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问题讨论及其观点》求取 ⇩

前言1

第一章史学理论的若干问题1

一、关于历史是谁创造的问题3

(一)“奴隶们创造历史”论是不是否认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和“总的合力”的论述4

(三)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阶级是否也创造历史6

二、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8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9

(二)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11

(三)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本源动力12

(四)生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13

(五)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是交替推动历史发展的两股动力14

(六)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15

(七)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16

(八)人类社会各种矛盾或各种力量的总合力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17

(九)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18

(十)人类的物质经济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19

(十一)人的欲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20

(十二)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20

(十三)民族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21

三、关子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30

(一)马克思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指什么31

(二)人类历史上的生产方式究竟是五种还是六种33

(三)人类社会的发展究竟是单线还是多线36

(四)关于“东方专制主义”问题39

四、关于历史主义问题42

(一)关于资产阶级历史主义和无产阶级历史主义的联系和区别问题43

1.资产阶级历史主义的产生及其评价43

2.资产阶级历史主义和无产阶级历史主义的区别与联系43

(二)关于历史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和联系44

(三)关于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区别和联系46

五、关于史与论的关系问题49

(一)“以论带史”对不对49

(二)“论从史出”错不错50

(三)正确的治史口号应该是什么51

六、关于“古为今用”的问题53

(一)关于“古为今用”口号的提出53

(二)“古为今用”口号能不能摈弃54

(三)如何正确理解“古为今用”54

(四)历史研究怎样贯彻“古为今用”55

第二章中国农民战争史的若干问题59

一、中国农民战争次数多规模大的原因60

二、关于农民战争的自发性问题63

(一)农民战争的自发性和自觉性问题63

(二)农民阶级有没有自己独立的革命思想体系64

1.农民战争能不能提出反孔的任务66

(三)农民战争反不反孔问题66

2.农民战争反不反孔67

三、中国农民战争是否具有反封建的性质70

(一)农民战争反对不反对封建制度70

(二)农民战争的任务是不是“建立开明的新王朝”71

四、皇权主义问题74

(一)关于皇权主义的定义74

(二)关于皇权主义产生的根源和性质75

(三)中国农民战争中存在不存在皇权主义76

五、关于平均主义问题80

(一)平均、平等口号的提出及其产生根源80

(二)农民战争中平均主义的作用的评价81

(三)平均主义是否会导致农民战争的失败83

(四)怎样理解革命导师对平均主义的评价85

(五)封建社会的农民是不是革命民主主义者87

六、关于农民政权性质的问题89

七、关于农民战争的作用问题95

(一)关于“让步政策”与“反攻倒算”的争论96

1.农民战争之后是否实行过“让步政策”96

2.怎样理解经典作家有关“让步”的论述97

3.封建统治阶级能否“自行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99

(二)关于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101

1.农民战争的动力作用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或者是既有直接又有间接的101

2.农民战争究竟是不是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的真正动力103

3.中国农民战争次数多规模大同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有无关系105

八、农民起义军内部路线斗争问题112

九、关于农民战争中的宗教问题114

(一)关于农民阶级宗教思想的产生原因114

(二)关于农民战争中宗教作用的评价115

第三章中国社会历史分期问题119

一、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问题120

(一)两种新的三段分期法120

(二)“六个时期”分期法124

二、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126

(一)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上限问题126

(二)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问题129

(三)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分歧的原因和亟待弄清的若干问题141

1.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分歧的原因141

2.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中亟待弄清的若干问题142

三、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148

(一)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下限问题151

(二)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的标准及其划分的问题152

第四章中国古代史若干问题157

一、先秦史讨论中的几个问题159

(一)关于大汶口文化的社会性质159

(二)关于商代名称的来源162

(三)关于周武王克殷的年代163

(四)关于“曾国之谜”的探讨165

(五)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社会性质168

(六)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统治者是不是奴隶主贵族169

二、秦汉三国史讨论中的几个问题171

(一)关于秦的统一和秦始皇的评价171

1.如何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171

2.如何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政策措施174

(二)秦王朝为何二世而亡182

(三)刘邦实行分封制是不是迫不得已的184

(四)汉初为何崇尚“黄老之学”185

(五)西汉和亲政策的评价187

(六)关于汉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估价188

(七)关于王莽改制的评价190

(八)造纸是不是东汉蔡伦发明的193

(九)夷陵之战是不是以少胜多的战例195

三、唐宋史讨论中的几个问题197

(一)唐初经济繁荣的原因何在197

(二)宋代是否实行货币地租199

(三)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200

1.王安石变法是否反映了中小地主的要求200

2.关于保甲法的评价202

3.关于保马法的评价204

4.关于王安石是法家还是儒家205

(四)历史上的宋江是不是投降派207

(五)方腊起义研究中的两个争论问题209

1.方腊是不是“佣人”出身210

2.方腊起义誓师在帮源还是在漆园211

四、明清史讨论中的几个问题213

(一)关于明代东林党的评价213

(二)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联明抗清”的斗争策略是否正确214

(三)清入关前满族社会的性质215

(四)清入关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17

(五)关于满清统治者入关的历史作用218

(六)清代前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估价218

(七)清代的统治思想是什么219

1.清代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220

(八)清初闭关政策的评价220

2.清代“闭关政策”有无积极意义222

五、关于儒法斗争及其评价226

(一)关于儒法斗争问题226

1.历史上有没有儒法斗争226

2.儒法斗争延续到什么时候227

3.“儒法合流”说是否切合历史实际227

4.关于法家的评价228

5.关于儒家的评价229

(二)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230

1.汉武帝是否实行“独尊儒术”230

2.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用的看法231

1.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后是否存在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233

(三)关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路线斗争以及复辟与反复辟问题233

2.地主阶级内部有无路线斗争问题234

六、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性和资本主义萌芽问题238

(一)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238

(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242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于何时243

2.中国农业中有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47

(三)明代以后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基本原因和教训249

1.中国落后的标志是什么249

2.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于西方250

3.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基本原因250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以国有为主还是私有为主255

七、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255

(二)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于何时258

八、关于历史上的民族问题261

(一)民族形成于何时261

(二)民族问题是否就是阶级问题262

(三)在阶级社会里能否实现民族融合265

(四)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266

(五)怎样才算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267

九、关于“清官”问题的讨论270

(一)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清官”270

(二)“清官”生存的社会土壤271

(三)“清官”的历史作用273

十、历史地理讨论中的几个问题276

(一)“岛夷”是不是指台湾276

(二)李冰凿离堆是不是在都江堰280

(三)古夜郎的疆域和都邑方位281

1.关于古夜郎的疆域281

2.关于古夜郎的都邑方位282

(四)垓下战场在河南还是在安徽284

(五)“赤壁”所在何处286

(六)曹操“东临碣石”的碣石在哪里289

第五章中国近现代史的若干问题291

一、关于太平天国的问题292

(一)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293

(二)关于太平天国的思想及其渊源294

(三)关于太平天国与宗教的关系299

1.洪秀全究竟有没有创立一个名叫“拜上帝会”的组织299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是在哪一年300

3.洪秀全的《原道觉世训》写于何时301

4.宗教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301

(四)关于太平天国建都天京的评价304

(五)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308

1.《制度》是不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308

2.《制度》是不是一种空想的社会主义310

3.《制度》是不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311

(六)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313

1.太平天国政体是不是“虚君制”321

(七)关于太平天国的政体321

2.关于“八位万岁”问题的争论323

(八)关于“天京事变”的评价327

(九)关于太平天国革命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331

二、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343

(一)清政府兴办洋务运动是不是为了镇压农民革命343

(二)洋务运动是不是卖国性质的运动345

(三)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是不是具有买办性348

(四)洋务运动是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351

(五)洋务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是起阻碍作用还是促进作用353

2.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是什么356

(六)关于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356

1.洋务运动是不是“彻底破产”了356

(七)洋务运动的教训是什么357

(八)关于洋务派的评价358

1.洋务派是不是地主阶级改革派358

2.洋务派是不是卖国集团360

3.洋务派与顽固派是什么性质的斗争362

三、关于戊戌变法和光绪的评价问题366

(一)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367

(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70

(三)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372

1.光绪是爱国皇帝还是卖国皇帝373

(四)关于光绪的评价373

2.光绪支持变法的动机是什么374

3.光绪对变法的态度375

4.光绪在变法中的地位和作用377

四、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问题380

(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381

1.义和团运动是不是一次革命381

2.义和团运动是不是“奉旨造反”运动382

3.义和团运动反不反封建384

(二)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笼统排外388

1.义和团产生笼统排外的原因388

2.如何看待义和团的笼统排外389

(三)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390

(四)关于义和团的源流391

五、关子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问题399

(一)关于如何评价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400

(二)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401

(三)关于孙中山早期思想的评价402

1.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始于何时402

2.孙中山反清思想是不是民主革命思想403

3.孙中山早期思想的评价404

4.对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评价405

(四)关于孙中山哲学思想的评价406

1.孙中山世界观的评价406

2.孙中山认识论的评价408

(五)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后所起的作用411

1.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孙中山在革命派反对改良派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411

2.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413

3.南京临时政府与孙中山的作用414

(六)关于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人物的评价416

1.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内部是否存在路线斗争416

2.关于黄兴的评价418

3.关于宋教仁的评价418

4.关于章太炎的评价419

(七)关于立宪派的评价422

(八)关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农民的关系423

(九)关于辛亥革命时期思想战线的斗争424

1.关于“国粹主义”的评价425

2.关于无政府主义思潮的评价425

六、关于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问题434

(一)什么是革命,什么是改良,什么是改良主义434

(二)改良与革命的关系436

(三)改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437

七、关于马列主义何时传入中国的问题440

(一)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十月革命以后才传入中国440

(二)列宁主义何时传入中国441

1.十月革命的消息何时传入中国441

3.列宁的著作何时开始在中国传播442

2.中国何时开始介绍列宁的生平事迹442

(三)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年代443

八、关于中共“一大”的几个问题445

(一)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445

(二)关于中共“一大”的代表人数问题446

(三)中共“一大”会议上有无建党路线斗争448

九、关于“南昌起义”的决定问题451

十、关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几个历史问题453

(一)关于“古田会议”453

1.“古田会议”及其决议是不是路线斗争的产物453

(三)关于《富农问题决议案》的评价454

(二)关于“出击闽中”和“出击东江”的评价454

2.“古田会议”的会址是不是在古田村454

(四)关于“查田运动”的评价455

十一、关子“百团大战”的评价问题457

(一)对以往几种看法的驳议457

(二)“百团大战”的功绩459

(三)“百团大战”的缺点和错误459

十二、关于“和平民主新阶段”的问题461

(一)“和平民主新阶段”是不是“修正主义”的口号461

(二)刘少奇同志在宣传执行“和平民主新阶段”口号中是不是犯了“投降主义”错误462

第六章关于若干历史人物的评价465

一、夏启是不是一个荒淫无度的家伙467

二、关于帝辛(纣)的评价469

三、关于周公旦的评价470

四、关于孔丘的评价472

(—)孔子是哪一阶级的代言人472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473

1.关于“克己复礼”473

2.关于“正名”474

3.关于“爱人”的口号475

(三)孔子的哲学思想476

1.孔子的世界观476

2.孔子的认识论478

3.孔子的方法论479

2.关于“有效无类”481

1.孔子是不是第一个打破“学在官府”的人481

(四)孔子的教育思想481

3.关于“学而优则仕”483

(五)孔子怎样成为封建社会中的“圣人”484

五、关于孟轲的评价492

(一)孟轲是哪一阶级的代言人492

(二)孟子是不是儒家学派494

六、关于吴广是否因骄被杀497

七、关于项羽的评价498

(一)项羽是不是农民起义领袖498

(二)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99

八、刘邦是不是农民起义领袖502

九、关于吕雉(吕后)的评价504

十、韩信是不是因谋反而被杀507

十一、关于刘秀的评价510

(一)刘秀是不是农民起义领袖510

(二)如何评价“光武中兴之业”512

十二、关于武则天的评价514

(一)武则天上台是否反映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的斗争514

(二)关于武则天的功过是非515

十三、关于苏轼的评价519

十四、关于岳飞的评价522

(一)如何评价岳飞的“忠君”思想522

(二)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523

(三)岳飞死于谁手524

十五、朱熹是不是投降派527

十六、关于成吉思汗的评价529

十七、关子朱元璋的评价531

(一)朱元璋是不是元末农民战争中的杰出领导者531

(二)朱元璋当皇帝是不是蜕化变质533

十八、关于史可法的评价537

十九、关子张献忠的评价540

(一)张献忠谷城受降问题540

(二)张献忠“屠蜀”问题541

(三)张献忠失败的原因544

二十、关于胤禛(雍正)的评价547

二十一、关于魏源的阶级属性549

(一)对洪秀全的总评价551

二十二、关于洪秀全的评价551

(二)洪秀全的反清革命思想始于何时552

(三)洪秀全是不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个代表人物553

(四)怎样认识洪秀全的反孔斗争554

二十三、关子杨秀清的评价559

(一)杨秀清一生的功过是非问题559

(二)杨秀清“逼封万岁”问题562

1.杨秀清有没有“逼封万岁”一事562

2.杨秀清“逼封万岁”是不是篡位563

3.杨秀清“逼封万岁”是不是农民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564

(一)韦昌辉是不是钻进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569

二十四、关于韦昌辉的评价569

(二)韦昌辉是不是反革命两面派572

(三)韦昌辉是不是天京事变的罪魁祸首574

(四)韦昌辉是不是屠杀太平军“老兄弟”的刽子手576

(五)对于韦昌辉的总评价577

二十五、关于石达开的评价580

(一)石达开天京出走是不是分裂主义580

(二)如何看待石达开兵败投降582

二十六、关于李秀成的评价586

(一)李秀成《自述》的真假问题586

(二)李秀成《自述》的性质问题588

1. 李秀成乞降是不是为了乞活591

(三)李秀成乞降的动机问题591

2.李秀成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593

(四)李秀成乞降与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关系问题595

(五)如何评价李秀成一生597

二十七、关于杜文秀有无“卖国”602

二十八、关于刘步蟾的评价605

二十九、关于梁启超的评价607

三十、关于吴虞的评价610

三十一、关子杨度的评价613

三十二、关于胡适的评价615

(一)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的阶级属性615

(二)胡适何时堕落为反动文人616

(三)如何评价胡适的实验主义617

(四)如何评价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619

三十三、李大钊何时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622

三十四、关于陈独秀的评价628

(一)陈独秀是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628

(二)大革命失败能否完全归咎于陈独秀630

(三)陈独秀是否堕落为反革命、叛徒631

(四)陈独秀是否堕落为托派632

(五)陈独秀是不是汉奸633

三十五、关于瞿秋白的评价639

(一)《多余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639

(二)如何评价《多余的话》640

1984《中国史问题讨论及其观点》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梁友尧,谢宝耿同编著;谢宝耿编著 1984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哲学史问题讨论专辑(1957 PDF版)
中国哲学史问题讨论专辑
1957 北京:科学出版社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概览( PDF版)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概览
哲学问题讨论辑第二集 中国哲学史问题讨论专辑(1957年07月第1版 PDF版)
哲学问题讨论辑第二集 中国哲学史问题讨论专辑
1957年07月第1版
中国土地问题及其对策( PDF版)
中国土地问题及其对策
商务印书馆印行
中国地租问题讨论集(1937.01 PDF版)
中国地租问题讨论集
1937.01 商务印书馆
政治问题讨论集之一  中国边疆问题( PDF版)
政治问题讨论集之一 中国边疆问题
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  上( PDF版)
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 上
上海:上海书店
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  下( PDF版)
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 下
上海:上海书店
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  续集( PDF版)
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 续集
上海新文化书社
国共合作问题及其他( PDF版)
国共合作问题及其他
北京:新华出版社
论土地及其利用问题( PDF版)
论土地及其利用问题
广东省银行经济研究室
论地税及其税率问题( PDF版)
论地税及其税率问题
中国地租问题讨论集( PDF版)
中国地租问题讨论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进步及其问题(1999 PDF版)
进步及其问题
1999 北京:华夏出版社
国语问题讨论集(1921 PDF版)
国语问题讨论集
1921 上海: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