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与呼吸系统中的物质传输》求取 ⇩

1.循环系统1

§1.1 血液的物理性质1

1.1.1 血液的物理描述1

1.1.2 流体单元的运动3

1.1.3 扩散的概念5

3.4.1 实验方法6

1.1.4 扩散传输7

1.1.5 粘性概念9

1.1.6 血浆和血液的粘性10

§1.2 血液的化学性质15

1.2.1 血浆的化学成分和红细胞的容积16

1.2.2 渗透压力17

1.2.3 胶体的渗透压力20

1.2.4 穿透毛细管流体运动的Starling假设22

1.2.5 血液中的氧分压23

1.2.6 血液中的氧饱和24

1.2.7 二氧化碳和血液27

§1.3 大循环特性28

1.3.1 血管树28

1.3.2 大循环系统中压力和流量的分布30

1.3.3 循环管中的层流34

1.3.4 流线上的总压力37

1.3.5 流体流动的雷诺数42

1.3.6 动脉中的脉动流和紊流43

§1.4 微循环的特性46

1.4.1 微血管组织网络46

1.4.2 微循环管网内速度和压力分布48

1.4.3 管的红细胞比积和Fahraeus效应51

1.4.4 速度—红细胞比积关系55

1.4.5 微循环中的分支流动57

1.4.6 微血管流的汇集同大血管流59

1.4.7 微血管内的流动阻力60

2.指示剂稀释法64

§2.1 确定的血管系统中流量和体积的测量64

2.1.1 指示剂稀释法测定流量数学模型65

2.1.2 指示剂稀释法测量体积68

2.1.3 瞬时和稳定注射方式之间的关系75

§2.2 真实血管系统与假设模型的关系78

2.2.1 非封闭系统78

2.2.2 非稳定系统81

2.2.3 流量或体积或二者都不为常数的情况81

2.2.4 指示剂微团流动和总液体的流动82

2.2.5 血液的非均匀性和静脉红细胞比积的重要意义83

2.2.6 再循环84

§2.3 指示剂注射与收集93

2.3.1 瞬时 注射93

2.3.2 恒加速度注射97

2.3.3 收集导管的影响97

§2.4 理论研究98

2.4.1 直管内的柱流99

2.4.2 混合流100

2.4.3 流动模型100

2.4.4 直管内的层流101

2.4.5 弥散柱流102

§2.5 分布函数表达式103

§2.6 微循环指示剂的稀释106

2.6.1 稀释的测量107

2.6.2 红细胞比积减少的计算109

2.6.3 稀释曲线的特征113

2.6.4 指示剂团流的稀释115

2.6.5 平均传输时间MTT的分布118

§2.7 指示剂渗滤法124

2.7.1 微血管渗滤分析125

2.7.2 双指示剂曲线127

2.7.3 各系统的渗滤128

2.7.4 讨论135

3.密度指示剂方法与肺微循环137

§3.1 肺微血管的红细胞比积138

3.1.1 毛细管红细胞比积的形态学测量138

3.1.2 用跟踪红细胞和白蛋白的稀释剂求容积141

3.1.3 肺血流中稀释指示剂142

3.1.4 肺毛细管密度指示剂稀释法144

3.1.5 微小圆管内的Fahraeus效应146

3.1.6 毛细管低红细胞比积的生理意义147

3.2.1 密度测试系统描述148

§3.2 测量肺血液流动的密度指示剂稀释法148

3.2.2 密度测试系统动静态分析149

3.2.3 在体与离体实验151

3.2.4 红细胞比积测量151

3.2.5 密度稀释理论152

3.2.6 结论153

§3.3 肺微血管内红细胞比积与血密度的改变157

3.3.1 肺叶隔离灌注实验157

3.3.2 密度指示剂流出计算158

3.3.3 微血管体积改变与红细胞比积161

3.3.4 瞬时密度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162

3.3.5 可能产生瞬时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163

3.3.6 肺微血管比积的估计164

§3.4 肺微血管的变形与密度波动166

3.4.2 相关分析167

3.4.3 密度波动168

3.4.4 确定密度波动的因素174

3.4.5 相关性特征175

3.4.6 气管压力与毛细管血容量的关系176

3.4.7 延迟时间与平均传输时间的关系177

3.4.8 平均传输时间的划分及应用178

4. 微血管物质传输180

§4.1 微血管氧的交换和血流调节180

4.1.1 方法181

4.1.2 结果181

4.1.3 讨论182

4.2.1 概述184

§4.2 透过毛细血管的液体交换184

4.2.2 理论186

4.2.3 实验结果192

4.2.4 讨论197

§4.3 微血管与组织间的氧输运200

4.3.1 数学模型201

4.3.2 实验方法205

4.3.3 实验结果207

4.3.4 讨论210

5.1.1 概述222

§5.1 肺气流力学222

5.呼吸系统222

5.1.2 气管树流动的离体模型实验224

5.1.3 稳定状态下气管树的压力和流量关系226

§5.2 肺泡的力平衡236

5.2.1 肺泡力平衡方程236

5.2.2 显微照像分析240

5.2.3 压力—容积图241

5.2.4 L/A比率,统计观测值241

5.2.5 表面活性剂衬层的表面张力与体积的关系244

5.2.6 肺泡总表面积计算246

5.2.7 表面活性衬层的表面张力与表面面积的关系247

6.肺中的气体输运249

§6.1 通气量、供血流与气体交换——VA/Q的概念249

6.1.1 肺泡气250

6.1.2 换气——灌流概念252

6.1.3 VA/Q差异及实验方法258

6.1.4 VA/Q差异分布的后果261

6.1.5 VA/Q差异和肺泡—动脉气体压差268

6.1.6 基本假设的评价283

§6.2 扩散和化学反应率在肺内O2摄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289

6.2.1 术语289

6.2.2 理论和实验方法292

6.2.3 正常人和贫血患者在呼吸空气或含14%氧的结果比较299

§6.3 红细胞摄取氧的速度301

§6.4 缺氧环境下肺泡—毛细管气体输运平衡模型分析311

6.4.1 模型及计算312

6.4.2 模型的应用和局限性317

6.4.3 各种气体的扩散/灌流极限319

6.4.4 高海拔缺氧时氧吸取问题的应用321

§6.5高频呼吸中的气体输运324

6.5.1 HFV的实验方法325

6.5.2 高频呼吸中气体交换的生理测量327

6.5.3 分子扩散和湍流混合引起的输运328

6.5.4 振荡管流中的输运329

6.5.5 分叉管气道和肺模型中的输运330

6.5.6 肺中气体输运的理论分析332

参考文献334

1993《循环与呼吸系统中的物质传输》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李仁师(Lee,J.S.)等著 1993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安瓦尔·萨达特(1985 PDF版)
安瓦尔·萨达特
1985 北京:时事出版社
呼吸·循环新书  (1)  心脏外科(1954年01月第1版 PDF版)
呼吸·循环新书 (1) 心脏外科
1954年01月第1版
呼吸器系(1980.07 PDF版)
呼吸器系
1980.07 情報開発研究所
牡蛎循环系统的研究( PDF版)
牡蛎循环系统的研究
呼吸系统疾病讲座( PDF版)
呼吸系统疾病讲座
哈医大附属二院
循环供水  水的冷却系统(1985 PDF版)
循环供水 水的冷却系统
1985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微生物在湖内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961 PDF版)
微生物在湖内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961 北京:科学出版社
循环系统疾病(1984 PDF版)
循环系统疾病
1984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呼吸系统疾病(1984 PDF版)
呼吸系统疾病
1984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与康复(1998 PDF版)
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与康复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家庭保健顾问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1995 PDF版)
家庭保健顾问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199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实用呼吸系统疾病(1992 PDF版)
实用呼吸系统疾病
1992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昆虫循环系统(1981 PDF版)
昆虫循环系统
198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呼吸系统疾病的家庭防治(1991 PDF版)
呼吸系统疾病的家庭防治
1991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人体循环系统与麻醉学(1990 PDF版)
人体循环系统与麻醉学
1990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