健身79

一、大学生自我体育健身79

二、中青年知识分子体育健身的必要性81

三、中青年知识分子增强体质的途径83

四、中老年知识分子的业余锻炼84

五、教师应加强体育健身85

第三章 中老年体育健身86

一、运动是健康长寿的良药86

二、中老年人的运动原则87

三、人体衰老从腿开始89

四、老年人体育健身内容90

五、老年人体育健身的自我监督92

第四章 女性体育健身94

一、体育健身对女性的特殊益处94

二、经期体育健身应注意的事项95

第五章 肥胖人的体育健身96

一、肥胖、减肥与健康96

三、孕妇体育健身问题96

二、运动与减肥99

三、防治儿童肥胖的正确途径100

四、中青年减肥的有效途径103

第六章 运动健美指南104

一、人体美的基本要素104

(一) 均衡美104

(二) 对称美105

(三) 对比美105

(四) 曲线美106

二、健美体形的标准106

(一) 怎样才算健美106

(二) 如何了解自己的体型107

(三) 健美体形的标准107

(一) 健美锻炼的最佳年龄109

三、运动健美的效果109

(四) 中小学生健美体形的标准109

(二) 健美训练如何取得最佳效果110

(三) 运动对人体健美的作用110

四、健美锻炼引导112

(一) 利用健美书刊指导自我锻炼112

(二) 初学者的健美锻炼113

(三) 瘦人的健美锻炼113

(四) “豆芽菜”体型人的健美锻炼114

(五) 女性的健美锻炼115

(六) 中年人的健美锻炼117

(七) 老年人的健美锻炼118

五、健美锻炼的饮食要求118

(一) 健美锻炼对各类食物的需要118

(二) 练健美者如何补充维生素119

(三) 练健美者的膳食设计120

六、健美锻炼应注意的事项121

(一) 健美锻炼中的误区121

(二) 初练健美应该注意的问题124

(三) 力量练习应注意的问题124

(四) 健美锻炼应防止肩部受伤126

第三篇 体育医疗顾问128

第一章 体育医疗的基本常识128

一、体育医疗的涵义128

二、体育医疗的特点128

三、体育医疗的作用129

四、体育医疗的适应症131

五、体育医疗的方法手段131

六、进行体育医疗应遵循的原则133

七、进行体育医疗应注意的事项134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体育医疗135

一、心脏病的体育医疗135

(一) 冠心病体疗的作用和方式135

(二) 心脏外科手术前后的体疗方式139

(三) 风湿性心脏病的体疗方式141

(四) 心脏病患者进行体育医疗应注意的事项142

二、高血压病的体育医疗143

(一) 体育医疗对防治高血压病的作用143

(二) 高血压病人的体疗方式144

(三) 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育医疗应注意的事项145

三、其它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体育医疗146

(一) 心力衰竭的体疗方式146

(六)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体疗方式147

(五) 心律不整的体疗方式147

(四)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体疗方式147

(三) 先天性心脏病的体疗方式147

(二) 心脏办膜病的体疗方式147

(七) 紫癜病的体疗方式148

(八) 心肌炎的体疗方式148

(九) 手足冰冷症的体疗方式148

第三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育医疗149

一、呼吸道疾病的体育医疗149

(一) 上呼吸道感染的体疗方式149

(二) 支气管炎哮喘的体疗作用和方式150

(三) 慢性气管炎的体疗方式150

(四) 支气管扩张的体疗方式151

二、肺病的体育医疗151

(一) 肺气肿的体疗作用和方式151

(三) 肺结核的体疗方式153

(二) 矽肺的体疗方式153

三、其它呼吸系统疾病的体育医疗155

(一) 胸膜炎的体疗方式155

(二) 肺脓肿的体疗方式155

(三) 肺炎的体疗方式156

(四) 岔气的体疗方式156

第四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体育医疗157

一、胃肠道疾病的体育医疗157

(一) 胃下垂的体疗作用和方式157

(二) 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肠炎的体疗方式159

二、肝炎的体育医疗160

(一) 急性肝炎的体疗方式160

(二) 慢性肝炎的体疗方式162

(一) 肥胖病的体疗任务和方式163

三、代谢疾病的体育医疗163

(二) 糖尿病的体疗作用和方式166

四、其它消化系统疾病的体育医疗167

(一) 便秘的体疗方式167

(二) 痔疮的体疗方式168

(三) 脱肛的体疗方式169

(四) 胃扭转的体疗方式169

(五) 腹部手术的体疗方式170

(六) 腹壁松弛的体疗方式170

(七)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的体疗方式171

第五章 运动器官疾病的体育医疗171

一、关节炎的体育医疗171

(一) 关节炎患者的体育医疗任务和方式171

(二) 关节炎患者的太极拳治疗172

(四) 防治肩关节周围炎的体疗方式173

(三)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沙浴治疗173

二、骨折的体育医疗175

(一) 骨折体育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75

(二) 四肢骨折的体疗任务和方式175

(三) 脊柱骨折的体疗任务和方式177

(四) 骨盆骨折的体疗任务和方式178

(五) 锁骨、肩胛骨及肋骨骨折的体疗任务和方式179

(六) 关节内骨折的体疗任务和方式179

三、骨畸形的体育医疗180

(一) 脊柱侧弯的体疗方式180

(二) 圆背和凹背的体疗方式181

(三) 扁平足的体疗方式182

(四) 鸡胸的体疗方式183

(五) 肩内收和翼状肩胛的体疗方式183

(一) 颈椎病的体疗方式184

四、其它运动器官疾病的体育医疗184

(二) 腰肌和髌骨劳损的体疗方式185

(三) 腰椎间盘脱出的体疗方式186

(四) 身体运动部位疼痛症状的体疗方式186

第六章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体育医疗189

一、神经官能症和神经衰弱症的体育医疗190

(一) 神经官能症的体疗方式190

(二) 神经衰弱症的体疗方式191

二、瘫痪症的体育医疗192

(一) 瘫痪症的体育医疗目的、任务和方式192

(二) 痉挛性瘫痪的体疗方式194

(三) 截瘫的体疗方式195

(四) 偏瘫的体疗方式196

(一) 失眠症的体疗方式197

三、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的体育医疗197

(五)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体疗方式197

(二) 脑震荡后遗症的体疗方式198

(三) 坐骨神经痛的体疗方式198

(四) 晕车、晕船的体疗方式199

(五) 癫痫的体疗方式200

(六) 老年人精神衰老症的体疗方式200

第七章 妇儿科病和其它疾病的体育医疗201

一、妇科病的体育医疗201

(一) 妇科病体育医疗的目的和任务201

(二) 怀孕期的体疗方式202

(三) 产后的体疗方式202

(四) 子宫位置异常的体疗方式202

(五) 痛经的体疗方式203

(六) 慢性盆腔炎的体疗方式204

(二) 儿科病的体疗方式205

二、儿科病的体育医疗205

(一) 儿科病体育医疗的意义205

(三) 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的体疗方式206

(四) 小儿风湿病的体疗方式206

(五) 儿童发育迟缓和发育不全的体疗方式207

三、其它疾病的体育医疗207

(一) 慢性膀胱炎的体疗方式207

(二) 慢性前列腺炎和精囊炎的体疗方式208

(三) 精索静脉曲张的体疗方式208

(四) 遗精的体疗方式208

(五) 胆道疾病的体疗方式209

(六) 近视眼的体疗方式209

(一) 太极拳、太极剑简介210

一、太极拳、太极剑210

第一章 拳、操、功、舞210

第四篇 常用健身项目的基础知识210

(二) 太极拳、太极剑的特点211

(三) 太极拳、太极剑的主要健身作用214

(四) 初学太极拳、太极剑的基本要领215

(五) 练太极拳、太极剑应注意的事项218

二、健美操218

(一) 健美操简介218

(二) 健美操的特点219

(三) 健美操的主要健身作用221

(四) 初学健美操的基本要领221

(五) 练健美操应注意的事项222

三、气功223

(一) 气功简介223

(三) 气功的主要健身作用224

(二) 气功的特点224

(四) 初学气功的基本要领225

(五) 练气功应注意的事项226

四、健身舞227

(一) 交谊舞、体育舞蹈、迪斯科简介227

(二) 体育舞蹈、普通交谊舞、迪斯科的特点229

(三) 体育舞蹈、交谊舞、迪斯科的主要健身作用230

(四) 初学体育舞蹈和交谊舞的基本要领231

(五) 跳健身舞应注意的事项235

第二章 棋、牌、钓235

一、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235

(一) 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简介235

(二) 初学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的基本常识239

(一) 桥牌简介246

二、桥牌246

(二) 初学桥牌的基本常识247

三、垂钓250

(一) 垂钓简介250

(二) 初学垂钓的基本常识251

第三章 球类267

一、门球267

(一) 门球运动简介267

(二) 初学门球的基本常识268

二、地掷球270

(一) 地掷球运动简介270

(二) 初学地掷球的基本常识270

(一) 台球运动简介273

三、台球273

(二) 初学台球的基本常识274

四、保龄球279

(一) 保龄球运动简介279

(二) 初学保龄球的基本常识280

五、高尔夫球283

(一) 高尔夫球运动简介283

(二) 初学高尔夫球的基本常识284

六、网球288

(一) 网球运动简介288

(二) 初学网球的基本常识289

七、沙滩排球292

(一) 沙滩排球简介292

(二) 初学沙滩排球的基本常识292

一、步行健身294

(一) 步行健身简介294

第四章 其它健身项目294

(二) 步行健身的基本常识296

二、跑步健身297

(一) 跑步健身简介297

(二) 跑步健身的基本常识297

三、游泳健身299

(一) 游泳健身简介299

(二) 游泳健身的基本常识301

(三) 冬泳的基本常识307

四、旅游健身309

(一) 旅游健身简介309

(二) 旅游健身的基本常识309

(三) 春游的基本常识312

(四) 骑自行车旅游的基本常识313

(一) 家庭健身器材简介316

五、家庭健身器材316

(二) 家庭使用健身器材的基本常识318

第五章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介绍321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321

(一) 抢花炮321

(二) 得努322

(三) 秋千323

(四) 珍珠球323

(五) 赛马324

(六) 中国式摔跤326

(七) 跳竹竿327

(八) 响箭327

二、民间体育项目简介328

(一) 踏脚328

(三) 玩龙灯329

(二) 赛骆驼329

(四) 玩狮子330

(五) 赛龙舟331

(六) 打陀螺332

(七) 放风筝333

(八) 跳绳334

(九) 踢毽子335

第二编 饮食健身339

第一篇 饮食健身之道339

第一章 饮食健身基础339

一、饮食营养科学化339

(一) 人类饮食营养的进程339

(二) 饮食营养问题是难以探索的科学领域340

(三) 我国膳食指南和膳食结构341

(四) “金字塔”饮食结构342

(五) 我国绿色食品开发初具规模344

二、合理饮食营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45

(一) 合理营养的原则345

(二) 食物的选择原则345

(三) 合理的烹调方法346

(四) 膳食的配制方法347

(五) 饮食习惯347

(六) 提倡分餐制348

三、我国饮食养生历史悠久348

第二章 人体需要的营养与营养素349

一、蛋白质350

(一) 蛋白质的概念与分类350

(二)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350

(三) 蛋白质的摄取量351

(二) 脂肪的生理功能352

二、脂肪352

(一) 脂肪的概念与分类352

(三) 脂肪的摄取量353

三、碳水化合物354

(一) 碳水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354

(二)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354

(三) 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355

四、维生素356

(一) 维生素的概念与分类356

(二)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356

(三) 维生素的摄取量358

五、无机盐361

(一) 无机盐的概念与分类361

(二)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361

(三) 无机盐的摄取量363

六、水371

(一) 水的概念371

(二) 水的生理功能371

(三) 水的摄取量372

七、食物纤维372

(一) 食物纤维的概念372

(二) 食物纤维的生理功能372

(三) 食物纤维的摄取量373

第三章 饮食健身的误区374

一、饮食健身观374

(一) 中国饮食步入误区374

(二) 中国人应上“餐桌课”375

(三) 膳食安排376

(四) 走出饮食习惯的误区377

(五) 先吃饭再喝汤的用餐习惯不够科学378

(六) 减慢吃饭速度与脑健康378

(七) 饭后保健误区379

(八) 健美饮食误区380

二、饮食的选择381

(一) 偏食植物油381

(二) 食素未必长寿382

(三) 过食酸性食物对身体的影响383

(四) 蔬菜的选择383

(五) 馒头与面包的营养384

(六) 肉汤与肉的营养384

(七) 冻肉与鲜肉的营养384

(三) 鲜鱼宜与豆腐同食385

(二) 鳝鱼宜与藕同食385

(一) 带馅食品值得提倡385

三、宜食与不宜食的食物385

(四) 肉与蔬菜同食的益处386

(五) 生熟食品要分开386

(六) 柿子不宜与红薯、螃蟹同食386

(七) 茶鸡蛋不宜食386

(八) 小葱拌豆腐不宜食387

(九) 土豆烧牛肉不宜食387

(十) 酸碱食品不宜加味精387

(十一) 熬粥不要加碱387

(十二) 炖骨头汤不宜添加冷水387

(十三) “热狗”不宜多吃387

(十四) 生吃蔬菜的益处388

(十五) 不宜生吃的食物388

(二十) 不宜常吃、多吃油条389

(十九) 不宜生食豆油389

(十六) 不宜生吃活鱼389

(十八) 食用生姜应注意的问题389

(十七) 不宜生吃胡萝卜389

(二十一) 原汤不宜丢弃390

(二十二) 吃凉拌菜应注意的问题390

(二十三) 不宜长期食用方便面391

(二十四) 不宜多吃罐头食品391

(二十五) 牛奶鸡蛋并非是最佳的早餐391

(二十六) 晚餐不宜多吃多喝392

四、误吃的食物392

(一) 误吃的毒蕈392

(二) 不可食用有毒的蔬菜和水果393

(三) 误吃的鸡蛋395

(四) 误吃的鱼、虾、蟹397

(五) 误吃的羊肉398

(六) 勿食有病的狗、鸡肉399

五、冰箱的使用399

(一) 使用冰箱存放食物的基本常识399

(二) 食物解冻与存放401

(三) 不宜在冰箱内久存的食物401

(四) 不宜直接吃冰箱拿出的食物402

六、补品保健402

(一) 走出药物保健的误区402

(二) 如何看待补品402

(三) 什么是强化食品403

(四) 选购儿童强化食品的原则403

(五) 服食补品的学问404

(一) 平衡膳食的特点406

(二) 平衡膳食包括的食物406

第四章 饮食健身向导406

一、平衡膳食406

(三) 自身酸碱平衡途径407

(四) 提倡吃杂食407

(五) 粮豆搭配食用营养价值高407

(六) 粮食与其它食物合理搭配408

(七) 主、副食的调配408

二、饮食的选择409

(一) 饮食的正确途径409

(二) 第三状态人的饮食选择410

(三) 不同对象人的饮食选择412

(四) 日常生活的膳食处理413

(五) 四季膳食调配416

(一) 食物烹调与人体健康423

三、烹调与饮食营养423

(二) 烹调方式与食物营养424

(三) 食物的初加工应合理426

(四) 正确使用调味品428

(五) 科学使用炊具429

第五章 健美减肥与饮食432

一、健美与饮食432

(一) 健美与营养432

(二) 微量元素与美容433

(三) 饮食与美容434

二、减肥与饮食436

(一) 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436

(二) 正确的减肥方法437

(三) 实施平衡的饮食438

(四) 减肥饮食原则439

(五) 减肥食物440

(六) 减肥食谱的设计443

(七) 减肥饮食应注意的问题445

(八) 肥胖的治疗与预防449

第六章 烟、酒、茶与健康452

一、吸烟与健康452

(一) 吸烟及其危害452

(二) 吸烟与戒烟457

二、饮酒与健康459

(一) 饮酒对人体的利弊459

(二) 大量饮酒对人体的危害460

(三) 过量饮酒是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461

(四) 过量饮酒的预防与治疗462

(五) 饮啤酒和葡萄酒的学问463

(六) 其它饮酒应注意的问题464

(七) 介绍几种自调中式鸡尾酒465

三、饮茶与健康466

(一) 饮茶的健康功效466

(二) 科学饮茶引导474

(三) 饮茶应注意的事项477

第二篇 群众饮食健身咨询479

第一章 婴幼儿饮食健身479

一、婴幼儿饮食与喂养问题480

(一) 婴幼儿喂养的基本要求480

(二) 婴幼儿喂养时常出现的问题480

(三) 婴儿的饮食特点480

(一) 母乳喂养482

二、新生儿的喂养482

(二) 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486

三、婴儿的喂养489

(一) 婴儿营养的需要489

(二) 喂养的种类和方法490

(三) 添加辅助食品492

(四) 断奶492

四、幼儿的饮食调配493

(一) 幼儿饮食调配原则493

(二) 幼儿的饮食调配应注意的问题494

第二章 青少儿饮食健身494

一、学龄前期儿童的饮食健身494

(二)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495

(一) 学龄前期儿童的营养需求495

(三) 学龄前期儿童的膳食安排496

(四) 学龄前期儿童膳食应注意的问题497

(五) 早期营养与智力发育499

二、小学生的饮食健身500

(一) 学龄儿童的营养需求500

(二) 学龄儿童的合理膳食505

(三) 小学生膳食应注意的问题508

三、中学生的饮食健身问题509

(一) 中小学生急需营养指导509

(二) 中学生饮食特点509

(三) 高考前学生的饮食510

(四) 中学生饮食备忘录511

(五) 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514

(一) 大学生的营养及合理膳食517

四、大学生的饮食健身问题517

(二) 大学生饮食应注意的问题518

第三章 成年、中老年饮食健身519

一、我国健康成人的营养与膳食指南519

(一) 吃多样化与平衡的膳食520

(二) 维持适宜的体重520

(三) 避免吃太多的脂肪521

(四) 吃有丰富淀粉和纤维的食物,少吃精糖522

(五) 避免吃太多的钠523

(六) 要少喝酒,少抽烟523

(七) 成年人的饮食及其注意事项523

二、中老年饮食健身524

(一) 中老年人的营养需要524

(二) 中老年人的合理营养与膳食528

(三) 中老年人膳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31

(四) 老年人的食养与食补问题533

第四章 孕、产妇饮食健身542

一、孕妇的营养与膳食542

(一) 妊娠期的营养需要542

(二) 妊娠期的营养摄取545

(三) 妊娠期的膳食调配547

(四) 营养不良对妊娠的影响548

二、产妇的营养与膳食549

(一) 产褥期的营养需要549

(二) 产褥期的膳食调配550

(三) 乳母的营养需要551

(四) 乳母的膳食调配552

(五) 产妇常见病的饮食553

(二) 独特的风格与理论554

(一) “医食同源”的传统554

(三) 平衡膳食的原则554

第一章 食疗有关的理论概述554

第三篇 食疗顾问554

一、中医营养学的食疗特点554

(四) 人体与自然的关系555

(五) 生命的三大要素555

(六) 四性五味学555

(七) 饮食禁忌556

二、饮食与疾病的关系556

三、病人的营养与膳食指南559

(一) 病人的营养情况559

(二) 病人的代谢560

(三) 病人的膳食561

一、冠心病563

(一)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63

第二章 常见疾病的食疗563

(二) 食疗方法565

二、高血压565

(一)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养565

(二) 食疗方法567

三、高脂血症567

(一) 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调养567

(二) 食疗方法569

四、胃病569

(一) 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调养570

(二) 急性胃炎患者的饮食调养571

(三) 急性胃肠炎的食疗方法571

(四) 胃痛的食疗方法572

(五)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调养573

(一) 肝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74

五、肝病574

(二) 慢性肝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75

(三) 病毒性肝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75

(四) 肝炎病患者的食疗方法576

(五) 脂肪肝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77

(六) 肝硬变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78

(七) 肝硬变病患者的食疗方法579

六、胰腺炎579

(一) 慢性胰腺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79

(二) 急性胰腺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80

七、肾炎580

(一) 慢性肾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80

(二) 慢性肾炎病患者的食疗方法581

(四) 急性肾炎病患者的食疗方法582

(三) 急性肾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82

(五) 肾盂肾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83

(六) 肾小球肾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83

八、糖尿病584

(一)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84

(二) 食疗方法587

九、贫血病588

(一) 贫血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88

(二) 缺铁性贫血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89

(三) 食疗方法590

十、便秘590

(一) 便秘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90

(二) 食疗方法591

十一、腹泻592

(一) 慢性腹泻患者的饮食调养592

十二、痢疾患者的食疗方法593

(二) 小儿腹泻的治疗593

十三、胆囊炎和胆石症患者的饮食调养594

十四、呼吸系统常见病595

(一)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95

(二)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食疗方法596

(三) 支气管哮喘病患者的食疗方法597

(四) 咳喘病患者的食疗方法597

(五) 肺结核病患者的饮食调养597

十五、感冒、发热、暑病598

(一) 感冒患者的食疗方法598

(二) 发热病患者的饮食调理598

(三) 暑病患者的食疗方法599

十六、痛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600

(二) 尿毒症患者的饮食调养601

(一) 泌尿系感染患者的食疗方法601

十七、泌尿系常见病症601

(三) 血尿患者的食疗方法602

(四) 尿频患者的食疗方法602

(五) 前列腺炎患者的食疗方法603

十八、脑血管、瘫痪病603

(一) 脑血管病患者的食疗方法603

(二)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饮食调养604

(三) 瘫痪病患者的饮食调养605

十九、过敏性紫癜症患者的饮食调养606

二十、早泄、遗精607

(一) 早泄的食疗方法607

(二) 遗精的食疗方法607

二十一、失眠、盗汗608

(一) 失眠症患者的食疗方法608

二十二、痔疮患者的食疗方法609

(二) 盗汗的食疗方法609

二十三、疝气患者的食疗方法610

二十四、痴呆症患者的食疗方法611

二十五、神经性皮炎患者的食疗方法611

二十六、脱发症的食疗方法611

二十七、龋齿的防治612

二十八、肥胖症的饮食调养612

二十九、癌症613

(一) 膳食营养与癌症613

(二) 防治癌症的饮食途径614

三十、食物中毒616

(一) 食物中毒的原因616

(二) 食物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断617

(三) 食物中毒的急救618

(四) 食物中毒的预防619

(一) 健康的基本涵义623

一、健康623

第三编 保健健身623

第一章 健康与寿命623

第一篇 保健健身之道623

(二) 健康标准624

(三) 健康测检627

二、寿命629

(一) 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629

(二) 自然寿命的推算630

(三) 影响寿命的因素631

(四) 关于衰老起因的学说636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639

(一) 心理与健康639

(二) 情绪与健康642

(三) 遗传与健康644

(四) 生活方式与健康646

(五) 环境与健康650

(六) 气候环境与健康653

(七) 空气质量与健康656

(八) 水污染与健康658

(九) 噪音与健康660

(十) 文化环境及其它与健康有关的因素661

四、养生保健的科学道理664

(一) 养生学是益寿延年的科学664

(二) 我国传统养生原则666

(三) 医疗保健的发展趋势667

(四) 科学养生保健668

第二章 保健健身误区670

一、保健观念670

(一) 保健中的不等式670

(二) 更新保健观念672

(三) 走出教育子女的误区674

(四) 男人体质不比女人强675

二、生活卫生与保健675

(一) 家用化工品与健康675

(二) 正确使用洗涤用品676

(三) 生活中的不卫生习惯677

(四) 消除家庭环保的误区678

(五) 空调的功与过680

(六) 谨防“新居症”680

(七) 谨防“轻骑症”681

(八) 避震的应急办法682

三、家庭沙龙683

(一) 正确看待家庭“安乐窝”683

(二) 家庭精神污染683

(二) 善待痛苦684

(一) 常发脾气者难长寿684

(三) 婚后仍需谈情说爱684

四、消除心理误区684

(三) 走出沉默685

(四) 生活中不要“过敏”686

(五) 消除心理误区须知686

五、健与美687

(一) 走出美的误区687

(二) 求美的陋习687

(三) 姿势的潜在威胁688

(四) “老来瘦”未必寿689

(五) 敢穿并非随便穿690

(六) 戴胸罩的时间长不利健康690

(八) 嘴唇舔不得691

(九) 警惕“电话青春豆”691

(七) 长发易头晕691

六、习舞者的保健692

(一) 谨防舞厅环境污染692

(二) 习舞者须知694

七、学会休息695

(一) 人对休息的误解695

(二) 提倡积极休息695

(三) 走出睡眠的误区696

八、医药保健697

(一) 走出药物保健的误区697

(二) 病前用药要慎重698

(三) “澳抗”阳性者不应受歧视698

(四) 安眠药不能真安眠698

(七) 接吻不传染艾滋病699

(五) 切忌孩儿无病常吃药699

(六) 摘掉老花镜并非越活越年轻699

(八) 正确对待学生做眼保健操700

第三章 保健健身向导701

一、保健健身之要诀701

(一) 注重人的自身素质701

(二) 古人保健三定律701

(三) 保健四题702

(四) 自我保健四步曲703

(五) 保持健康要五平衡704

(六) 健康长寿“八要”、“八诀”、“八放”704

二、保健与生活方式706

(一) 所谓生活方式病706

(二) 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707

(四) 健康家庭特征708

(三) 各年龄层健康寄语708

(五) 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711

(六) 警惕家庭“物质文明病”713

(七) 睡眠养生714

三、人体科学718

(一) 人体奥妙718

(二) 突然死亡的前驱症状723

(三) 人体第三状态724

(四) 精神与智力残疾的遗传因素724

四、自我心理与情绪的调适724

(一)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生活保障724

(二) 做心理健康的人725

(三) 社会心理失衡病725

(四) 心理健康的培养726

(六) 情绪调节和驾驭730

(五) 消除情绪饥饿的方法730

(七) 发脾气及其控制731

(八) 观赏、想像与保健732

(九) 利他主义益健康732

五、适应环境的时间保健健身733

(一) 人体生物钟的一般规律733

(二) 人体生物钟与健康735

(三) 生物钟的妙用736

(四) 人体生物钟的保养738

(五) 科学的运时保健原则739

(六) 保健健身的最佳时间740

一、新生儿742

(一) 新生儿的基本发育特征742

第一章 婴幼儿保健健身742

第二篇 群众保健健身咨询742

(二) 新生儿的护理745

(三) 早产儿的护理748

二、婴儿750

(一) 婴儿的生长发育750

(二) 婴儿保健的一般要求752

(三) 1—3月龄婴儿的护理754

(四) 4—6月龄婴儿的护理762

(五) 7—9月龄婴儿的护理768

(六) 10—12月龄婴儿的护理775

三、幼儿780

(一) 幼儿的生长发育780

(二) 幼儿的护理781

(三) 幼儿的教养781

(四) 简易的幼儿保健健身方法782

第二章 青少儿保健健身783

一、学龄前期儿童783

(一) 学龄前期儿童的生长发育783

(二) 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发展786

(三) 学龄前期儿童保健的基本要求788

(四) 学龄前期儿童保健重点791

(五) 亲近大自然799

(六) 美国的“先行一步”教育工程800

二、小学生801

(一)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801

(二) 小学生的日常保健806

三、中学生809

(一) 中学生青春期的生长发育809

(二) 中学生青春期的卫生与保健812

(三) 中学生青春期日常生活保健819

四、大学生825

(一) 大学生的生长发育825

(二)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卫生826

(三) 大学生的日常保健828

第三章 中老年保健健身834

一、抗衰与保健834

(一) 人体衰老的基本表现834

(二) 中年人防早衰与保健835

(三) 老年人抗衰与保健841

(四) 日本人长寿之诀窍845

二、中老年日常保健846

(一) 起居调摄846

(二) 休息与睡眠850

(三) 心理特点与保健853

(四) 情绪变化特点与保健859

第四章 孕产期、妇女更年期保健健身864

一、孕期保健864

(一) 孕妇的生理变化和胎儿发育864

(二) 孕妇的精神调适866

(三) 孕期卫生与保健867

二、产褥期保健871

(一) 产褥期的生理变化与护理871

(二) 产褥期卫生与保健要点873

(三) 产妇的日常保养874

(四) 产褥体操876

(五) 避孕878

三、妇女更年期保健880

(一) 绝经与更年期的生理变化880

(二) 更年期卫生与保健881

(三) 更年期的性生活885

第三篇 保健健身方式888

第一章 日常保健健身888

一、动与静的健身之道888

二、保健健身方式889

(一) 足部保健889

(二) “脚部踩踏”法890

(三) 反常态保健运动891

(四) 心理保健法894

(五) 健身球与保健897

(六) 散步是理想的保健健身方式898

(七) 手足沙浴保健健身901

(八) 集邮的养生之道902

(九) 上下楼梯保健健身902

(十) 静默保健健身法903

(十一) 寓保健健身于日常生活之中904

三、上班族的自我保健906

(一) 办公室工作者的保健906

(二) 脑力劳动者的自我保健909

(三) 开拓者应注意身心保健912

四、疲劳与自我保健913

(一) 养生须防劳913

(二) 慢性疲劳症的防治914

(三) 疲劳类型及其保健914

(四) 消除疲劳的方法介绍916

第二章 适应自然环境的保健健身921

一、自然环境与保健健身921

(一) 大自然是健康长寿的源泉921

(二) 山区与健康长寿922

(三) 海滨与保健养生924

(四) 大自然赐于保健健身疗法926

(五) 科学使用“三浴”930

二、春季保健养生936

(一) 春季养生法936

(二) 春季宜练养肝功937

(三) 春季保健应注意的事项938

三、夏季保健养生940

(一) 夏季养生法940

(二) 夏季宜练养心功942

(三) 夏季保健应注意的事项943

四、秋季保健养生945

(一) 秋季养生法945

(二) 秋季宜练养肺功947

(三)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事项947

(一) 冬季养生法949

五、冬季保健养生949

(二) 冬季宜练养肾功950

(三) 冬季保健应注意的事项951

附录:955

一、各种运动(含活动)消耗热量表955

二、各项运动热能消耗率表956

三、自我体育健身测试法957

四、各年龄组步行锻炼处方表959

五、各年龄组原地跑步锻炼处方表962

六、各年龄组跑步锻炼处方表964

七、食物的一般营养成分表968

八、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主要功用、食物来源及缺乏症状表978

九、人体内各种元素含量表982

十、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表984

十一、我国常用食品胆固醇含量表988

十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表989

十三、美国推荐的每日膳食允许量表990

十四、台湾地区每日营养素建议摄取量表991

十五、食物烹调与营养价值992

十六、我国正常男、女标准体重表994

十七、我国部分城市城区、郊县正常男、女童体格发育衡量数字表997

十八、临床检验正常参考值表1009

十九、常用人体检验新旧单位参考值对照表1020

二十、常见药物的最佳用药时间参考表1022

二十一、不同人所需的维生素量1023

二十二、人体所需热量公式1024

二十三、有关健美公式1026

二十四、有关寿命公式1033

二十五、有关孕、产期公式1040

1998《健身实用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佛锦主编 1998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实用健身养生大全(1990 PDF版)
实用健身养生大全
1990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健身防卫术( PDF版)
实用健身防卫术
市民健身手册( PDF版)
市民健身手册
实用器械健身法(1993 PDF版)
实用器械健身法
1993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全民健身指导手册(1995 PDF版)
全民健身指导手册
1995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新潮女性健身健美手册(1997 PDF版)
新潮女性健身健美手册
1997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实用健身法(1987 PDF版)
实用健身法
1987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实用健美知识手册(1989 PDF版)
实用健美知识手册
1989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医学伦理学(1994 PDF版)
医学伦理学
1994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婴幼儿保健实用手册(1993 PDF版)
婴幼儿保健实用手册
1993 北京:海洋出版社
实用医疗保健手册(1994 PDF版)
实用医疗保健手册
1994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小儿保健手册(1990 PDF版)
实用小儿保健手册
1990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优生保健手册(1992 PDF版)
实用优生保健手册
1992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实用营养保健手册(1997 PDF版)
实用营养保健手册
1997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大众体育健身手册(1984 PDF版)
大众体育健身手册
1984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